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15150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00
- 出版时间:2016-07-01
- 条形码:9787308151504 ; 978-7-308-15150-4
内容简介
蒋礼鸿著的《古汉语通论(精)》是一部内容比较完整、充实而又自具剪裁结构的古代汉语著作。全书分二十章,宏观论述了古汉语知识中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特殊词义的解释、句子类型、词类活用、特殊词语、古今不同的语法、修辞学、目录学等专项内容。本书的特点有:1.以词汇为重点;2.在语法方面,不依照常规分词法、句法等作全面叙述,而是将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语法问题提出来,结合词法于句法之中加以论述;3.与一般通论教材不同,注意结合古代文学作品论述古代汉语;4.注意指示研究古代汉语的门径,揭示了“义存于声”“声近义通”等重要古代汉语原则;5.全书附录古今人所写有关材料二十篇,极具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再版說明
**章 序說
一 什麽是古漢語
二 古漢語和現代漢語
三 學習古漢語的目的要求
四 學習古漢語的方法
第二章 文字形義概述 辭書
一 文字的形音義
二 漢字的結構
三 本字和本義 本義的推求
四 本義和引申義
五 假借字和異體字
六 古今字前言
再版說明
**章 序說
一 什麽是古漢語
二 古漢語和現代漢語
三 學習古漢語的目的要求
四 學習古漢語的方法
第二章 文字形義概述 辭書
一 文字的形音義
二 漢字的結構
三 本字和本義 本義的推求
四 本義和引申義
五 假借字和異體字
六 古今字
七 辭書
第三章 訓詁學上的“義存於聲”和“聲近義通”說
一 “義存於聲”和“聲近義通”
二 “聲近義通”的道理 分别文與右文說
三 漣語
第四章 詞義的解釋
一 解釋詞義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二 虚數 公名和專名 忌諱和婉曲 比喻義
偏義複詞 典故性詞語
第五章 句子
一 怎樣構成句子
二 長句和短句 句讀
三 詞組
第六章 判斷句和敘述句
一 判斷句
二 敘述句
第七章 詞類活用
一 古漢語的詞類
二 詞類活用的一般情況
三 致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第八章 語助詞和詞綴
一 語助詞
二 詞綴
第九章 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
一 人稱代詞
二 指示代詞
第十章 省略和語序
一 省略
二 語序
第十一章 陳述、感嘆、疑問、祈使句
一 陳述句
二 感嘆句
三 疑問句
四 祈使句
第十二章 數量和比較
一 定量和約量
二 名量和動量 量詞
三 比較
第十三章 複句和連詞
一 複句示例
二 幾個連詞的用法
第十四章 聲 韻 調
一 語音變化和聲韻學
二 反切
三 聲調
第十五章 韻書和等韻
一 聲類和韻類 字母和韻攝
二 等呼
三 韻書和等韻圖
第十六章 古音
一 上古音與中古音
二 古韻類
三 古聲類
四 古聲調
第十七章 韻律
一 韻脚和對仗
二 古體詩韻例
三 格律的形成和近體詩
四 詞律和詞韻
五 曲律和曲韻
第十八章 古典文學作品的修辭.
一 有關意境和材料的
二 有關語句組織的
三 有關聲韻的
第十九章 目錄學常識
一 目錄學
二 七略和四部
三 注疏和箋注
四 叢書和類書
五 古書體制
第二十章 古書疑義
一 倒文
二 省略
三 複文
四 變文
附錄
古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
說文解字敘
《說文解字敘》補注
“轉注”的幾種解釋
漢字“通用”舉例
經義述聞.通說。無慮
釋 門
《辭通》序‘節錄’
《曹劇論戰》“必以情”說
以四聲區别字類
動字辨音
三十六字母古今讀音對照表
考定《廣韻》獨用同用四聲表
佩文韻府
等韻圖示例
《毛詩古音考>>自序
古韻二十二部與《廣韻》二。六部對應表
論輕唇之音古人讀重唇
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
傳注訓詁例述略
整理後記信息
再版說明
**章 序說
一 什麽是古漢語
二 古漢語和現代漢語
三 學習古漢語的目的要求
四 學習古漢語的方法
第二章 文字形義概述 辭書
一 文字的形音義
二 漢字的結構
三 本字和本義 本義的推求
四 本義和引申義
五 假借字和異體字
六 古今字前言
再版說明
**章 序說
一 什麽是古漢語
二 古漢語和現代漢語
三 學習古漢語的目的要求
四 學習古漢語的方法
第二章 文字形義概述 辭書
一 文字的形音義
二 漢字的結構
三 本字和本義 本義的推求
四 本義和引申義
五 假借字和異體字
六 古今字
七 辭書
第三章 訓詁學上的“義存於聲”和“聲近義通”說
一 “義存於聲”和“聲近義通”
二 “聲近義通”的道理 分别文與右文說
三 漣語
第四章 詞義的解釋
一 解釋詞義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二 虚數 公名和專名 忌諱和婉曲 比喻義
偏義複詞 典故性詞語
第五章 句子
一 怎樣構成句子
二 長句和短句 句讀
三 詞組
第六章 判斷句和敘述句
一 判斷句
二 敘述句
第七章 詞類活用
一 古漢語的詞類
二 詞類活用的一般情況
三 致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第八章 語助詞和詞綴
一 語助詞
二 詞綴
第九章 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
一 人稱代詞
二 指示代詞
第十章 省略和語序
一 省略
二 語序
第十一章 陳述、感嘆、疑問、祈使句
一 陳述句
二 感嘆句
三 疑問句
四 祈使句
第十二章 數量和比較
一 定量和約量
二 名量和動量 量詞
三 比較
第十三章 複句和連詞
一 複句示例
二 幾個連詞的用法
第十四章 聲 韻 調
一 語音變化和聲韻學
二 反切
三 聲調
第十五章 韻書和等韻
一 聲類和韻類 字母和韻攝
二 等呼
三 韻書和等韻圖
第十六章 古音
一 上古音與中古音
二 古韻類
三 古聲類
四 古聲調
第十七章 韻律
一 韻脚和對仗
二 古體詩韻例
三 格律的形成和近體詩
四 詞律和詞韻
五 曲律和曲韻
第十八章 古典文學作品的修辭.
一 有關意境和材料的
二 有關語句組織的
三 有關聲韻的
第十九章 目錄學常識
一 目錄學
二 七略和四部
三 注疏和箋注
四 叢書和類書
五 古書體制
第二十章 古書疑義
一 倒文
二 省略
三 複文
四 變文
附錄
古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
說文解字敘
《說文解字敘》補注
“轉注”的幾種解釋
漢字“通用”舉例
經義述聞.通說。無慮
釋 門
《辭通》序‘節錄’
《曹劇論戰》“必以情”說
以四聲區别字類
動字辨音
三十六字母古今讀音對照表
考定《廣韻》獨用同用四聲表
佩文韻府
等韻圖示例
《毛詩古音考>>自序
古韻二十二部與《廣韻》二。六部對應表
論輕唇之音古人讀重唇
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
傳注訓詁例述略
整理後記信息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