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6391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15-11-01
  • 条形码:9787560639130 ; 978-7-5606-3913-0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数学、物理两个学科的发展概况、研究范围和普通本科院校与这两个学科相关的几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基本要求, 以及每个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介绍等 ; 同时, 本书也介绍了与数学、物理两个学科相关难Э埔约笆А⑽锢砝嘧ㄒ档难弦岛罂梢约绦钤斓淖?

目录

第1章 数理科学发展概述
1.1自然科学概述
1.1.1简介
1.1.2自然科学的分类、领域介绍
1.1.3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1.2数理科学发展概述
1.2.1近代数理科学的开端
1.2.2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1.2.3近、现代数学的发展和三大数学难题
1.3数理科学两个伟大的成就
1.3.1微积分——人类智慧*伟大的成就
1.3.2计算机——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第2章 数理学科的基本情况
2.1数学学科的基本情况
2.1.1数学的定义
2.1.2数学的四大特点
2.1.3数学学科的教学方法
2.1.4数学的地位与作用
2.2物理学科的基本情况
2.2.1物理学科的性质及特点
2.2.2物理学方法论及其研究内容
2.2.3物理学思想
2.2.4物理学体系
第3章 数理学科的发展简史
3.1数学的发展简史
3.1.1学习数学史的意义
3.1.2早期文明中的数学
3.1.3古希腊的数学
3.1.4古代东方的数学
3.1.5数学的复兴
3.1.6近代数学的兴起
3.1.7近代数学的发展
3.1.8现代数学概观
3.1.9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情况
3.2物理学科的发展简史
3.2.1物理学发展史
3.2.2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
第4章 数理学科专业介绍
4.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
4.1.1人才培养目标
4.1.2培养模式
4.1.3特色与优势
4.1.4课程设计思路及原则
4.1.5课程模块及逻辑关系
4.1.6主干课程及地位
4.1.7核心课程内容简介
4.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
4.2.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4.2.2对本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
4.2.3课程设计思路及原则
4.2.4课程设置总体介绍
4.2.5核心课程介绍
4.3应用统计学专业介绍
4.3.1专业培养目标
4.3.2课程设计思路及原则
4.3.3主干课程及地位
4.3.4核心课程内容简介
4.4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
4.4.1专业培养目标
4.4.2课程设计思路及原则
4.4.3课程模块及逻辑关系
4.4.4主干课程及地位
4.4.5核心课程内容简介
4.4.6本专业师资状况
4.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4.5.1专业培养目标
4.5.2课程设计思路及原则
4.5.3主干课程及地位
4.5.4核心课程内容简介
4.5.5本专业师资状况
第5章 相关专业与考研方向
5.1数学类专业的相关专业与考研方向
5.1.1数学类专业的考研方向
5.1.2与数学联系较为密切的工学门类专业的考研方向
5.1.3与数学联系较为密切的经济学门类专业考研方向
5.1.4与数学联系较为密切的军事学门类专业的考研方向
5.1.5数学类书刊、杂志、网站
5.2应用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
5.2.1各专业考研方向
5.2.2本校能源装备工程硕士点
5.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专业与考研方向
5.3.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
5.3.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考研方向
第6章 数学建模绪论
6.1数学建模教学与数学建模竞赛的由来
6.2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
6.2.1数学模型
6.2.2数学建模
6.2.3数学建模基本步骤
6.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题分析
6.4怎样学习数学建模
6.5案例
6.5.1商人们怎样安全过河
6.5.2*佳存款问题
6.5.3城市污水治理规划
第7章 实践环节介绍
7.1数学类专业实践环节介绍
7.1.1数学类专业公共实践环节平台
7.1.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设计
7.1.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设计
7.1.4应用统计学专业的课程设计
7.2物理类专业实践环节介绍
7.2.1专业实验室介绍
7.2.2普通物理系列实验
7.2.3近代物理系列实验
7.2.4能源电子技术系列实验
7.2.5能源技术系列实验
7.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介绍
7.3.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
7.3.2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室与典型仪器简介
7.4毕业论文
第8章 新生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数理学科导论》:  1933年,冯·诺依曼解决了希尔伯特第5问题,即证明了局部欧几里德紧群是李群。1934年他又把紧群理论与波尔的殆周期函数理论统一起来。他还对一般拓扑群的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弄清了它的代数结构和拓扑结构与实数是一致的。他对算子代数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了算子代数这门新的数学分支。这个分支在当代的有关数学文献中均称为冯·诺依曼代数。这是有限维空间中矩阵代数的自然推广。冯·诺依曼还创立了博弈论这一现代数学的又一重要分支。1944年发表了奠基性的重要论文《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论文中包含博弈论的纯粹数学形式的阐述以及对于实际博弈应用的详细说明。文中还包含了诸如统计理论等数学思想。冯·诺依曼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气象计算、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作过重要的工作。40年代末,他开始研究自动机理论,研究一般逻辑理论以及自复制系统。在生命的*后时刻他深入比较天然自动机与人工自动机。他逝世后其未完成的手稿在1958年以《计算机与人脑》为名出版。冯·诺依曼的主要著作收集在《冯·诺依曼全集》(6卷,1961)中。  冯·诺依曼对人类的*大贡献是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数值分析和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的开拓性工作。现在一般认为ENIAC机是世界**台电子计算机,它是由美国科学家研制的,于1946年2月14日在费城开始运行。其实由汤米、费劳尔斯等英国科学家研制的“科洛萨斯”计算机比ENIAC机问世早两年多,于1944年1月10日在布莱奇利园区开始运行。ENIAC机证明电子真空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计算技术,不过,ENIAC机本身存在两大缺点:①没有存储器;②它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甚至要搭接几天,计算速度也就被这一工作抵消了。ENIAC机研制组的莫克利和埃克特显然是感到了这一点,他们也想尽快着手研制另一台计算机,以便改进。  1944年,冯·诺依曼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该工作涉及到极为困难的计算。在对原子核反应过程的研究中,要对一个反应的传播做出“是”或“否”的回答。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通过几十亿次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指令,尽管*终的数据并不要求十分精确,但所有的中间运算过程均不可缺少,且要尽可能保持准确。他所在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为此聘用了一百多名女计算员,利用台式计算机从早到晚计算,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无穷无尽的数字和逻辑指令如同沙漠一样把人的智慧和精力吸尽。被计算机所困扰的冯·诺依曼在一次极为偶然的机会中知道了ENIAC计算机的研制计划,从此他投身到计算机研制这一宏伟的事业中,建立了一生中*大的丰功伟绩。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