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396068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1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03960680 ; 978-7-5039-6068-0
本书特色
本书从美学、小说美学、艺术等角度,对《金瓶梅》的作者运思、文本叙事、美与丑、雅与俗、悲剧性与喜剧性,以及《金瓶梅》的接受美学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正文部分共分为六章:**章,作者的创作运思。主要是从探析作者的创作心态,典型人物的塑造以及作者匠心独运的情节三个方面,论述作者的构思。第二章,《金瓶梅》的拟话本叙事。**节从《金瓶梅》的结构形式,模仿说话人叙事,生活流的叙事,叙述者对于叙述权力的自限等方面,论述了其拟话本叙事的特点。第二节从唱曲传情、以曲代言、以曲代哭等方面论述其词曲叙事。第三节论述了《金瓶梅》叙述者叙事干预的形式。第三章,美与丑。分三节论述了《金瓶梅》中的美、丑和对美学范畴的拓展。将前贤和时彦论述较少的《金瓶梅》中的美单独列为一节,以见出其中并非缺少美,而是被丑所淹没。笑笑生在美学方面*大的创新是化丑为美。第四章,雅与俗。论述了《金瓶梅》是一部通俗文学作品。从书中对衣食用度、女性书写和两性书写等方面论述了其通俗美,从语言方面论述了它的俚俗美。第五章,世情悲喜。从笑笑生“笑的智慧”论述《金瓶梅》的喜剧性;从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西门庆等人物是否悲剧人物、正直之士的灾难等方面论述了《金瓶梅》的悲剧性;并从悲剧性和喜剧性角度审视了其中病意象和梦意象。第六章,《金瓶梅》的审美接受。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出版为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金瓶梅》的接受分为两个时期论述,并将崇祯本评语、张竹坡评语和文龙评语单独列为一节论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以美学和小说美学视角为切入点,对《金瓶梅》文本进行分析。整篇文章以小说美学、文体学等相结合,通过文本细读,对所提出的问题做一较为详细的论述。1、回归文本,以文本解读为主,运用美学理论分析小说中的各种美学现象和作者的美学思想、美学成就等,对《金瓶梅》一书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小说美学方面的解读;2、运用小说美学的理论,分析作者的创作运思、小说的结构、情节、人物、语言等。从美学、小说美学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不同于众多以考证、文献、人物形象分析为主的论著;3、从文体学、类型学和叙事学相结合的角度,对全书进行解读。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小说在继承传统、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后世小说、戏曲等文体的影响。本选题从美学、小说美学、艺术等角度研究《金瓶梅》,有助于深化《金瓶梅》的审美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在广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金瓶梅》人物塑造的艺术特点、拟话本的叙事策略和文体标志、以丑为美的审美品格、俚俗美的美学特质、喜剧性审美趣味等问题,论题广泛,时有新见,其中有关美丑、雅俗问题的探讨新颖独到。作者熟悉作品文本和相关文献,能将理论思维融入作品的具体分析之中。论文材料丰富,引证恰当,论述层次清楚,语言流畅,行文符合学术规范。本书的出版,将丰富《金瓶梅》的小说美学研究,为读者献上可读性、故事性、趣味性、学术性兼具的一道精神大餐。
目录
作者简介
付善明(1980— ),男,汉族,山东费县人。2008年于苏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于南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10月至今,为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自2011年7月始任教于天津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红楼梦》赏析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出版《金瓶梅百问》(合作),发表学术论文《〈金瓶梅〉作者笑笑生的智慧》、《曲表心声:〈金瓶梅〉的词曲叙事》、《闺阁风云:浅论〈金瓶梅〉〈红楼梦〉中的继室》、《论〈聊斋志异〉创作思想的二重性》、《〈红楼梦〉:大师的心灵史》等二十多篇。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当你老了
¥9.1¥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在史铁生
¥12.5¥32.0 -
到山中去
¥10.5¥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经典·东坡·词
¥21.4¥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