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141188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149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51411882 ; 978-7-5514-1188-2

本书特色

陈杰、倪灵玲编著的《苏东坡传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选取苏东坡政绩、文才等方面的传说,将历史事迹和民间文学相融合,用文字的方式加以记载,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手段。该书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苏东坡传说中的逸闻趣事,更有益于加深人们对杭州历史文化和地方人情的认知。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 苏东坡传说的历史渊源 ; 苏东坡传说的代表性作品 ; 苏东坡传说的传播与价值 ; 苏东坡传说的保护与传承几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苏东坡生平介绍、苏东坡传说的文化背景、苏东坡在杭州政绩传说、苏东坡在杭煌档取?

目录

总序
前言
序言
一、苏东坡传说的历史渊源
壹 苏东坡生平介绍
贰 苏东坡传说的文化背景

二、苏东坡传说的代表性作品
壹 苏东坡在杭政绩传说
贰 苏东坡在杭交往传说
叁 苏东坡在杭遗迹传说
肆 苏东坡在杭佳话传说
伍 苏东坡在杭创作传说
陆 苏东坡其他传说

三、苏东坡传说的传播与价值
壹 苏东坡传说的传播
贰 苏东坡传说的价值

四、苏东坡传说的保护与传承
壹 苏东坡传说的现状
贰 苏东坡传说的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苏东坡传说》:  苏东坡生性旷达,一生交友无数,除了结交众多文人学士之外,在杭州任通判期间,结识了与他非常有缘的朋友参寥。参寥本姓何,名道潜,参寥是他的字。他自幼出家,精通佛道,文章写得很好,尤其喜爱作诗,是西湖边有名的诗僧。  在**次来杭担任通判期间,苏东坡偕友人游历寺院,与参寥初识,当时的参寥还是一个普通的和尚,尚未崭露头角。自此之后,两人的交往逐渐频繁起来。在东坡不断出任各州地方官的时期,参寥或亲自探望,或寄诗慰藉。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东坡出知徐州,参寥特去徐州拜谒,并以诗相赠。东坡看到参寥赠诗,十分高兴,写了《次韵僧潜见赠》赞扬其诗:“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东坡和参寥在徐州共处时间并不长,但在频繁的诗歌往还中,两人的了解逐步加深。  在东坡看来,参寥不仅诗作超群,佛法更是精深,善于将两者融会贯通。  参寥是一个重情的诗僧,东坡多次遭贬,他一直写诗相伴,宽慰东坡,可谓是患难见真情。参寥经历世事变化,看淡人生,东坡在被贬黄州之后,诗词逐渐趋于豪放、雄健,或多或少受到参寥的影响。  宋哲宗元祜四年(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到杭州,分别多年的老友相聚,格外开心。两人在孤山智果院精舍品茗论诗,好不畅快!两年后,东坡再次离杭,归京途中,他写下《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劝慰好友,相信总有相聚的时候。然而,东坡之后一再遭贬,谪往惠州、海南儋州。参寥非常担心东坡的状况,派专使前往看望。此时的东坡心性十分豁达,一再寄信给参寥,告诉他总会有相聚的一天。  后来,东坡返京,途中不幸病逝于常州,死后更是被诬陷。参寥非常痛心,悲愤离世。后宋孝宗给东坡追谥“文忠公”,参寥也获得“妙总大师”的赐号。  4.佛印禅师。  苏东坡与禅师佛印相识很早,因东坡经常到各地任官,两人相聚不易。后来苏东坡到杭州任通判,佛印也成了灵隐寺的僧人,他们之间的交往就频繁起来了。  东坡和佛印志趣相投,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对课行令,互猜谜语。一次,佛印去看东坡,见他正在看匠人仿制高丽折扇,便灵机一动,高声说:“东坡,我有龙井新茶,但是你必须在漏壶卅滴辰光里猜出一个谜才许喝。”接着,他道:“我有两间房,一间赁与转轮王。有时放出一线路,天下邪魔不敢当。”苏东坡听完大笑,说:“这样浅显的谜语,别说漏壶卅滴辰光,就是廿滴也用不着。还是先猜我的吧!”他念道:“一张琴,手中握,一根丝弦压在腹,有时捋来弹一弹,弹尽天下无声艺。”佛印听后,望望正在使用的墨斗,跷起大拇指,连连点头赞许。  原来苏东坡用的是以谜猜谜,他们是用了两个谜面打同一个谜底——墨斗。等东坡说完,漏壶也只滴了十滴水呢!过了几天,苏东坡去灵隐寺看佛印禅师,闲谈之中,两个人又起意要猜谜,不过要换个新奇的方法。  苏东坡不说谜面,而向佛印要来纸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和尚,左手拿一柄扇,右手捧一本经,要佛印猜一篇文章序中的两句话。佛印想了好一会儿,说:“莫不是《关雎序》中的两句话,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东坡连连点头称许。  佛印猜出哑谜后也不肯罢休,要东坡也猜一个。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