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晏清哲学文集:第六卷:下:社会哲学研究

陈晏清哲学文集:第六卷:下:社会哲学研究

1星价 ¥64.8 (7.2折)
2星价¥64.8 定价¥9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005360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54页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310053605 ; 978-7-310-05360-5

本书特色

  编写《当代中国社会哲学》-书是哲学教育改革提出的任务,它的目的是建设一门课程,而不是建设一个学科。《南开百年学术文库 陈晏清哲学文集(第六卷):社会哲学研究(下)》所力求达到的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整体性认识固然也是一种哲学的认识,但只是运用原来的哲学教科书的理论原理提供的观念框架去解释当今的社会生活。这时尚未明确社会哲学的学科规定,当然也就尚未建立起社会哲学的独自的理论和方法,尚不具备社会哲学的学术自觉。
  这《南开百年学术文库 陈晏清哲学文集(第六卷):社会哲学研究(下)》出版之后,即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哲学状况,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内外部条件等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苏联和东欧的巨变;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化;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明确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后,中国社会加快进入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的社会转型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的研究渐进尾声,这一研究固然取得了不可忽视的重要成果,但并未能使哲学走出困局,等等。这种种情况表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论在研究内容、研究方式或研究取向等诸方面都在酝酿着历史性的重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不能再把社会哲学仅仅作为一门课程去看待,而是要从学科角度去关注了。
  但当我们把社会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去对待,企图建立社会哲学的学科时,却是障碍多多,“和者甚寡”。在我国学界曾存在一种看法,即认为历史唯物论就是社会哲学,没有必要在历史唯物论之外再建立什么社会哲学。可这种看法实在是一种误识。在历史唯物论的创始人马克思那里,社会哲学就是可以且应当区别于历史唯物论的,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是明显地存在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这两个哲学维度的。历史哲学的维度即一般历史观的维度,它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揭示人类历史的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唯物史观就是这种历史哲学的维度。而社会哲学的维度则是直接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的维度,它从具体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切入,研究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过程。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的许多重要内容,都需要从社会哲学的维度去把握,否则会造成不可容忍的误解。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这两个哲学维度的关系,在马克思那里,实质上就是唯物史观与现实历史的关系。明确这两个哲学维度的区别和联系,是我们在社会哲学研究中取得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进步,这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找到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找到了基本的研究方法。
  社会哲学是对于人们现实社会生活过程的关注和研究,这说的仍是关于社会哲学的一般规定。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过程是一个异常庞大和复杂的社会生活体系,因此,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否则研究工作便无从下手。而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归根到底是由研究者身处其中的社会实践背景所限定的。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的社会转型时期。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九章, 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化: 不可抗拒的历史进程 ; 市场经济: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 ; 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化进程 ;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等。

目录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
导论
一、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要求更高的理论自觉
二、中国社会哲学的首要的理论任务
三、社会哲学的理论和方法
四、社会哲学和终极关怀

**章 现代化:不可抗拒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据
二、传统社会及其基本特征
三、现代社会及其基本特征
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二章 市场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一、市场经济所引起的社会生活的革命性变化
三、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问题
四、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努力

第三章 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
一、市场经济必然造就市民社会
二、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
三、市民社会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化进程
一、政治的基本功能与基本运作方式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运作方式的历史性过渡
三、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化的内在相关性
四、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第五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文化的一般功能与结构
一、文化运作方式的转变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第六章 市场经济与道德转型
一、道德的层次结构与一般功能
二、非市场经济的道德运作方式
三、市场经济所导致的道德运作方式的变迁
四、伦理重建如何可能
五、伦理重建的可能之路

第七章 转型社会的信仰重建
一、信仰及其文化内涵
二、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信仰危机
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信仰重建

第八章 现代化的代价
一、市场经济与代价问题的凸现
二、代价的含义及其本质
三、社会转型的模式代价和过程代价
四、代价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五、代价意识与中国的现代化

第九章 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
一、社会结构与社会控制
二、转型社会的控制状态
三、转型社会控制的主要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