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04978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47
- 出版时间:2011-05-01
- 条形码:9787500497875 ; 978-7-5004-9787-5
内容简介
对话是不同语用主体以语言为媒介的交流活动,对话在一定意义上是话语表达与话语接受的交互作用。语用逻辑是叙事对话的重要理据(motivation)。叙事对话是语用逻辑的重要外在话语表现形式。叙事具有一定的对话性,对话自身亦具一定的叙事性。 在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相关联的宏观背景下,本书探讨了《论语》中的复现式话语衔接及《孟子》中的紧缩结构、条件复句、问句话轮,探究了《红楼梦》对话中的“误称”、《红楼梦》对话中的“一般词汇”、《红楼梦》对话中的“劝说句群”、《红楼梦》对话中的谐音及《西游记》对话中的谐音,分析了《伤逝》中以话语为媒介的主体交互性,解析了若干代表性法典的起草和修改。 以上叙事对话分布于谈话体(含语录体)、文艺体、事务体,在叙事对话中,语用逻辑是重要理据。 本书在理论上,综合叙事学、语用学、逻辑学有关理论推动修辞理据研究。在实际应用领域,有助于文学鉴赏、法典适用、言语和谐。
目录
作者简介
张春泉,男,湖北安陆人,农历1974年12月出生。2003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站博士后出站于浙江大学,并于2009年3月于武汉大学从事第二站博士后研究。现为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2009年7月起),汉语言文字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中国修辞学会理事,中国逻辑学会会员。迄今已在《人民日报》(学术版)、《光明日报》(学术版)、《学术研究》、《科学学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语文建设》、《语文研究》、《当代修辞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95篇;先后单独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项目编号:2003034523;20100480884),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项目编号:[2010]364),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项目1项(项目编号:2008y315),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项目编号: 04BZW045;10BYY067);出版学术专著1部(《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参编《中国修辞史》(撰写《语音修辞史》,29万字)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8)、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系列论文“修辞话语理解与语用逻辑”获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性心理学
¥19.7¥58.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乡土中国
¥12.2¥2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5.5¥42.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4.1¥38.0 -
汉字王国
¥11.5¥46.0 -
万物皆无序
¥17.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