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刑事诉讼法学-(第二版)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30407472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7
- 出版时间:2016-07-01
- 条形码:9787304074722 ; 978-7-304-07472-2
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法学(第2版)》是针对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正重新编写而成的。全书由我国著名刑事诉讼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教授任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张品泽副教授协助主编,在《刑事诉讼法学(第2版)》编写过程中,参与了大纲编写与审定会。 《刑事诉讼法学(第2版)》根据国家开发大学人才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结合读者的实际情况,语言力求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准确地阐述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制度、原则与理念,努力做到简洁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目录
**节 诉讼
第二节 刑事诉讼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
第二章 刑事诉讼基本范畴
**节 刑事诉讼基本范畴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诉讼价值
第三节 刑事诉讼目的
第四节 刑事诉讼结构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第三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第四节 依靠群众原则
第五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第六节 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第七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第八节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第九节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第十节 审判公开原则
第十一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第十二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第十三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
第十四节 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第十五节 追究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节 刑事诉讼中的国家专门机关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
第五章 管辖
**节 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职能管辖
第三节 审判管辖
第六章 回避
**节 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回避的种类、理由和对象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第七章 辩护与刑事代理制度
**节 辩护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第八章 刑事证据
**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属性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
第四节 证据规则
第五节 刑事诉讼证明
第九章 强制措施
**节 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拘传
第三节 取保候审
第四节 监视居住
第五节 拘留
第六节 逮捕
第七节 扭送
第十章 期间、送达
**节 期间
第二节 送达
第十一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十二章 立案
**节 立案概述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第四节 立案监督与救济
第十三章 侦查
**节 侦查概述
第二节 侦查行为
第三节 侦查终结
第四节 对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案件的特殊规定
第十四章 公诉
**节 公诉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公诉的程序
第三节 不起诉
第十五章 刑事审判概述
**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和任务
第二节 刑事审判组织
第三节 刑事审判制度
第十六章 **审程序
**节 **审程序概述
第二节 公诉案件的**审程序
第三节 自诉案件的**审程序
第四节 简易程序
第五节 刑事诉讼中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十七章 第二审程序
**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第三节 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第十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
**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死刑复核的程序
第十九章 审判监督程序
**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
第二十章 执行程序
**节 执行概述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程序
第四节 执行中的其他处理
第五节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第二十一章 特别程序
**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节 公诉案件和解程序
第三节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第四节 强制医疗程序
参考文献
节选
《刑事诉讼法学(第2版 附形成性考核册)》: **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和任务 一、刑事审判的概念 刑事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依法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刑事审判包括对刑事案件的审理和裁判两部分内容。其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并听取控辩双方有关法律适用的意见的活动;而“裁判”,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的基础上,依据法律对案件的实体和程序问题做出处理决定的活动。审理是裁判的前提和基础,裁判是审理的结果和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刑事审判的整体。 一刑事审判的任务 《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了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即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刑事审判当然也应以此作为本阶段宏观的任务。但作为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审判具有特定的具体任务。简而言之,审判阶段的具体任务在于,确定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对其应否处以刑罚以及处以何种刑罚。具体来说,我国刑事审判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准确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地惩罚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应当通过控辩双方举证、质证和相互辩论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并在此基础上,适用刑事实体法的规定,对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应当给予何种刑罚处罚,做出准确的认定,使真正的犯罪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第二,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与其他合法权益,尤其是要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刑事诉讼法》第2条已明确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列入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审判作为刑事诉讼*关键的诉讼阶段,理应落实和体现人权保障的要求。其中,核心是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及时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在被告人具备法定条件时,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在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不应偏信控方主张,而要认真听取并合理采纳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主张和意见。 第三,发挥法制宣传教育作用。我国实行审判公开原则,除了少数例外情形,绝大部分刑事案件的审判均采用公开的方式进行。公民可以旁听,新闻媒体可以采访和报道。这不仅将审判置于广泛的监督之下,从社会公众的角度而言,人们也可以借此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接受相关法制教育。这对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法治水平是极为有益的。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64开特种纸 红皮烫金版
¥7.8¥1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7¥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0.9¥28.0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1.6¥38.0 -
民法典
¥20.7¥42.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1.1¥38.0 -
活的法律:那些永恒的法史瞬间
¥15.0¥39.0 -
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陈顾远法律史论集
¥31.8¥4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注释本(第四版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全新修订)
¥34.3¥68.0 -
师范生教育政策与法规
¥13.1¥45.0 -
法律的悖论
¥28.4¥49.8 -
要件审判九步法
¥31.6¥45.0 -
从司法为民到大众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1937-1949)(增订本)
¥32.7¥88.0 -
人人都该懂的法庭科学
¥22.0¥59.9 -
人民法院案例选 2024年 第4辑 总第194辑
¥33.3¥66.0 -
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 社会与女性
¥51.6¥79.0 -
法律的悖论(签章版)
¥32.4¥4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2¥4.0 -
正义的回响
¥33.4¥49.8 -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28辑(2021.4)
¥22.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