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对话主义与人文科学的未来-金惠敏全球化理论讨论集

全球对话主义与人文科学的未来-金惠敏全球化理论讨论集

1星价 ¥40.6 (7.0折)
2星价¥40.6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8478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7
  • 出版时间:2016-07-01
  • 条形码:9787516184783 ; 978-7-5161-8478-3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关于全球对话主义理论的论文20篇。本书认为,对于民族发展和个体存在而言,“全球对话主义”理念可以提供出思维转换的有效空间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思路;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理论话语,“全球对话主义”将越来越显示出其包容性、生命力和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关于全球对话主义理论的论文20篇。本书认为,对于民族发展和个体存在而言,“全球对话主义”理念可以提供出思维转换的有效空间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思路;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理论话语,“全球对话主义”将越来越显示出其包容性、生命力和价值。

目录

代序言:全球化时代的真理与方法价值星丛——超越中西二元对立思维的一种理论出路金惠敏的“全球对话主义”和“价值星丛”——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对话主义作为21世纪的“认识型”对全球对话主义和价值星丛的对话性回应为对话而准备的笔记作为问题和方法的“全球对话主义”——论金惠敏的“全球对话主义”理论返回晦暝——论全球对话主义与古典思维全球对话之前——《全球对话主义》读后全球对话视域下的哈姆雷特与王昭君与他者共在——全球对话主义视野下的李安早期华语电影关于全球对话主义与中国后殖民主义的思考全球对话主义与后殖民理论走出故乡的莫言——兼谈全球对话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启示浅谈全球化与文学关系的几个方面“对话”的难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想象全球化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身份体认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摈斥”思想和行为探究少数民族文学对话当代文学——基于全球对话主义的思考重构“巴别塔”的叙事全球化语境与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兼评金惠敏《全球对话主义》全球化与文化权利全球对话主义眼光下实现中国梦之文化复兴的思考介入媒介中心——对当下文化生活的若干思考浅析媒介在全球对话中的渠道作用全球对话主义与外国文学的终结编后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全球对话主义理论仍处在发展的过程中,尚未形成一个完满的体系,但有三点已是非常之明朗了,故而能够引起海内外同行的关注和讨论:**,对话存在两个层面,一是可以言说的话语层面,一是不可言说的实在层面,缺少任何一个层面都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第二,在话语层面上的对话,不是共识以及达成共识的过程,而是对话者之间的一种动态链接和关系;其所以是动态的乃在于对话者本身的物质性存在,它永远在躁动着,在寻找合适的出口和表达。第三,差异不属于对话者的本体性存在,即是说,没有客观的差异,即便有客观性差异,那也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对差异的楬橥和声张,这种楬橥和声张使得差异总是表现为一种话语,并进入对话。可以说,差异即对话,为了更好地对话。与西方国家主流学界的以及内嵌于西方国家的后殖民主义的全球化理论两种既有的模式不同,全球对话主义是应对全球化潮流的一种中国方案,它启动了中国文化政治学的立场从特殊性向普遍性的哲学转移,是中华民族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和全球担当的学理表述。为了避免经济上的巨人与文化上的侏儒这一尴尬的形象,中国需要全球对话主义,它是大国的胸怀和浩然之气。 ——金惠敏(中国社会科学院)   金惠敏的论著告诉我们这些西方人在多大程度上应该向中国当今杰出的思想家学习。这些学者建设性地和富有成效地面对这个星球的全球化。我们不可能从这种“地球化”中退出。我们同处其中,祸福与共。 ——j.希利斯•米勒(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金惠敏的全球对话主义代表了福柯思想的延续,并将建立起21世纪的认识型(épistémè)。 ——阿尔弗雷德•霍农(德国美因茨大学)

作者简介

丛新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化。发表论文多篇。著有《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