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企业非市场战略的影响因素与模式选择

包邮中国企业非市场战略的影响因素与模式选择

¥26.0 (5.3折) ?
1星价 ¥26.0
2星价¥26.0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379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15-06-01
  • 条形码:9787509637937 ; 978-7-5096-3793-7

本书特色

刘力钢、刘杨编著的《中国企业非市场战略的影响因素与模式选择》在中国特有的转轨经济背景下,对传统资源基础理论进行了重新架构,提出了扩充的资源基础理论。将传统的资源基础理论对资源的分类由市场资源范畴拓展到市场资源和非市场资源两个层面,以及市场资源、非市场资源和制度资源三个类别。利用扩充的资源基础理论,本书提出了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的非市场战略制定与实施的资源影响因素模型,深度挖掘资源视角下的异质性企业与特定的非市场战略方式选择的匹配性问题。并通过对中国企业303位高层管理者的问卷调查,实证了中国企业在进行非市场战略制定与实施时,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拥有和控制的市场资源、非市场资源以及企业外部拥有但是不能直接控制的制度资源。本书将企业的非市场战略划分为缓冲战略和搭桥战略两种战略方式;将影响企业非市场战略方式选择的资源影响因素划分为三种类型共18个影响因素,是对现有文献研究空白的一个补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中国特有的转轨经济背景下, 对传统资源基础理论进行重新架构, 提出了扩充的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包括: 文献综述、问题的提出、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等。

目录

**章 文献综述
一、市场战略文献综述
二、非市场战略文献综述
三、整合战略文献综述
四、文献评述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一、转轨经济市场环境对企业的挑战
二、市场机制缺陷与企业竞争优势
三、主要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资源基础理论
二、企业能力理论
三、制度基础理论
四、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
五、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六、交易成本理论
七、社会资本理论
八、资源依赖理论

第四章 企业非市场战略类型与特征
一、企业非市场战略类型
二、企业非市场战略特征

第五章 企业非市场战略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非市场战略影响因素的资源价值评估
二、高管的信息筛选与有限理性
三、影响因素分析的概念模型构建
四、影响因素研究的前提假设

第六章 企业非市场战略实证研究设计
一、变量操作化设计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三、研究对象和样本结构
四、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七章 企业非市场战略实证数据分析
一、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二、结构方程模型
三、研究假设检验
四、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第八章 中国企业非市场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一、企业非市场战略的选择
二、企业非市场战略的实施
三、非市场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四、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的有机融合

第九章 典型案例分析
一、华为——成就中国梦
二、星巴克——社会责任咖啡
三、高德公司——决胜大数据
四、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企业非市场战略的影响因素与模式选择》:  在影响企业经营运作的非市场环境中,政府政策和法规、社会舆论事项、社会公共事项等非市场事项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政府政策对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绩效和竞争优势地位。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市场环境的不完善性使得政府还控制着企业竞争所需要的关键战略性资源。企业的市场环境或者竞争环境与政府政策倾向之间的密切关系不言而喻。政府政策制定者能够通过政府大规模采购对某些企业施加影响,因为政府可能是某些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主要使用者和顾客。同时,政府政策制定者还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在法律、制度和规章的制定过程中,通过政策来影响替代品企业进入该行业来改变企业市场供给量。通过制定影响企业产品成本构成的各种法律改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特别是对一些高污染行业来说,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或反托拉斯法改变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政府还通过对消费者和资源供给者的影响进而对企业竞争力施加影响。  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在与有关政府官员打交道的过程中,所采取的非市场战略包括直接游说和间接游说两种。直接游说是指企业高管对相关政府官员直接接触,采取这种方式的高管,必须具备私人的人脉关系网络。而间接游说是指企业利用行业协会或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通过新闻媒体等对政府间接施压。  高海涛(2006)认为,中国企业在与政府政策制定者或政策实施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直接游说策略包括七种:①企业高层管理者向熟悉的政府官员反映情况,所采取的方式包括面谈或写信等。②企业通过先与政府官员的家人、同乡、同学、朋友等取得联系,然后由他们找到政府官员。③聘用退休的或已不在任的原政府官员,利用他们原有的工作关系进行游说。④通过向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提出对本企业或行业有利的议案。⑤企业员工包括高管作为各级政府决策咨询顾问或委员提出建设性建议。⑥由企业出面,对影响行业或本企业的政策或法规在制定或实施的过程中,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向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等做报告。⑦企业找到熟悉的参与决策制定的非政府官员例如专家替企业出面。中国企业在与政府政策制定者或政策实施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所采取的间接游说策略包括五种:①通过工商企业联合会等半官方机构提出建议。②企业站在行业的角度,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提出对本企业或行业有影响的相关的问题,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报送给相关政府部门或行业组织,以期产生对企业有利的影响。③企业通过参加行业协会,利用协会作为载体提出行业标准或规则。④借助媒介的力量,例如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引起相关政府、社会公众等对事项的关注。⑤充分利用各种公开场合(如会议、论坛等)进行呼吁,希望引起社会和政府对某一事项的关注。  田志龙等(2003)通过对中国企业管理者的深度访谈,将中国企业政治战略分为直接参与、财务刺激、代言人、制度创新、经营活动政治关联、调动社会力量以及信息咨询七种类型。邓新明(2008)将中国企业政治战略分为六类:经营活动政治战略、直接参与战略、政府关联战略、财务刺激战略、代言人战略与制度创新战略。这几位学者对中国企业采取的政治战略的研究基本一致。  ……

作者简介

  刘力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辽宁大学商学院院长,辽宁大学MBA/EMBA教育中心主任,辽宁大学商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主任,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印第安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委,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科建设评估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中心博士论文评估专家,《战略管理》杂志副主编,担任多家国际、国内企业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企业战略变革与企业成长、企业咨询与策划等。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重点项目等7项国家级研究课题,主持省部级课题12项。在国家、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2部,担任国家、省级统编教材主编、副主编14部。    刘杨,企业管理博士,讲师,毕业于辽宁大学,现任教于辽阳市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战略管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