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六十年(1956-2016)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六十年(1956-2016)

1星价 ¥37.6 (3.8折)
2星价¥36.6 定价¥9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18769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7cm
  • 页数:492
  • 出版时间:2016-10-01
  • 条形码:9787307187696 ; 978-7-307-18769-6

本书特色

六十年一甲子,弹指一挥问。六十年来,正是几代测绘学科人严谨求实、团结奋进、志存高远、传承创新,成就了今天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突出的特色和优势,确立了学科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也为我国测绘科技进步和测绘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由李建成主编的《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六十年(1956-2016)》为纪念武汉大学测绘学科60周年华诞编写。共分三篇,13个章节编写。**篇为武汉大学测绘学科60年来的发展概述;第二篇为近10年来测绘学科的新进展,该部分主要从办学实体、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展开叙述;第三篇为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六十年纪事。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篇, 13个章节编写。**篇为武汉大学测绘学科60年来的发展概述 ; 第二篇为近10年来测绘学科的新进展, 该部分主要从办学实体、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展开叙述 ; 第三篇为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六十年纪事。

目录

**篇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六十年发展概述 **章 艰苦创业,曲折前进(1955—1984) 1.1 集全国高校测绘学科资源,创建我国**所民用测绘大学 1.2 艰苦奋斗,团结建校,曲折前进 1.3 撤销重建,扭转工作重点 第二章 改革创新,快速发展(1985—2000) 2.1 学校领导调整与院系设置变更 2.2 加强专业改造与建设,优化学科结构 2.3 利用外资加强基地建设 2.3.1 争取外资贷款建设项目 2.3.2 中荷合作建设“城乡测量、规划与管理教育中心” 2.3.3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2.3.4 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2.3.5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建设 2.4 跻身“211工程”,步人国家重点建设行列 2.5 全面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2.6 立足前沿、拓展服务,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2.7 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广泛深入 2.8 探索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办学之路 2.8.1 紧密依托行业是学校发展不竭的力量源泉 2.8.2 坚持国际化办学是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2.8.3 改革创新、勇立潮头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 第三章 抓住机遇,创建一流(2000—2016) 3.1 跨越新世纪,站在新起点 3.2 打造新平台,迎来新机遇 3.2.1 “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武汉地球空间信息类平台建设 3.2.2 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申报 3.2.3 “2011计划”建设项目——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3.2.4 “双一流”建设计划 3.3 付出新努力,取得新成就 3.3.1 人才培养 3.3.2 科学研究 3.3.3 社会服务 3.3.4 国际影响第二篇 近十年主要进展与成就(2006—2016) 第四章 办学实体 4.1 学院(系)、实验室、研究中心简介 4.1.1 测绘学院 4.1.2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4.1.3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4.1.4 印刷与包装系 4.1.5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1.6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1.7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4.2 2006年以来历任党政主要领导 4.2.1 武汉大学校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4.2.2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院(系)党政主要领导 第五章 学科设置 5.1 本科专业设置 5.1.1 测绘学院 5.1.2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5.1.3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5.1.4 印刷与包装系 5.1.5 国际软件学院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5.2 硕士学位授权点 5.2.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5.2.2 摄影测量与遥感 5.2.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5.2.4 固体地球物理学 5.2.5 自然地理学 5.2.6 人文地理学 5.2.7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5.2.8 资源环境监测与规划 5.2.9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2.10 导航制导与控制 5.2.11 轻工技术与工程 5.2.12 制浆与造纸工程(印刷工程) 5.2.13 包装与环境工程 5.2.14 图像传播工程 5.2.15 土地资源管理 5.2.16 计算机应用技术 5.2.17 通信与信息系统 5.2.18 测绘工程(专业学位) 5.2.19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5.2.20 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 5.3 博士学位授权点 5.3.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5.3.2 摄影测量与遥感 5.3.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5.3.4 固体地球物理 5.3.5 通信与信息系统 5.3.6 图像传播工程 5.3.7 材料加工工程 5.4 博士后流动站 5.4.1 测绘科学与技术 5.4.2 地理学 5.4.3 地球物理学 5.4.4 材料加工工程 第六章 师资队伍 6.1 测绘学科相关单位教职工基本情况 6.1.1 测绘学科各单位人员情况 6.1.2 测绘学科各单位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6.2 各类称号专家 6.2.1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6.2.2 “千人计划”入选者 6.2.3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6.2.4 教学名师 6.2.5 科技领军人才 6.2.6 楚天学者 6.2.7 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学者 6.3 教授名单及简介 6.3.1 一级教授 6.3.2 二级教授 6.3.3 三级教授 6.3.4 四级教授(研究员) 6.4 团队 6.4.1 国家创新群体 6.4.2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6.4.3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6.5 出国(境)从事访问学者交流情况(1年及以上) 6.5.1 测绘学院 6.5.2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6.5.3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6.5.4 印刷与包装系 6.5.5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6.5.6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 6.5.7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6.6 博士后 第七章 人才培养 7.1 概述 7.1.1 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 7.1.2 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7.1.3 稳步发展继续教育 7.2 类别及规模 7.2.1 本科生 7.2.2 硕士研究生 7.2.3 博士研究生 7.3 精品课程介绍 7.3.1 国家级精品课程 7.3.2 省部级精品课程 7.4 重点规划教材 7.5 其他优秀教学成果 7.6 学生国际交流情况 7.7 授予国(境)外学生学位情况 7.8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 7.8.1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7.8.2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第八章 科学研究 8.1 概述 8.1.1 大地测量 8.1.2 工程测量 8.1.3 导航与位置服务 8.1.4 航空航天摄影测量 8.1.5 遥感信息处理 8.1.6 地图科学 8.1.7 地理信息系统 8.1.8 3S集成与多媒体通信 8.1.9 海洋测绘 8.1.10 极地测绘 8.1.11 可视化彩色信息再现 8.1.12 智能包装技术 8.1.13 印刷电子与印刷光电技术 8.2 科研项目与获奖 8.2.1 科研项目 8.2.2 获奖项目 8.2.3 国家级科研获奖简介 8.3 授权专利 8.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8.5 出版专著 8.6 社会服务 第九章 国际学术交流 9.1 概述 9.1.1 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9.1.2 国际化人才培养 9.1.3 国际(地区)科学研究合作 9.1.4 推进广泛的国际(地区)学术交流 9.1.5 成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并建立新型国际化合作机制 9.2 国际学术机构和国际学术刊物任职 9.2.1 国际学术机构任职 9.2.2 国际学术刊物任职 9.3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9.4 国内外重要会议特邀、主题报告第三篇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六十年纪事(1955.01—2016.07) 第十章 武汉测量制图学院(1955.01—1958.12) 第十一章 武汉测绘学院(1958.12—1985.09) 第十二章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85.10—2000.07) 第十三章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2000.08—2016.07)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