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2333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8
  • 出版时间:2016-02-01
  • 条形码:9787300223339 ; 978-7-300-22333-9

本书特色

作为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小组工作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的互动,发挥其各自的潜能,*终达到改变的目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小组工作概述,小组工作模式,小组的动力,小组领导,小组沟通与冲突,小组筹备以及小组发展过程与各阶段技巧,小组的评估以及小组工作在本土的运用与反思等。本书依据作者多年小组工作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写作而成,内容全面丰富、理论与实例紧密结合、知识性与可读性兼备,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和广大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书。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小组工作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的互动,发挥其各自的潜能,*终达到改变的目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小组工作概述,小组工作模式,小组的动力,小组领导,小组沟通与冲突,小组筹备以及小组发展过程与各阶段技巧,小组的评估以及小组工作在本土的运用与反思等。 本书依据作者多年小组工作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写作而成,内容全面丰富、理论与实例紧密结合、知识性与可读性兼备,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和广大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章 小组工作概述 **节 小组工作的含义2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功能与类型6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发展11第四节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19 第二章 小组工作模式 **节 社会目标模式30第二节 互惠模式35第三节 治疗模式41第四节 发展模式47 第三章 小组的动力 **节 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54第二节 小组动力分析62 第四章 小组领导 **节 小组领导概述74第二节 小组领导的技巧83第三节 小组领导者的专业训练94 第五章 小组沟通与冲突 **节 小组沟通102第二节 小组冲突113 第六章 小组筹备 **节 小组工作的主要阶段124第二节 需求评估与目标确定126第三节 小组组合130第四节 小组活动方案设计135 第七章 小组初期 **节 组员的特点与工作者任务148第二节 小组初期工作技巧151 第八章 小组转换期 **节 组员的特点与工作者的任务162第二节 小组转换期的工作技巧164 第九章 小组生产期 **节 组员的特点与工作者的任务172第二节 小组生产期的工作技巧174 第十章 小组后期 **节 组员的特点和工作者的任务186第二节 小组后期工作技巧188 第十一章 小组评估 **节 小组评估概论200第二节 小组评估的模式206第三节 小组评估的方法208第四节 评估报告的撰写222 第十二章 小组工作的运用和反思 **节 小组工作的运用226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本土反思246第三节 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趋势254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万江红,女,博士,教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社会工作、农村社会组织等领域研究工作。近5年共主持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2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研究论文58篇。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周雄兵,男,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社会保障”、“社会工作行政”、“小组社会工作”等课程。《当代择偶与生育意愿研究——2002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副主编,在《人口研究》、《经济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曾永泉,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兼任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督导。主讲课程有“小组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风险预警、小组社会工作评估、青少年社会工作等,发表论文多篇。李娜,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开设“小组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多门专业课程,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教育质量优秀奖及教学竞赛优秀奖。连续5年在社区、中小学、职业学校、残联、阳光家园等领域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务经验。主持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