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社会实践的语码转换 : 中文报章汉英语码转换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

包邮作为社会实践的语码转换 : 中文报章汉英语码转换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

1星价 ¥17.3 (7.2折)
2星价¥17.3 定价¥2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60407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13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306040749 ; 978-7-306-04074-9

本书特色

     语码转换涉及双语与语言接触,是典型的社会语 言学问题。王瑾所著的《作为社会实践的语码转换-- 中文报章汉英语码转换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从系 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分析材料来自三份中文报 纸中出现的汉英语码转换实例。与国外大多研究关注 的殖民、后殖民、移民环境的语码转换情况不同,中 国社会出现的汉英语码转换是英语在第三世界国家作 为外语广泛传播和“学习性语言接触”的结果。《作 为社会实践的语码转换--中文报章汉英语码转换的系 统功能语言学研究》通过理论论证和语料分析表明, 不管是从语域变异角度观照汉英语码转换的总体模式 ,还是从纯理功能角度看待其意义及意义的体现方式 ,无论是将语码转换置于交际的微观即时语境,还是 置于价值论话语交错互文的宏观文化语境,语码转换 的形式与功能是“汉英学习型语言接触”这一特定社 会语境在语言层面的投射。本书将常应用于单语研究 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拓展至双语领域,并在系统功能语 言学如何为语码转换研究提供必要且适切的分析框架 上着力颇多。

内容简介

《功能语言学论丛:作为社会实践的语码转换·中文报章汉英语码转换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从民族背景、双语能力以及语言态度三个方面指出与国外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殖民、后殖民、移民的语言接触及语码转换情况不同,当前中国的中英语码转换是英语在第三世界国家作为外语广泛传播和“学习型语言接触”的结果,并首次系统地将中英语码转换置于该语境下进行考察。

目录

list of figureslist of tablesabbreviations1  introduction  1.1  code-switching and bilingualism  1.2  a profile of the chinese/english contact in china  1.3  the data  1.4  aims and objectives  1.5  theoretical framework  1.6  book structure2  code-switching as a multifaceted research topic  2.1  introduction  2.2  code-switching: definitions, terminologies, and taxonomies  2.3  the social and functional aspects of code-switching  2.4  other studies on code-switching  2.5  summary3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3.1  introduction  3.2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of sfl  3.3  some basic principles of sfl  3.4  rationale for a sfl approach to code-switching  3.5  summary4  code-switching patterns: a registerial variation perspective  4.1  introduction  4.2  the embedded english dements in the newspapers  4.3  variation of code-switching patterns across newspaper registers  4.4  conclusion5  the metafunctions of code-switching  5.1  introduction  5.2  the metafunctions of code-switching  5.3  metaphorical and non-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  5.4  conclusion6  the immediate context: contextual variables and code-switching  6.1  introduction  6.2  registers and the contextual variables  6.3  code-switching and the variable of field  6.4  code-switching and the variable of tenor  6.5  code-switching and the variable of mode  6.6  conclusion7  the wider context: discourse and code-switching  7.1  introduction  7.2  language in context of culture  7.3  code-switching, discourse, and ideology  7.4  code-switching and the power of english  7.5  conclusion8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8.1  introduction  8.2  a retrospect of the study  8.3  from descriptive to prescriptive: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and language planning    8.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8.5  envoireferencesappendices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瑾,广东普宁人,现任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英语系获学士学位并继续在该校攻读硕士学位,方向为语篇分析,2002年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资格,方向为功能语言学,2004年获林思齐东西学术研究所驻校研究生奖学金在香港浸会大学做专题研究,2005年获中山大学博士学位。曾于《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等期刊发表论文十来篇,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和深圳大学教改重点项目各一项,研究兴趣包括功能语言学、接触语言学、语篇/话语分析,目前的研究主要从话语的角度关注英语在中国语境中的传播。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