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依然青春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96569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0
- 出版时间:2016-04-01
- 条形码:9787539656946 ; 978-7-5396-5694-6
本书特色
史辉著的《依然青春》是作者精选的随笔、散文及诗歌作品,是经历,是感受,也是思考。本书的语言融注真意实感,流畅挥洒,给您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在它的引导下,会使您进行一次全新的心灵体验,丰富您的休闲时光,获得更多的快乐!生活本来就是一本书,你我都是独一无二的男主角和女主角,爱自己,爱好爱你的人,为了梦想不懈努力。
内容简介
《依然青春》是一本小书,是经历,是感受,是思考,时而平淡从容、时而浓墨重彩地熔铸成三辑画面:“异域悸动”以敏锐的嗅觉,记录了作者初读西方社会和历史的触动和震撼,它既有对西方文明的思考,也有中西文化的碰撞,还有对那些漂洋过海、历尽艰辛的华人前辈及贤达名士的追思和崇敬;“梦暖岁月”以温馨的笔触,讴歌了亲情、友情和人生,尤其是奋斗者的梦想和追求,因为在时代变迁和艰苦的岁月里,唯有梦想照亮了一个人的前行方向和心路历程;“诗心长叹”则以浪漫的情思,采擷了在人生旅途中所进发的诗情诗趣,多的笔触给于了同为女性的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并为这些才貌俱佳的女子的际遇而长长叹息……
目录
异域悸动
在遥远的多伦多……
那座撕开战争伤口的战争纪念碑
走进穆斯乔的华人隧道
国殇日的罂粟花
一个人、一首诗和一朵花
由圣诞老人巡游说起
儿子的大学毕业典礼
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典礼
白大褂仪式
义工在加拿大
一美元的古堡
我眼中的加拿大教育
加拿大的“合作教育”
节礼日
夏天里的车库市场
扫雪记
“小小联合国”的时装秀
我在uNC学英语
**次野营
看电影
邂逅波士顿
在北美过春节
柏林印象
在波恩追寻贝多芬
汉堡:废墟、酒窖及其他
周末票
罗马之旅
艺术之城一一佛罗伦萨
罗浮宫飞来巨大宝石
低地之国与高个子
艾菲特琳的童话故事
异乡的祝福
在那浩瀚的太平洋中
从安徽走向纽约的中国奇女子一吴世姗
梦暖岁月
献给母亲
依然青春
吾儿初长成
大別山之梦
留点美丽给自己
渴望大海
品尝生活
山中飘去一片云
袅袅炊烟
大山里的小妮子
绿色的情愫
有关一个人的往事
又见盛东涛
相聚在金寨
美哉,丫山牡丹
桐庐,*美的……
游雁荡山
托起又一个太阳
光之歌
走过三十年
诗心长叹
神女峰
香溪岸
秋谒虞姬墓
滇池
黄山挑夫
卖茶叶蛋的少女
烈士墓
大別山的孩子
啊,山区
林之声
十月的野菊
在候车室……
风雨中在旷野
致广播人(三首)
夫妻峰
睡美人
石林里的阿诗玛
鹿回头
文成公主
长江三峡行(九章)
致萧红
春山短章
难忘山村(外一章)
听海
节选
《依然青春》: 加拿大所在的北美大陆北半部原是来自亚洲的印第安人和散居在北冰洋沿岸的部落民族因纽特人居住的地方,1867年建国初期,加拿大联邦只有位处东海岸的安大略、魁北克等五个省,地处西海岸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BritishColumbia,简称BC)也就是现今温哥华所在的太平洋沿岸,气候温暖,美丽富饶,但橫空出世的美洲*大的山脉落基山脉成为当地人去加拿大中部和东部的天然屏障。**任加拿大总理麦克唐纳力劝该地区人加入加拿大。187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人到首都“摊牌”,说除非在十年内修建一条像美国那样的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铁路贯穿落基山,否则就加入美国。麦克唐纳满口答应。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成为加拿大的第六个省。然而,建一条连接两大洋的铁路谈何容易。九年过去了,工程仍没有开始,该省再次要求加入美国,麦克唐纳决定马上开工。美国工程师安德鲁.昂德多克投标获胜,拿下了全部工程。安德鲁。昂德多克发现完全雇用白人劳工自己要赔150万美元,那就意味着破产,他想到了当年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时的筑路华工。到中国招募华工时的许诺诱惑性很强:五年内每人可以攒下300加元,而当时30加元就能供一个中国成人生活一年。一些人在契约上按了手印。 太平洋东岸。19世纪后叶,一个狂风肆虐的冬夜。当地人似乎早已吹灭了烛火,而从中国香港、澳门启程在海上漂泊了六个月的数万华工,在惊涛骇浪的簇拥下,陆续登岸。一场北美史上恢宏而又惨烈的“战役”,在落基山脉打响。整条铁路中*为艰难的路段,是陡峭的菲沙河谷,这是个连雄鹰也不敢久留之地。这段跨越慕迪港和飞鹰坳之间的铁路长达615公里,全部由1.7万多名华工修建。对华工来说,这*艰苦的一段路基几乎都是从世界上*坚硬的花岗岩中用手镐鏨开,用炸药炸开建造而成的,每前进一英里,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劈山凿洞,逢水架桥,越过“加拿大地盾”的岩石与沼泽,穿过落基山这座几乎通不过的山脉……幽深的峡谷,湍急的河流,从此平添了4000多名华工们的冤魂。 经过六载艰辛劳动,1885年11月7曰,太平洋铁路的“*后一颗道钉”在葛泽拉池敲下了。全长2.2531万公里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像条巨龙,从大西洋腾空,穿越落基山脉,飞向太平洋。麦克唐纳赢了。 全线通车后,艾伯塔、萨斯卡彻温等中部草原省份加入加拿大,形成加拿大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现在地大物博的版图。因为使用廉价的华工,原本可能破产的安德鲁.昂德多克不仅赚了300多万美元,而且还成为美洲铁路史上的名人。 政治家成功了,承包商赚钱了,加拿大人有了沟通两大洋的东西大动脉,然而为铁路付出血汗乃至生命的华工得到的是什么呢?六年间,华工们在崇山峻岭间从事*繁重、*危险的工作,如打隧道、运沙石、架桥梁、运送炸药等,比白人更具生命危险,工钱却只有白人工钱的一半;白人的食品和住处由铁路公司供应,华工却要自己解决;华工的衣食住及日用品不仅自行负担,承建商还要对华工使用的工具实行折旧,收取使用费。华工一年的总收入大约235加元,除去必要的花费和被克扣之后,所剩无几。除了疲劳、疾病、危险等肉体上的痛苦之外,*难以忍受的还是不被当人看待的精神上的折磨。汤森在他写的《金山月饼》一书中描绘当时的华工的处境:“被官员所蔑视,被传教士骚扰,被工头谩骂,被暴徒们袭击,华工几乎受到一个种族社会所能强加给的所有苦难。 ”那个时期的加拿大,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乡镇,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带有种族偏见的漫画、文字和宣传品,华工几乎受到了一个种族社会所能强加给的所有苦难。令人心酸的是,在敲下“*后一颗道钉”的葛泽拉池举行的太平洋铁路全线贯通的仪式上,竟无一个华工被邀出席庆典,1万多名华工的拓荒业绩遭到抛弃和忽视。而铁路完工后的加拿大不再需要华工,太平洋沿岸省份又遇到了空前的经济萧条,加拿大政府抛出了一项完全是针对华工的举措:向华人征收每人50加元的“人头税”。 根据加拿大《环球信使》2001年7月13曰提供的史料,50加元的人头税对于当年的任何一位华工来说都无异于一笔天文数字,加拿大政府推出“人头税”的目的非常明确:“卸磨杀驴”式地赶走替加拿大政府修建完铁路的中国劳工。 ……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悉达多
¥13.0¥2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死魂灵
¥14.0¥48.0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面纱
¥17.9¥49.8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3.9¥39.8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罗生门
¥10.0¥36.0 -
1984-插图珍藏版
¥10.1¥29.8 -
鼠疫
¥12.6¥38.8 -
重生
¥13.5¥39.8 -
烟与镜
¥15.4¥48.0 -
未来的最后一年
¥16.9¥49.8 -
山海经
¥18.0¥68.0 -
守夜
¥14.4¥42.0 -
月亮与六便士
¥10.9¥38.0 -
小小小小的火
¥15.0¥52.0 -
我是猫
¥13.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