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95177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313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562951773 ; 978-7-5629-5177-3

本书特色

孙素群主编的《食品毒理学(第2版)》以实用 性为原则,介绍了毒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常见 毒物的知识。全书共分为两篇:**篇“基础毒理学 ”部分包括毒理学的基本概念、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 转运与转化、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及毒理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第二篇“食品中常见毒性物 质的分析”部分包括动物毒素、植物毒素、微生物毒 素、工业污染物、农药残留、食品加工与贮藏中产生 的毒性物质等内容。各章前面安排有“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后面设计有“案例分析”、“本章小 结”、“复习思考题”,便于教学。
本书适合于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的学生使用,也 可供从事食品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控制、储存、 销售等环节和岗位的专业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其他相 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或职工培训材料,还适合于关心 食品安全的普通读者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毒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常见毒物的知识。全书共分为两篇: **篇“基础毒理学”部分包括毒理学的基本概念、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转运与转化、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及毒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 第二篇“食品中常见毒性物质的分析”部分包括动物毒素、

目录

绪论一、毒理学的起源与食品毒理学科的来源二、食品毒理学的内容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食品毒理学的任务四、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五、我国食品毒理学的发展史六、食品毒理学与食品安全性**篇 基础毒理学 **章 毒理学的基本概念**节 毒物、毒性与毒作用一、毒物及其分类二、毒性及其分级三、毒作用及其分类四、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五、毒效应谱六、靶器官七、生物学标志第二节 剂量、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一、剂量二、量反应与质反应三、剂量—反应关系第三节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一、致死剂量二、阈剂量三、*大无作用剂量四、毒作用带第四节 安全限值一、每日允许摄入量二、*高容许残留量三、*高容许浓度四、阈限值五、参考剂量本章小结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转运与转化**节 生物膜与生物膜转运一、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与流动性二、被动转运三、主动转运四、膜动转运第二节 吸收一、经消化道吸收二、经呼吸道吸收三、经皮肤吸收四、经其他途径吸收第三节 分布一、初始分布与再分布二、毒物在体内的贮存库三、机体的屏障作用第四节 排泄一、经肾脏排泄二、经肝—胆排泄三、经肺与其他途径排泄第五节 生物转化一、生物转化的概念和意义二、生物转化的器官和代谢酶三、生物转化的过程四、影响生物转化过程的因素本章小结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节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内容及选用原则一、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内容二、对不同受试物选择毒性试验的原则第二节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试验方法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遗传毒性试验…… 第四章 食品毒理学实训第二篇 食品中常见毒性物质的分析 第五章 动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第六章 植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第七章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 第八章 食品中的工业污染物 第九章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第十章 食品加工、贮藏中产生的毒性物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