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811077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8
  • 出版时间:2016-10-01
  • 条形码:9787118110777 ; 978-7-118-11077-7

本书特色

《水下目标跟踪与攻击新理论》对以潜艇攻击为主的水下作战过程中涉及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全书共分10章。第1章研究潜艇鱼雷攻击占位机动方案的确定及演绎推理和模糊推理在潜艇攻击中的运用。第2章提出两种鱼雷武器射击瞄准的新方法,即预定相遇态势二次转角射击方法和可预测弹道目标射击方法。第3章对尾流自导鱼雷特有的极限射距计算问题进行研究。第4章探讨线导鱼雷的几个特殊问题。第5章以新视角研究鱼雷武器射击误差和鱼雷齐射命中间隔。第6章针对水下目标跟踪难题,对纯方位跟踪方法进行新的探索。第7章研究紧急情况下的潜艇攻击方法。第8章就潜艇攻击机动目标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第9章研究多目标战场环境下潜艇实施多目标攻击的方法。第10章对大洋深海特有作战环境下的潜艇鱼雷攻击方法进行探讨。

目录

第1章水下攻击决策
1.1潜艇鱼雷攻击占位机动方案的确定与分析
1.1.1鱼雷射击方式及其对射击阵位的影响
1.1.2转角射击占位方案确定
1.1.3直进射击占位方案确定
1.2演绎推理和模糊推理在潜艇攻击中的运用
1.2.1演绎推理
1.2.2演绎推理在潜艇攻击理论中的运用
1.2.3模糊推理
1.2.4模糊推理在潜艇攻击理论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第2章武器射击瞄准
2.1预定相遇态势的鱼雷射击需求的定性分析
2.1.1相遇态势对鱼雷自导探测能力的影响第1章水下攻击决策 1.1潜艇鱼雷攻击占位机动方案的确定与分析 1.1.1鱼雷射击方式及其对射击阵位的影响 1.1.2转角射击占位方案确定 1.1.3直进射击占位方案确定 1.2演绎推理和模糊推理在潜艇攻击中的运用 1.2.1演绎推理 1.2.2演绎推理在潜艇攻击理论中的运用 1.2.3模糊推理 1.2.4模糊推理在潜艇攻击理论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第2章武器射击瞄准 2.1预定相遇态势的鱼雷射击需求的定性分析 2.1.1相遇态势对鱼雷自导探测能力的影响 2.1.2二次转角射击的需求及使用时机 2.1.3预定相遇态势的选择问题 2.1.4预定相遇态势鱼雷射击在鱼雷武器系统中的应用 2.1.5二次转角射击的解算原理 2.2预定相遇态势的二次转角射击通用模型与算法 2.2.1二次转角射击的输入、输出参数及描述模型 2.2.2射击参数的计算方法 2.2.3直进射击提前角的解析公式 2.2.4公式验证及算法实验 2.2.5平行航向齐射参数的计算 2.3可预测弹道目标的鱼雷射击参数计算方法 2.3.1一般方法 2.3.2理想声自导目标的射击参数计算 2.3.3主要结论与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章尾流自导鱼雷极限射距的计算与分析 3.1单雷射击极限射距的计算与分析 3.1.1直航鱼雷的极限射距 3.1.2尾流自导鱼雷极限射距的计算 3.1.3影响尾流自导鱼雷极限射距的因素分析 3.1.4尾流自导鱼雷的极限射距圆 3.1.5尾流自导鱼雷的射击参数的选择 3.2齐射极限射距的确定 3.2.1鱼雷武器的齐射 3.2.2尾流自导鱼雷齐射极限射距的确定 3.3考虑进入角限制的确定极限射距方法 3.3.1进入角的限制 3.3.2鱼雷航迹规划方案 3.3.3考虑进入角时的尾流自导鱼雷极限射距的计算 参考文献 第4章线导鱼雷导引与极限射距计算 4.1现在方位导引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4.1.1现在方位导引法原理 4.1.2现在方位导引法应用于线导加尾流自导模式存在的问题 4.2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导引方法 4.2.1过去方位导引法 4.2.2保持距离导引法 4.3线导鱼雷通用导引模型及数值分析 4.3.1关于导引规则的约定 4.3.2线导运动的一般数学描述模型 4.3.3声速为有限值及观测误差条件下公式的验证 4.3.4导引点及导引线的选取及作用 4.3.5主要结论与问题 4.4一种计算线导鱼雷极限射距的近似解析方法 4.4.1关于线导鱼雷导引方式的假设 4.4.2鱼雷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 4.4.3极限射距的计算公式 参考文献 第5章射击误差分析及武器齐射原理 5.1鱼雷射击的随机误差分析的几个问题 5.1.1直进射击的原理与随机观测误差 5.1.2鱼雷命中目标的条件及其概率 5.1.3概率的计算 5.1.4关于正态向量一般二次函数的性质 5.1.5计算概率的数值实验及结论 5.2基于观测值或真值计算的概率的不同 5.2.1一个假想的鱼雷射击问题的命中条件 5.2.2关于观测误差随机性的假设及其实质 5.2.3不同已知条件的作用 5.2.4主观概率的计算与实验 5.2.5主要结论及问题 5.3直航雷齐射命中间隔的计算与分析 5.3.1鱼雷命中间隔的计算 5.3.2鱼雷命中间隔的分析 5.3.3逆序发射时鱼雷命中间隔的一种特殊现象 参考文献 第6章水下目标跟踪 6.1一般纯方位目标跟踪系统可观测的必要条件 6.1.1目标和观测者的一般运动模型 6.1.2可观测性分析 6.1.3一些进一步的说明 6.2声速有限条件下的纯方位方法 6.2.1等速直航目标可被观测的方位真值的规律及运动要素的可观测性 6.2.2假设平均声速为常数的目标运动要素估计 6.2.3运动要素的估计的经典方法 6.2.4给定观测站机动方式下的目标运动要素估计的数值实验 6.2.5简单结论及问题 6.3有限声速的纯方位算法探讨 6.3.1关于纯方位目标运动要素估计的描述 6.3.2目标函数的梯度及Hessian矩阵的解析公式 6.3.3搜索目标函数*小值点的方法 6.3.4给定观测站机动方式下的算法实验 6.3.5简单结论及问题 6.4目标运动要素稳定性的图形表达探讨 6.4.1关于单站纯方位方法的假设 6.4.2关于目标与潜艇机动的假设 6.4.3目标运动要素稳定性的图形表达 6.5有限声速的纯方位匀变速目标运动分析 6.5.1可被观测的方位真值的规律及目标运动分析 6.5.2认为声速无限对应的不变深运动目标的要素的估计 6.5.3匀变速变深运动目标运动要素估计数值实验 6.5.4基本结论与问题 参考文献 第7章紧急攻击 7.1潜艇正常攻击与紧急攻击 7.1.1正常攻击 7.1.2紧急攻击 7.2紧急攻击方式的使用时机 7.3潜艇攻击的反应时间 7.4目标运动参数的快速获取与利用 7.4.1目标运动参数快速获取的手段 7.4.2快速获取的目标运动参数的利用 7.5紧急攻击条件下的潜艇机动 7.6潜艇紧急攻击武器选择 7.7潜艇紧急攻击模式 7.7.1专用武器紧急发射模式 7.7.2利用指控系统联机控制武器发射 7.7.3利用武器发控仪控制武器发射 7.8紧急攻击条件下的武器射击 7.8.1鱼雷武器射击 7.8.2导弹武器射击 7.9对潜紧急攻击 7.9.1对潜攻击特点 7.9.2对潜紧急攻击基本方法 7.9.3攻潜武器 7.9.4攻潜鱼雷射击 7.10潜艇紧急攻击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8章机动目标攻击 8.1机动目标与机动目标跟踪 8.1.1机动目标 8.1.2目标机动的原因 8.1.3机动目标跟踪 8.2目标机动的判断 8.2.1目标机动的可判断性问题 8.2.2判断目标机动的基本原理 8.2.3目标机动的判断手段 8.3发现目标机动后的处理 8.4判断目标机动后的决策 8.5机动目标的攻击方式和武器射击方式 8.5.1攻击方式 8.5.2武器射击方式 8.6机动目标攻击武器选择和使用原则 8.6.1武器选择原则 8.6.2武器使用的有关问题 8.7射击阵位与占位机动 8.8机动目标攻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8.9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对相关装备发展提出的要求 8.9.1机动目标感知与跟踪的需求 8.9.2机动目标攻击的需求 8.9.3系统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9章多目标攻击 9.1多目标态势的类型 9.2多目标态势感知和判断 9.2.1通过艇载传感器感知 9.2.2通过外部信息感知 9.2.3多目标态势感知和判断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9.3多目标跟踪 9.4攻击目标选择 9.5多目标攻击的类型 9.6射击阵位及潜艇占位机动 9.6.1编队多目标攻击的占位 9.6.2一般多目标攻击的占位 9.7武器选择的原则 9.8武器瞄准射击方法 9.9多目标攻击武器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9.9.1使用线导鱼雷攻击多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9.9.2使用尾流自导鱼雷攻击多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9.9.3使用声自导鱼雷攻击多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9.9.4使用反舰导弹攻击多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9.10潜艇攻击多目标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第10章大洋环境下的鱼雷攻击 10.1大洋潜艇攻击的特点 10.2大洋攻击与近海攻击的差别 10.3大洋攻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10.4潜艇大洋鱼雷攻击方式 10.5潜艇大洋鱼雷攻击流程和关键环节 10.5.1潜艇大洋鱼雷攻击的基本流程 10.5.2潜艇大洋鱼雷攻击的关键环节 10.6目标运动要素测定方法 10.6.1大洋测定要素的特殊性 10.6.2大洋测定要素的对策建议 10.7初始概略敌我态势判断方法 10.7.1大洋判初始态势的特殊性 10.7.2大洋判初始态势的对策建议 10.8接敌机动方法 10.8.1说明 10.8.2大洋接敌机动的对策建议 10.9射击阵位选择和占位机动方法 10.9.1说明 10.9.2大洋阵位选择和占位机动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信息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