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美学新眺望书系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781048622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
- 页数:271
- 出版时间:2002-10-10
- 条形码:9787810486224 ; 978-7-81048-622-4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对虚构叙事的热情突然间消失了。“新闻”和信息的传播取代了“故事”的叙述。在新闻中,故事意味着事故。在世界的合理化进程中,人们开始过上或希望过上没有故事的生活。古老的叙事艺术在严肃的小说家那里没落了,变成了一本万利的文化工业。本书从当代叙事理论和文本社会学出发,分析了经典理实主义以来的各种叙事模式与社会一历史结构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叙事的危机和叙事的可能性,尤其是叙事艺术自我更新的能力:一些被称作“百科全书式的小说”的出现。它们通常从多样性的历史时刻吸取了故事与知识,并赋予其主题的多义性和当代性,以及个人色彩的修辞风格。这些新的叙事方式体现了这样一种叙事美学:叙事行为*具有鬼力的时刻,是在真实世界与太虚幻境之间形成的叙述空间。它关系到在真实的人类生活经验与虚构事物之间所建立的联系。这种叙事活动置身于变动着的现时性和人类历史时间的无限多样性之间,这纱因为对现实的洞察力。小说家既须通晓现实,又要通晓“魔力”。这正是文学叙事,在众多形式的客观知识陈术之外、在已经被大众传播媒介反支配的现代社会里,仍然保持着虚构叙事的理由之一。
目录
**章 故事的没落
第二章 丧失行动的主体性
第三章 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第四章 梦的编年史
第五章 知识的秘传形式
第六章 历史:对叙事的模仿
第七章 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
第八章 小说的话语
第九章 叙事
第十章 时间
第十一章叙事与时间
第十二章个体的神话诗学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耿占春,1957年生于河南柘城。1982年结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现为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 主要著作有 《隐喻》 、《痛苦》、《观察者的幻象》、《话语的回忆之乡》、《群岛上的谈话》、《改变世界与改变语言》、《中魔的镜子》等。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