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01624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97
  • 出版时间:2016-11-01
  • 条形码:9787519016241 ; 978-7-5190-1624-1

本书特色

由张启丰、曾建凯著的《王安祈评传/中国艺术家评传》选择在各艺术门类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影响深远、德艺双馨的艺术名家,为其撰评传。同时抢救性地寻访高龄的艺术名家,记录其个人口述艺术史,传承其服务人民的文艺观、关学观和创作观。评传既写传主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艺术作品等;又写后人对传主的艺德艺品、学养涵养、艺术观和方法论的理解与评价;同时站在当今时代精神的高度,把握传主的艺术思想,研究和继承其艺术精华和底蕴。《王安祈评传/中国艺术家评传》全面系统地评析王安祈的从艺经历、经典作品和艺术思想等,重点剖析艺术家们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同时力求从艺术评述的角度,建构中国艺术发展史的理论体系,体现中华艺术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剧场里*小的观众、戏曲研究生、初纨编剧之笔, 兼跨传统与创新、编剧是给演员的一封情书、戏曲研究、评论、教学、艺术总监的理念: 现代化、文学性等。

目录

**章 剧场里*小的观众第二章 戏曲研究生第三章 初执编剧之笔,兼跨传统与创新第四章 编剧是给演员的一封情书第五章 戏曲研究、评论、教学第六章 艺术总监的理念:现代化、文学性第七章 老戏新生命第八章 人生风景第九章 编剧之笔的转折:从给演员的情书到自我对话第十章 台湾新京剧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启丰,工京剧老生,文学博士、教授、一级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78年入中国戏曲学校,1985年保送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1988年留校任教,198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课程班结业,2000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201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戏曲社会学方向博士毕业。曾分别担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青研班”、成人教育部、研究生部及科研与研究生工作处副主任,负责教学、行政。现任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党总支书记。2005-2010年任首届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戏曲组组长。是教育部制定在职与全日制《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参与者和《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戏曲领域)》的执笔人。先后于1992年、2001年获文化部表演奖。主要研究方向:戏曲表、导演创作及理论、戏曲教育。发表论文有:《厘清概念、框定范畴——关于构建京剧表演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民俗的戏曲艺术》、《继承与创新:推动戏曲艺术发展的科学态度简论》、《谈戏曲的角色创造——如何把“心象”转化为“形象”》、 《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启示——浅析戏曲表演程式的结构》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