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文化与小传统-民俗文化学伦萃

包邮大文化与小传统-民俗文化学伦萃

1星价 ¥51.6 (5.6折)
2星价¥51.6 定价¥9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47205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5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030472052 ; 978-7-03-047205-2

本书特色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从大文化与小传统的视角进一步拓展民俗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以丰富中国文化史的学术内涵、树立起具有国内国际水准的学术成果风范,是十分迫切的学术需求。本书突出的主题是"大文化与小传统下的历史文化学研究",采用文化史、社会史、民俗史的基本理论与独特方法,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昆仑神话为中国文明源头、昆仑文化在中华源头文明的地位,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历史与传承,历史上村落社会生活与神圣信仰,青藏地区民族历史传说传承书写、英雄史诗《格萨尔》对历史研究的价值等方面。

内容简介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从大文化与小传统的视角进一步拓展民俗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以丰富中国文化史的学术内涵、树立起具有国内国际水准的学术成果风范,是十分迫切的学术需求。本书突出的主题是"大文化与小传统下的历史文化学研究",采用文化史、社会史、民俗史的基本理论与独特方法,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昆仑神话为中国文明源头、昆仑文化在中华源头文明的地位,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历史与传承,历史上村落社会生活与神圣信仰,青藏地区民族历史传说传承书写、英雄史诗《格萨尔》对历史研究的价值等方面。

目录

文化篇 大文化视野中的昆仑文化研究与文化建设 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 穆天子西巡的地缘文化意义 论“虎齿豹尾”的西王母 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 ——《格萨尔》史诗的文化功能阐释 试析史诗《格萨尔》中的游牧文化特征 理论篇 论河湟皮影戏展演中的口头程式 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 民歌花儿的民间指涉和文本使用 村落土地利用与空间观同心圆结构关系探讨 ——以青海土族村落为例 论河湟地区时空设置 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建构模式探析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对民间文学文本的传承与尊重 ——以青藏地区民间文学文本为例 民间文学篇 青藏地区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与特点 青藏地区与域外民间文学交流 口传与书写:从“蓝桥”主题看民间文学的历史演绎 宝卷与青海嘛呢经流变的关系 中国花儿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论《格萨尔》的程式化结构特点及其传承规律 《格萨尔》伦理思想探微 毁灭与重生 ——故事歌《方四娘》的悲剧叙事 民俗篇 清代咏藏竹枝词的民俗内容及其特点 三川土族“纳顿”解读 土族纳顿面具舞解读 试析土族“纳顿”节传承、复兴的文化动因 ——以青海省民和县鄂家村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土族婚礼传承研究 “那达慕”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那达慕”为例 从史诗《格萨尔》看藏族盟誓习俗 河源昆仑与土地崇拜 论土族民间信仰象征 田野调查篇 乡土社会农事祭祀与社会控制 ——对民和县桥头村青苗善事的民俗学调查 青海民和土族“纳顿”节的田野调查 神圣的民俗化与民间信仰的多元性 ——大通老爷山朝山会调查研究 青海省大通县城关镇城隍庙会调查报告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