×
动力学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读者评分
4分

动力学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1星价 ¥23.5 (4.9折)
2星价¥23.5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wan***(三星用户)

网络舆情的动力学研究,不错

印刷内容都不错

2015-08-28 17:46:4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515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1
  • 出版时间:2015-03-01
  • 条形码:9787516151525 ; 978-7-5161-5152-5

本书特色

《动力学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基于动力学视域,以食品安全舆情为案例,对网络舆情的演化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对如何理性认识当今的网络舆论生态,如何辩证看待“喧嚣沸腾”的网络舆情,如何促成良性的网络舆论环境,如何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引导网络舆论向良性发展等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动力学视域,以食品安全舆情为案例,对网络舆情的演化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如何理性认识当今的网络舆论生态,如何辩证看待“喧嚣沸腾”的网络舆情,如何促成良性的网络舆论环境,如何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引导网络舆论向良性发展等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目录

**章  绪论
  一  研究宗旨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内容
    (一)网络舆情发展概述
    (二)网络舆情本体构建
    (三)发事件网络舆情话题演化
    (四)舆情演化中的主体博弈
    (五)群体性事件舆情动力学演变机制
    (六)网络舆情处置的公众感知路径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路线
  六  启示
第二章  网络舆情发展概述
  一  3g/4g时代网络舆情基本理论研究
  二  3g/4g网络舆情生成机理
    (一)舆论萌发期
    (二)舆论高涨期
    (三)舆论蔓延期
    (四)舆情变异期
  三  网络舆情传播机制
    (一)网络舆情的传播媒介
    (二)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
  四  网络舆情的预警与引导机制
    (一)网络舆情的预警概念-
    (二)网络舆情预警基本环节
    (三)网络舆情引导的技术路径
    (四)网络舆情引导的政策路径
  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舆情本体构建
  一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本体构建的意义
  二  本体技术
    (一)本体技术概念
    (二)本体的组成
    (三)本体技术的应用
  三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
    (一)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生成
    (二)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的关键技术
  四  本体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中的应用
    (一)本体在主题信息抽取与检索中的应用
    (二)本体在舆情分析中的应用
  五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本体构建策略及工具
    (一)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本体构建准则
    (二)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本体构建策略的选择
    (三)本体构建工具及描述语言
  六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知识管理
    (一)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知识分类
    (二)食品安全舆情知识元本体模型构建
    (三)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知识本体的类
    (四)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知识本体关系
    (五)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知识本体属性
    (六)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知识本体实现
  七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本体构建实例
    (一)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本体构建流程
    (二)“立顿荼包”事件本体构建
    (三)结果分析
  八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舆情话题演化
  一  话题模型
    (一)话题定义
    (二)话题模型
  二  话题演化模型
    (一)后离散时间型
    (二)先离散时间型
    (三)时间变量结合型
  三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新闻话题分析
    (一)单个事件新闻话题热度分布及内容演化分析
    (二)单个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新闻事件话题特征分析
    (三)历年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话题分布分析
  四  网络舆情话题情感演化
    (一)网络舆情情感演化分析模型
    (二)基于plsa的网络舆情话题生成
    (三)网络舆情情感分析
    (四)实证研究
  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舆情演化中的主体博弈
  一  多阶段利益分配模型构建
    (一)模型假设
    (二)模型建立
    (三)算例分析
  二  舆情演化中的食品供应链
    (一)食品供应链的结构
    (二)食品供应链的利益相关者
    (三)食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三  信息不对称与食品安全舆情
    (一)食品供应链的信息不对称
    (二)信息不对称与食品安全舆情
  四  基于食品安全舆情的核心企业博弈分析
    (一)核心企业的安全食品生产行为中的博弈分析
    (二)政府对核心企业的管制博弈分析
  五  基于可溯源的食品供应链舆情信息共享演化博弈
    (一)食品信息共享演化博弈模型
    (二)信息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群体性事件舆情动力学演变机制
  一  群体性突发事件舆情的演化主体
    (一)食品安全群体性事件主体
    (二)食品安全群体性事件舆情演化
  二  系统动力学
    (一)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特征
    (二)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情境
    (三)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流程
  三  食品安全群体性事件动力学建模思路
    (一)边界确定与基本假设
    (二)因果回路图
    (三)存量流量图
  四  食品安全群体性事件的仿真实验
    (一)社会关注程度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二)政府调控力度对网民形成数量的影响
    (三)网群事件影响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五  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的社会网络分析
    (一)相关综述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分析
    (四)网络结构分析
    (五)关键节点挖掘
    (六)凝聚子群分析
  六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食品安全舆情处置的公众感知
  一  引言
  二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三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二)变量的选取、测量与描述性分析
  四  食品安全舆情处置公众感知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对公众对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感知的差异性分析
    (二)环境变量与公众对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感知的差异性分析
    (三)政府的舆情处置行为与公众对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感知的关系
  五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卫东,南京邮电大学教授,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博士后,现任南京邮电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土后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地方和企业级项目10余项。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被EI收录。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