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30342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7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513034289 ; 978-7-5130-3428-9
本书特色
田阡、王剑编著的《边城黄鹤(渝鄂边境三村土家族生活样态的人类学考察)》通过对重庆市石柱县黄鹤镇与湖北省文斗乡青龙村河之隔的鱼龙村、汪龙村及周边地区的田野考察,分别从经济模式、婚姻家庭社区状况、教育、宗教、民俗、科技与卫生、文体娱乐等角度,从人类学角度研究边境三村少数民族的生活样态,是从区域维度分层的视角对重庆少数民族生活样态的研究,是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按照不同的生计方式和生存环境进行的分类研究,是对民族学中关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深入探讨,也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方式的深化研究。
内容简介
重庆这片区域在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首先是重庆的地理位置,重庆位于中国的腹地,在习惯上称之为“西南”,实际上在中国地理位置上是中部偏东。地处长江上游,是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古往今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古代的巴楚战争,到元时的钓鱼城之战,以及民国抗战时首都就可见一斑。其次,重庆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200万年前的“巫山人”到农业起源时的新石器文化,从别具一格的巴国青铜文化到石盐生产中心。其三,重庆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古往今来族群互动繁多,迄今还保留4个民族自治县(原来有6个自治县),分布着上百万的土家族和苗族。其四,重庆是中部经济核心地区,是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的交通枢纽,是中国制造业、高科技、高等教育的核心区。当前重庆经济飞速的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急剧变迁,为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目录
作者简介
田阡, 人类学博士,教授。1973年出生于湖北荆州。曾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现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西南大学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信访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国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入选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获省部级人文社科奖励二等奖一项。担任《华人应用人类学学刊》执行编辑、《Chinese Sociology Anthropology》编委。在《人民日报·理论版》、《新华文摘》等专业学术刊物以及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有关于族群与区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域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和专著。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