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道之要:社会矛盾十二讲:twelve lectures on social contradictions

治道之要:社会矛盾十二讲:twelve lectures on social contradictions

1星价 ¥10.7 (4.1折)
2星价¥10.7 定价¥2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90982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07页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209098236 ; 978-7-209-09823-6

本书特色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通俗理论读物。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发展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能否正确认识并有效化解诸多社会矛盾,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与进度。吴忠民著的《治道之要(社会矛盾十二讲)》从理论和通俗的角度入手,建构起完整的社会矛盾理论体系,全方位剖析社会矛盾问题。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社会矛盾的概念、类型和普遍规律,并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对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成因与特殊规律、中西传统社会的社会矛盾比较及现阶段贫富矛盾、劳资矛盾等典型社会矛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积极有效应对思路,引领政策制定者和大众舆论正确认识和化解社会矛盾问题,为全面深化改革排除险阻。

内容简介

本书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通俗理论读物。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发展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能否正确认识并有效化解诸多社会矛盾,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与进度。本书从理论和通俗的角度入手,建构起完整的社会矛盾理论体系,全方位剖析社会矛盾问题。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社会矛盾的概念、类型和普遍规律,并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对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成因与特殊规律、中西传统社会的社会矛盾比较及现阶段贫富矛盾、劳资矛盾等典型社会矛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积极有效应对思路,引领政策制定者和大众舆论正确认识和化解社会矛盾问题,为全面深化改革排除险阻。

目录

**讲 并非社会中的所有矛盾都是社会矛盾 一、宏观层面及微观层面上的社会矛盾概念 二、中观层面上的社会矛盾概念 三、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及社会运动的区别 四、社会骚乱与社会动荡的差别 五、结论 第二讲 非物质利益因素对社会矛盾的重要影响 一、非物质利益因素界定 二、非物质利益因素对社会矛盾加重与否的双重效应 三、极端精神因素对激烈社会矛盾的催生效应 第三讲 社会力量对比结构对社会矛盾的重要影响 一、抗争方具体情形对社会矛盾的影响 二、统治方具体情形对社会矛盾的影响 三、中间方具体情形对社会矛盾的影响 四、社会矛盾相关方力量强弱的具体对比及其他影响因素 第四讲 社会矛盾倒逼社会发展 一、社会矛盾对社会发展具有双重功能 二、社会矛盾倒逼社会发展 三、社会矛盾倒逼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五讲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矛盾特征比较 一、社会矛盾出现的概率有明显差别 二、社会矛盾的基本根源很不相同 三、严重的社会矛盾的表现方式明显不同 四、社会矛盾的化解能力差别很大 第六讲 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 一、民生需求甚于政治诉求 二、官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三、个案问题容易演化成整体化的矛盾 四、诉求方式相对温和 五、解决社会矛盾易陷入两难境地 六、社会矛盾的生长空间很大 第七讲 中国现阶段官民矛盾的主要特征 一、官民矛盾在各种社会矛盾中居重要位置 二、官民矛盾由上到下渐次递增 三、部分官民纠纷冲突属于迁怒型的社会矛盾 四、官民矛盾有固化的迹象 五、官民矛盾缺乏制度化的吸纳消解机制 六、官民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的社会矛盾 第八讲 中国现阶段贫富矛盾的主要特征 一、贫富矛盾的核心在于社会结构层面上的矛盾问题 二、政府没能切实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 三、中国民众更加在意贫富差距问题 四、贫富矛盾问题的负面影响广泛而深远 五、贫富矛盾的演化到了重要的临界点 第九讲 中国现阶段劳资矛盾的主要特征 一、劳资博弈陷入制度性困境 二、劳资双方的不对称博弈 三、劳动者的利益诉求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 四、劳动者的利益诉求以相对温和方式为主 第十讲 网络时代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 一、平等与不平等现象的同时催生 二、网络对社会矛盾的助推 三、网络社会矛盾的放大效应明显 四、网络对缓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功能 五、余论 第十一讲 中国中近期社会动荡的可能性问题 一、社会动荡的催生变量 二、社会整合状况 三、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四、民众的基本生存状况 第十二讲 积极有效地应对社会矛盾 一、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 二、积极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 三、努力改善民生 四、大力发展社会组织 五、积极开发中国应对社会矛盾的独特优势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忠民,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科社教研部副主任。1959年出生于青岛市。1982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1985年硕士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胡滨教授)。1985年起在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88年被破格聘为副教授;1992年又被破格聘为教授。1995年起,任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等职。2000年调至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工作,曾任社会学教研室主任,现为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科社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997),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5)。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公正研究、社会发展研究、社会矛盾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社会学研究》《哲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独立撰写)20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等重要报纸发表文章100余篇。独立撰写的著作有:《社会公正论》《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社会发展论》等。其研究成果有着很高的引用率和转载率。其独立撰写的成果曾获第1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2007)、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工程奖(2013)、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994)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