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号与系统实用教程-(第2版)

包邮信号与系统实用教程-(第2版)

¥21.1 (5.4折) ?
1星价 ¥21.1
2星价¥21.1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4023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6
  • 出版时间:2015-09-01
  • 条形码:9787302402350 ; 978-7-302-40235-0

本书特色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面向现代工程师培养 吉林省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近年来,国内外各高校本科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基本内容和范围大体上已经趋于稳定。本次修订对教材整体格局,风格没有大的变动,对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调整和补充。保持了前版的内容精致化、结构逻辑化、公式图表化、应用案例化、方法要点化、练习分层化等特色;再次明确突出够用性和实用性的教学理念,以教学内容结构化、逻辑化、教学方法通俗化、案例化使新版教材更具可读性、实用性。 ● 面向普通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简明易懂。 ● 是作者20余年一线教学实践的结晶,突出基本概念、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 风格独特,图文并茂,例题、习题丰富,可读性、实用性强。 ● 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n 内容精致化、结构逻辑化、公式图表化 n 应用案例化、方法实用化、练习分层化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性,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全书共分7章:第1章,信号与系统概述;第2章,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第3章,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第4章,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第5章,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第6章,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第7章,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全书简明易懂,风格独特,图文并茂,例题丰富,突出基本概念、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各章均有学习目标和学习小结,并附有层次分明的基础练习、综合练习、自测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可读性、实用性强。本书适于作为普通地方高校通信、电子信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本、专科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成人教育学院、本科院校设置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校、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以及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目录

第1章信号与系统概述本章学习目标1.1信号与系统1.1.1广义信号与系统1.1.2信号的传输与处理1.1.3信号与系统的分析1.2信号的概念及分类1.2.1消息、信息和信号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2.2信号的分类1.2.3信号的描述及特性1.3系统的概念及分类1.3.1系统的定义及表示 1.3.2系统的分类及特性1.3.3系统的数学模型描述1.4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方法概述1.4.1输入输出法(inputoutput method)(外部法)1.4.2状态变量法(state variable method)(内部法)本章学习小结习题练习1 基础练习综合练习自测题第2章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本章学习目标2.1引言2.2典型的基本信号2.2.1奇异信号2.2.2指数信号2.2.3正弦信号2.2.4复指数信号2.2.5抽样信号2.2.6斜坡信号2.2.7门信号2.2.8符号函数 2.3信号的基本运算2.3.1信号的代数运算2.3.2信号的微分与积分运算2.3.3信号的反褶或反转 2.3.4信号的平移 2.3.5信号的尺度变换2.3.6信号的综合变换2.3.7周期信号的对称性2.3.8信号的分解与合成2.4线性时不变(LTI)连续系统的描述2.4.1LTI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2.4.2LTI连续系统的时域模型(模拟)图2.5LTI连续系统的响应2.5.1LTI连续系统响应的经典法2.5.2LTI连续系统响应的分类及其意义2.5.3LTI连续系统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2.6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2.6.1冲激响应2.6.2阶跃响应2.6.3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关系2.7叠加积分法求零状态响应2.7.1卷积积分和杜阿美尔积分求零状态响应2.7.2卷积、卷积图解法2.7.3卷积的性质与应用2.8LTI连续系统时域分析实例本章学习小结习题练习2 基础练习综合练习自测题第3章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本章学习目标3.1引言3.2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傅里叶级数3.2.1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形式3.2.2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3.2.3周期信号的谐波分析及吉伯斯现象 3.2.4周期信号的对称性与谐波分量的关系3.3周期信号的频谱及特点 3.3.1周期信号频谱的概念3.3.2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 3.3.3周期T、脉宽τ与频谱的关系3.4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傅里叶变换3.4.1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3.4.2单个矩形脉冲信号gτ(t)的频谱3.4.3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3.5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及应用——信号的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的关系3.6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3.7信号的功率谱和能量谱3.7.1周期信号的功率谱3.7.2非周期信号的能量谱3.8调幅波及其频谱3.8.1调制的概念3.8.2调制的目的 3.8.3调制定理3.8.4解调原理3.8.5调幅波的频谱3.8.6调制与解调的实际应用3.9LTI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3.9.1频域系统函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3.9.2系统函数的求法3.9.3周期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稳态响应(分析)3.9.4非周期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暂态响应(分析)3.9.5系统不失真传输信号的条件 3.9.6理想滤波器与实际滤波器及其响应本章学习小结习题练习3 基础练习综合练习自测题第4章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本章学习目标4.1引言4.2拉普拉斯变换4.2.1由傅里叶变换到拉普拉斯变换及物理意义4.2.2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域 4.2.3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4.3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及应用4.4拉普拉斯反变换及其应用4.4.1查表法4.4.2部分分式展开法4.4.3留数法4.5LTI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复频域法求系统响应4.5.1由系统(微积分)方程求系统响应4.5.2系统的s域模型4.5.3由系统s域模型求系统响应4.5.4LTI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实例4.6系统函数4.6.1系统函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4.6.2系统函数的零、极点与s平面及零极图4.6.3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在s平面的分布与系统的时域响应特性4.6.4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在s平面的分布与系统的频域响应特性4.6.5两种典型的系统函数4.6.6系统函数的求取方法4.7LTI线性系统的各种模拟图4.7.1系统微分方程的直接模拟图4.7.2系统的并联模拟图4.7.3系统的级联模拟图4.8信号流图4.8.1信号流图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4.8.2信号流图的构筑 4.8.3信号流图化简规则4.9系统稳定性4.9.1系统稳定的定义4.9.2稳定系统和不稳定系统4.9.3系统稳定性的判定 4.9.4反馈系统的稳定性判定4.10LTI连续系统复频域分析应用实例本章学习小结习题练习4 基础练习综合练习自测题第5章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本章学习目标5.1引言5.2采样信号和采样定理5.2.1离散信号的获取5.2.2采样信号与采样定理5.2.3从采样信号恢复连续时间信号5.3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概念 5.3.1离散时间信号的定义和描述 5.3.2基本离散信号 5.3.3基本离散信号的特性 5.4离散信号的运算与变换 5.4.1加和减 5.4.2相乘 5.4.3差分 5.4.4求和 5.4.5平移 5.4.6反褶 5.4.7压缩和扩展5.5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5.5.1离散系统的分类和特性5.5.2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5.5.3离散系统的模拟 5.5.4离散系统数学模型与连续系统数学模型的比较5.6LTI离散系统的响应5.6.1LTI离散系统的响应经典法求取5.6.2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5.7离散系统的单位函数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5.7.1单位函数响应5.7.2单位阶跃响应 5.8卷积和法求零状态响应 5.8.1离散卷积和公式法5.8.2离散卷积和图解法 5.8.3离散卷积和列表法 5.8.4离散卷积和直乘法 5.8.5离散卷积和性质 5.9LTI连续系统与LTI离散系统的平行相似性 5.10LTI离散系统时域分析实例本章学习小结习题练习5 基础练习综合练习自测题第6章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本章学习目标 6.1引言 6.2离散信号的z变换6.2.1z变换的定义6.2.2z变换的收敛域 6.2.3常用序列的z变换6.3z变换的性质与应用6.4反z变换6.4.1幂级数展开法(长除法)6.4.2部分分式展开法6.4.3留数法或围线积分法6.5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6.5.1拉普拉斯变换到z变换6.5.2z平面与s平面的对应关系6.6LTI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6.6.1零输入响应的z域求取6.6.2零状态响应的z域求取6.6.3全响应的z域求取 6.7系统函数及其系统特性分析6.7.1系统函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6.7.2系统函数的零、极点与z平面及零极图6.7.3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在z平面的分布与系统的时域响应特性6.7.4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在z平面的分布与系统的频域响应特性6.7.5离散系统的频率特性及特殊激励的零状态响应求取6.7.6系统函数的求解方法6.7.7离散时间系统的并、级联结构 6.8LTI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6.9LTI离散系统与LTI连续系统的比较 6.10LTI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实例本章学习小结习题练习6 基础练习综合练习自测题第7章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本章学习目标 7.1引言 7.2状态和状态变量的概念及意义 7.2.1状态 7.2.2状态变量7.3连续和离散系统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标准矩阵形式7.3.1状态方程的标准矩阵形式7.3.2输出方程的标准矩阵形式7.4连续系统的状态方程及输出方程的建立 7.4.1由电系统建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7.4.2由输入输出方程或模拟图建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7.5LTI连续系统的状态方程复频域求解 7.5.1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状态方程 7.5.2输出方程形式7.5.3状态过渡矩阵复频域形式7.5.4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系统函数7.6LTI连续系统的状态方程时域求解 7.6.1一阶标量微分方程到一阶矩阵微分方程的时域求解 7.6.2输出方程形式7.6.3状态过渡矩阵时域形式7.6.4冲激响应矩阵7.7LTI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及输出方程的建立 7.7.1由系统模拟图建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7.7.2由输入输出方程建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7.8LTI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z域求解 7.8.1z变换求解状态方程 7.8.2输出方程形式7.8.3状态过渡矩阵z域形式7.8.4系统函数矩阵7.9LTI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时域求解 7.9.1一阶标量差分方程到一阶矩阵差分方程的时域求解7.9.2输出方程形式7.9.3状态过渡矩阵时域形式7.9.4单位函数响应矩阵7.10LTI连续和LTI离散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实例本章学习小结习题练习7 基础练习综合练习附录A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方法综述附录B中英文关键名词索引(按中文拼音为序)附录C常用数学用表 附录D部分习题练习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戈珩,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现任长春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教师,教授职称,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工业大学教学名师,长春工业大学“李成日奖教基金” 获得者,长春工业大学“三育人”标兵。从事教学工作30多年,担任过9门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主讲信号与系统课程20余年,该课程为吉林省精品课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