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149371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79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561493717 ; 978-7-5614-9371-7
本书特色
李镇西,四川仁寿人,教育哲学博士。先后在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等学校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前校长,现任成都市武侯区新教育实验区建设办公室主任。担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邓碧清编著的《巨人肩上的舞蹈(李镇西评传)》以纪实和文学白描手法记录和评介了当代中国中学教育界很有威望和影响力的教育家——李镇西。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做人 ; 做苏霍姆林斯基工的班主任 ; 做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语文教师 ; 做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校长四部分, 其内容包括: 做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纯粹的人 ; 曾经有一个文学家的梦等。
目录
**部分 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做人
**章 做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纯粹的人
**节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第二节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人
第三节 做真正的知识分子
第二章 曾经有一个文学家的梦
**节 梦起:少年识得文学味
第二节 梦中:激情燃烧的文学青年
第三节 梦断狮子山
第三章 以学生为镜鉴,在反思中前行
**节 “收拾”刘江
第二节 耿梅“脸皮太厚”的“六大标志”
第三节 跟王红川I开的一个玩笑
第四节 三次打学生的经历
第五节 罚站任安妮
第四章 找到明灯:初识苏霍姆林斯基
**节 热血青年的迷惘与挣扎
第二节 初读苏霍姆林斯基
第三节 大师在召唤
第二部分 做苏霍姆林斯基式的班主任
**章 教育的浪漫主义时期
**节 火热的时代在召唤
第二节 揣着《青春万岁》上讲台
第三节 未来班“唱着歌儿向未来”
第四节 塑造充满集体主义精神的班集体
第五节 培养郑波、杨蔷云式的学生
第六节 用心灵赢得心灵
第七节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记录教育的每一天
第二章 向教育现实主义转型
**节 “宁小燕”之死
第二节 反思“玫瑰色教育”
第三节 高考遭遇“滑铁卢”
第四节 对宁玮的愧疚
第五节 成都抛来“红绣球”
第六节 一振高名满成都
第七节 “让每一位孩子抬起头来”——转化后进生
第八节 锻造卓越人格——培养优秀生
第九节 跟孩子们讲的“青春期悄悄话”
第三章 再度转型——教育的理想主义
**节 从石室中学到苏州大学
第二节 教育呼唤理想主义
第三节 苏霍姆林斯基走过的路
第四节 《民主与教育》——又一个里程碑
第五节 民主启蒙——一堂班会课
第六节 民主训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部分 做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语文教师
**章 语文课堂现状批判
**节 为什么要学语文
第二节 语文教育现状批判
第三节 语文课堂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精彩
第二章 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
**节 “浪漫语文”
第二节 “训练语文”
第三节 “生活语文”
第四节 “创造语文”
第五节 “人格语文”
第六节 “民主语文”
第三章 语文教育生活化
**节 语文教学“生活化”
第二节 学生生活“语文化”
第三节 语文教育“生活化”案例
第四章 阅读——人格教育的重要渠道
**节 阅读让人生更丰富
第二节 李镇西的阅读史
第三节 培养阅读习惯和健全人格
第四节 民主的阅读教学课堂
第五章 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节 面对“口是心非”的作文教学困境
第二节 作文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节 和学生一起写作文
第四节 独具匠心的作文评讲课
第六章 呼唤语文考试改革
**节 现在的语文考试更像“整敌人”
第二节 改进语文考试方法的探索
第七章 李镇西语文课堂的魅力
**节 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
第二节 来自专家的评说
第三节 来自学生的感言
第四部分 做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校长
**章 做一个脚踏实地的校长
**节 “蓝天下*美丽的学校”
第二节 奉邀出任校长
第三节 一所特殊的学校
第四节 “像当班主任一样当校长”
第五节 一个勇于道歉的校长
第六节 “武侯实验中学谢绝参观考察”
第七节 “我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
第二章 学校民主管理的“第-个吃螃蟹者”
**节 校长的承诺
第二节 以身作则,对潜规则说“不”
第三节 互相制约,民主治校
第三章 让每一个老师都得到提升
**节 开学**次教职工大会——放视频
第二节 从细节做起
第三节 “我是来帮你的!”
第四节 率先垂范,引领班主任队伍
第五节 用欣赏的目光关注每一个教师
第六节 “祝你生日快乐!”
第七节 “名片教师”
第八节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第四章 平民教育之路
**节 培养“人中人”
第二节 “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第三节 人格教育——以人格塑造人格
第四节 给共和国总理写封信
第五节 做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
第六节 “领导不重要,孩子才重要”
第七节 为百年名校奠基
第八节 告别武侯实验中学
一言难尽李镇西——写作缘起
附录一 李镇西作品目录
附录二 教师的光荣就印刻在历届学生的记忆里
编辑后记
节选
李镇西用“充满童心”“真诚”“人道主义者”这几个关键词来解读苏霍姆林斯基,我们同样可以用这几个关键词来解读李镇西。 首先,他保持着一颗童心,对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爱。从教二十多年以后,李镇西对自己的教育生涯有着这样的反思——本来,从某种角度看,我其实很不适宜于当老师的,因为我性子太急躁,常常忍不住就发火甚至对学生态度粗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当老师又有着自己的可能是独特的优势,这就是我很爱孩子,或者说我的性格里面本身就有许多“孩子气”。就教育技巧或者说教育艺术而言,我有许多致命的弱点,因而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我有过不少至今想起来都令我脸红的失误。但是,只有一点我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有一颗童心! 这颗童心,使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这颗童心,使我的学生原谅了我对他们有时抑制不住的暴怒;这颗童心,不止一次使我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我的学生常常不知不觉地拨动了我的情弦…… 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后一道防线。(《爱心与教育·关于爱心与童心的随想》) 20世纪80年代前期,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李镇西年轻气盛,才华横溢,工作上有一股“拼命三郎”的锐气,有激情,口才好,谈锋健,做事认真,幽默诙谐,思想纯正,刚正不阿,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与人争论问题时口若悬河,雄辩滔滔,得寸进尺,寸步不让,往往让对手理屈词穷,尴尬万分。他不看别人脸色行事,一旦认准了的事情九牛都拉不回来。 他还有一个*大的弱点,就是脾气不大好,不喜欢的人,他连白眼都不给,“有时路见不平事,拔刀便作狮子吼”,好几次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竟然主动出手,跟高中年级的学生“发生肢体接触”。按说,他这样的火爆脾气,确实不是当教师的料,但他对孩子深入骨髓的爱,恰好正是当教师*好的料。 当年在乐山一中,他全身心投入教育,办“未来班”,请赫赫有名的作曲家谷建芬谱写班歌,倡导全校师生为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灾区和红岩英烈纪念馆捐款,闹出一连串的大动静,学校内外许多人不理解他,有的人干脆认为他就是爱出风头的“二百五”。他毫不在乎别人的议论,昂首阔步一往无前。 在李镇西踏上讲台30多年以后的今天,人们回望他的成功之路的时候,就连当初对他说三道四的人也不得不感叹:李镇西确实是天生的教育人才! 这话不假。几乎所有对李镇西有所了解,或者读过他的书,听过他的课或他的讲座、报告的人,都无不由衷地感叹:李镇西真是一个用全身心热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的教育天才,所以他取得了成功! 李镇西认为,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必须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是一个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人,一个心甘情愿“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人,因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正是因为自己那颗永远保持的童心和爱心,他才能够在从教之初跟苏霍姆林斯基“一拍即合”,将其奉为偶像,尊为导师,视为知己,引为同道,在其指引下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向理想和事业的高峰攀登。 ……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偏见
¥19.0¥5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1.9¥3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