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市场停牌制度研究

包邮证券市场停牌制度研究

¥50.7 (7.3折) ?
1星价 ¥50.7
2星价¥50.7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47450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1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030474506 ; 978-7-03-047450-6

内容简介

本书在介绍国际成熟市场停牌制度以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停牌制度的特点,采用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与方法建立理论模型深入分析了停牌与连续交易(不停牌)在波动率、深度、价格发现效率方面的差异,并对中国股票市场停牌制度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只有市场上的信息非对称程度较高时,停牌才是有效的,反之则会增加市场的波动性,降低证券的价格发现效率。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停牌制度总体上是无效的,开放式集合竞价可以提高复牌价格发现效率。

目录

**章 证券市场停牌制度概述 1.1 停牌的概念 1.2 停牌的类型 1.3 境外主要证券市场的停牌制度 1.3.1 美国证券市场的停牌制度 1.3.2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停牌制度 1.3.3 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停牌制度 1.3.4 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的停牌制度 1.4 中国境内证券市场的停牌制度 1.4.1 中国境内证券市场停牌制度的变革过程 1.4.2 中国内地证券市场2012年版停牌制度的内容 1.4.3 中国境内证券市场停牌制度的特点 第二章 停牌制度研究现状综述 2.1 停牌的信息释放功能 2.2 停牌前后的交易行为 2.2.1 停牌是无效的 2.2.2 停牌是有效的 2.3 停牌的价格发现效率 2.4 关于停牌制度的其他研究 2.5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停牌制度的研究 2.6 研究现状总结 第三章 停牌制度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3.1 基本理论模型 3.1.1 基本假设 3.1.2 连续交易 3.1.3 停牌 3.1.4 连续交易与停牌的静态比较 3.2 扩展一:公告信息与私有信息不同 3.2.1 扩展一:模型假设 3.2.2 停牌 3.2.3 连续交易与停牌的静态比较 3.3 扩展二:风险资产基本价值发生变化 3.3.1 扩展二:模型假设 3.3.2 连续交易 3.3.3 停牌 3.3.4 连续交易与停牌的静态比较 3.4 扩展三:连续交易时公布私有信息且风险资产价值发生变化 3.4.1 扩展三:模型假设 3.4.2 连续交易 3.4.3 停牌 3.4.4 连续交易与停牌的静态比较 3.5 小结 3.6 本章附录 3.6.1 S|v数字特征的证明 3.6.2 式(3-58)和式(3-59)的证明 第四章 基于低频数据的中国股市停牌制度的实证研究 4.1 深圳A股市场停牌制度的有效性检验 4.1.1 实证数据 4.1.2 实证方法 4.1.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2 警示性停牌对成交量和波动率的影响研究 4.2.1 实证方法与结果 4.2.2 实证结果 4.3 沪深市场停牌制度有效性检验 4.3.1 实证数据 4.3.2 实证结果分析 4.4 停牌对成交量和波动率的影响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高频数据的中国股市停牌制度的实证研究 5.1 停牌有效性的判断依据 5.2 样本数据 5.2.1 停牌日样本的选取 5.2.2 非停牌日样本的选取 5.3 实证分析 5.3.1 变量选取 5.3.2 描述性统计 5.3.3 停牌对深度的影响 5.3.4 停牌对波动性的影响 5.4 稳健性检验 5.4.1 检验一:通过改变匹配阈值选取样本 5.4.2 检验二:通过改变信息非对称程度的度量指标选取样本 5.5 关于理论和实证结果差异的分析 5.6 停牌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5.6.1 相关变量 5.6.2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5.6.3 回归结果与分析 5.6.4 结论 5.7 停牌对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 5.7.1 样本数据 5.7.2 停牌对价格分散程度的影响 5.7.3 停牌对价格调整速度的影响 5.8 深圳中小板市场盘中临时停牌的研究 5.8.1 引言 5.8.2 样本数据 5.8.3 实证结果 5.8.4 结论 5.9 小结 第六章 中国股票市场的复牌模式研究 6.1 样本选取 6.2 实证分析 6.2.1 变量选取 6.2.2 描述性统计结果 6.2.3 实证结果和分析 6.2.4 稳健性检验 6.3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