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语.建构与认同:少数民族新闻研究

话语.建构与认同:少数民族新闻研究

1星价 ¥41.8 (5.5折)
2星价¥41.8 定价¥7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8973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4
  • 出版时间:2016-09-01
  • 条形码:9787516189733 ; 978-7-5161-8973-3

内容简介

  《话语、建构与认同:少数民族新闻研究》主要探讨了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开始向“大众化”话语转型,1991年至2000年多类别多语种系统化的话语载体繁荣发展,“经济话语”鲜明地成为新闻报道的显著指向。2001至2009年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传播理念日益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话语类型体现为超文本特征。大概在2010年之后进入“微传播”时期,聚合话语理念包括主题建构、情感交际、参考评述、身份认同等各个层面,话语类型向多模态和更为亲切融合的语态方向转变。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功能和传播价值不断凸显,面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事件表现出全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国家话语,社会稳定时期表现少数民族谋求发展的自省式话语,作为传播策略吸引受众的娱乐消遣话语等。它与国家主导的民族主义,不同地域的民族主义,国际分裂民族主义等社会力量冲击博弈,越来越多地显现国家传播以及不断深入大众生活的双重话语特征。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传播效果重在异质融合,以社会文化认同作为出发点,扩大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叠区域,是有效构建国家认同至高目标的重要途径。

目录

绪论

**章 话语及新闻话语溯源
**节 话语的概念与研究路径
第二节 话语分析的阶段与流派
第三节 新闻话语分析的概观

第二章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理论向度
**节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微观向度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宏观向度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研究的视角

第三章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规范和多元化时期(1978-2000)
**节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规范治理时期(1978-1990)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多元化时期(1991-2000)

第四章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网络化和“微传播”时期(2001-2014)
**节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网络化时期(2001-2009)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微传播”时期(2010-2014)

第五章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文本分析
**节 《中国民族》杂志的新闻议题
第二节 《中国民族》杂志话语行为与分类
第三节 《中国民族》杂志话语的意义建构

第六章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与国家认同间距反思
**节 新闻文本间距的形成
第二节 语境与少数民族新闻文本间距
第三节 国家认同层面的间距反思

第七章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创建认同策略
**节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共义”空间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媒介记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话语、建构与认同:少数民族新闻研究》: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不仅是反映族群特定文化特征的符号系统,而且体现了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新闻媒介活动,它所涵括的丰富内容包含一个国家内部的主体民族如何观察少数民族,如何看待少数民族的过去、当今以及未来发展,怎样建构不同民族对于国家认同的归属感。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作为一种共享的符号体系,具有塑造公众思维和社会秩序的巨大力量,传播国家政治行为理念的同时也在规范公众的行为。“国家认同是以个体的心理认知和判断为基础,通过个体自身的行为以及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实现对国家共同体的归属和忠诚过程。”①全球化时代公民的国家认同,不再体现为既定国民身份的归属感,而是需要一定公民意识的支撑,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社会意义使人们的思想文化超越地域、族群的限制,是不同民族形成国家认同的重要中介机制,它通过一定规则的符号表达体系及其意义的建构作用,影响或者改变不同群体的身份边界,有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和拓展公共领域的形成,形成了少数民族关于国家认同的建构和变化机制。  换个角度来看,少数民族与其自身的认同存在更为紧密的关系,每一个民族作为共同体的形成、生存与发展,除了具有血缘、肤色等亲缘特征,更重要的是共享语言、习俗、宗教在内的一系列信念,这是一种类似于黏合剂的价值聚拢机制,这就意味着在不同族群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中,对一些主流叙述达成一致共识存在诸多中介因素。因此,要理解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对于国家认同的真正影响,就需要准确地认识在人类社会结构中认同构建的序列组合过程。  划分少数民族群体的认同结构,“**个序列是层级结构,体现为家庭、社区、地域、族群和国家认同的依次排列过程;第二个序列是文化结构,体现为语言、宗教、传统、习俗、道德认同的依次排列,它们共同构成了少数民族的认同序列”。具体而言,少数民族的认同序列依次被排列为以下四种形式:**,包括家庭和家族范畴内的心理认同;第二,包括生活地理范畴的地域认同;第三,以族群认同表现出来的集体认同;第四,实现国家整合与稳定保障的国家认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实际上就是协调上述四种认同序列的有机协调,但是在实现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的有机排列中,仅仅依靠自然而然的控制是难以起效的,必须借助外在的“硬性”和“软性”刚柔相济的力量,少数民族新闻话语主要从文化结构的层面保证少数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反映现代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的重要进程,成为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社会“柔性”控制的重要机制,是少数民族群体的传统性、地域性与国家治理之间整合与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全球化时代公民的国家认同不再是与生俱来和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国家制度、公民教育、文化战略等社会各方面不断培养和稳固,建设一个公平民主和谐的社会,新闻传媒是促进公民共同感和国家认同形成的重要平台,在积极强化现代公民国家认同感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作者简介

  李欣,新闻学博士、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讲《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经典理论导读》《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课程。主持并参与完成国家民委和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影视、少数民族新闻学等领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