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77062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82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506770620 ; 978-7-5067-7062-0

本书特色

  李钦、陈建伟主编的这本《生药学(供药学类专业用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是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上篇重点介绍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生药的真实性鉴定、生药的有效性评价、生药的安全性评价、生药的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生药品质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生药资源与可持续利用;下篇为各类生药分述,共收载国内外常用的生药约200种,以自然分类系统编排,介绍生药的应用历史、来源、植(动)物形态、产地、采制、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功能与主治等内容,每科后介绍《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生药及欧美国家常用生药。全书插图142幅,书后附彩图56幅。可供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学生使用。

内容简介

李钦、陈建伟主编的这本《生药学(供药学类专业用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是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上篇重点介绍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生药的真实性鉴定、生药的有效性评价、生药的安全性评价、生药的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生药品质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生药资源与可持续利用;下篇为各类生药分述,共收载国内外常用的生药约200种,以自然分类系统编排,介绍生药的应用历史、来源、植(动)物形态、产地、采制、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功能与主治等内容,每科后介绍《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生药及欧美国家常用生药。全书插图142幅,书后附彩图56幅。可供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学生使用。

目录

上篇  总论**章  绪论  **节  生药学的性质和任务  第二节  生药学的发展简史    一、古代生药学的起源和积累    二、现代生药学的发展和我国现代生药学的概况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和记载大纲  **节  生药的分类法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大纲与命名    一、生药的记载大纲    二、生药的拉丁名第三章  生药的真实性鉴定  **节  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一、检品登记    二、生药的取样    三、生药的常规检查  第三节  生药的基源鉴定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一、对照生药的性状特征    二、各类生药的性状鉴定要点  第五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    一、显微鉴定的内容    二、各类生药的显微观察要点    三、其他显微鉴定技术  第六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    一、一般理化鉴别    二、薄层色谱法  第七节  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    一、常用dna分子标记技术    二、dna分子标记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第四章  生药的有效性评价  **节  定量分析与方法学验证    一、光谱法    二、色谱法    三、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第二节  生药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    一、黄酮类    二、蒽醌类    三、皂苷类    四、生物碱类    五、强心苷类    六、香豆素类    七、环烯醚萜类    八、挥发油    九、木脂素类    十、有机酸类    十一、鞣质类    十二、多糖类    十三、其他类  第三节  生药中多类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  第四节  生药指纹图谱    一、指纹图谱技术简介    二、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及应用  第五节  生药的生物效应评价法第五章  生药的安全性评价  **节  生药中内源性毒性成分的检测    一、生药中内源性毒性成分    二、生药中内源性毒性成分的检测方法    三、生药中内源性毒性成分的限量  第二节  生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的检测    一、生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测  ……第六章  生药的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第七章  生药品质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第八章  生药资源与可持续利用下篇  各论第九章  藻、菌、地衣类生药第十章  蕨类植物门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门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门第十三章  动物类生药第十四章  矿物类生药参考文献生药原植(动)物拉丁学名索引彩图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