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1667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7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516166765 ; 978-7-5161-6676-5
本书特色
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 1933—﹚是美国当代文坛久负盛名的小说家,对旅程叙事情有独钟。无论是他前期的南方小说,还是后期的西部小说和后启示录小说,皆以人物“在路上”的旅程作为故事的结构,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主题的表达均与人物的旅程息息相关。他还有意安排笔下人物对旅程经历作出富有寓意的评论。采用旅程结构的模式源于作者的深思熟虑,形式与主题得到了完美结合。因此,对麦卡锡小说艺术和主题的分析离不开对其作品旅程叙事的研究。尽管国外麦卡锡研究成果颇为丰赡,但从旅程叙事角度对其创作进行整体观照和深入探讨的*述尚付阙如。麦卡锡小说独特的旅程结构形式以及由此传达的主题信息、旅程叙事之于作品形式与内容的重要意义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陈爱华*的《传承与创新(科马克·麦卡锡小说旅程叙事研究)》从麦卡锡小说的旅程叙事这个角度入手,从叙事渊源、模式、要素以及后现代主义特征四个方面展开多维研究,发掘出潜藏在麦卡锡作品中的内在结构和深层意蕴,兼顾形式与内容,弥补了在以往麦卡锡研究中所出现的偏颇与疏漏,为全面、深入理解麦卡锡的小说创作开启另一扇视窗。
内容简介
本书稿从麦卡锡小说的旅程叙事这个角度入手,从叙事渊源、模式、要素以及后现代主义特征四个方面展开多维研究,发掘出潜藏在麦卡锡作品中的内在结构和深层意蕴,兼顾形式与内容,弥补了在以往麦卡锡研究中所出现的偏颇与疏漏,为全面、深入理解麦卡锡的小说创作开启另一扇视窗。
目录
作者简介
陈爱华,湖北宜昌人,文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美国文学与文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0YJC75200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G156)等多项基金项目。近几年在《国外社会科学》、《外国文学动态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山东外语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出版》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教材、译*多部。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到山中去
¥10.5¥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2.9¥39.0 -
当你老了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