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短相形:中国水彩艺术论文集

长短相形:中国水彩艺术论文集

1星价 ¥115.2 (6.4折)
2星价¥115.2 定价¥1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31343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06页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550313439 ; 978-7-5503-1343-9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历史、论述和我见三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隔“水”观画 ; 从“水彩”到“中国水彩” —— 写在“百年华彩 —— 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开展之际” ; 对水彩画观念史的思考 ; 东方水彩的轮廓等。

目录

前言
长短相形
历史
隔“水”观画
从“水彩”到“中国水彩”一写在“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开展之际”
对水彩画观念史的思考
东方水彩的轮廓
水色百年瞻望
简论英国近代水彩的崛起
写实是一种态度——新写实主义视野中的百年中国水彩画

论述
新异视觉感知的探寻-2015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诠释的绘画当代性
伟大独特之精神,坚贞热烈之怀抱
米罗的超现实诗画与图像学分析
水彩画色彩教学的思考
水彩当随时代——对广州美术学院水彩专业建设的思考
对当代水彩画基础教学的思考
王维新绘画之义涵——一个有关中国西画现代性生成的个案分析
形是一切——王肇民艺术论
精神的铸塑——从“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观照中国水彩画的自觉

我见
异彩纷呈
精神的光感——赵云龙、王家增、周刚作品中的低视角度
关于中国水彩画的思考杂记
把艺术当成一种信仰
水彩绘画的新规范
绘画生殖观——水彩个案研究之一
说三道四谈水彩
似与不似之间——漫谈似象式水彩画创作
展开全部

节选

  《长短相形:中国水彩艺术论文集》:  (一)  我的一位朋友说:水彩画姓“水”。  如果把水彩画界定义为以水溶性颜料为主要表现材料的画种,那么水彩画的界域无疑是十分宽广的。现如今初学画者无不是通过水彩画来叩响色彩学习之门的。我们这一代艺术工作者无论今天从事何种门类的创作,*初都画过水彩水粉画,甚至很多成熟的艺术家都习惯以水性的材料来作为记录生活、研究创作的*简易和基本的手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水彩工具的方便性和过程展示的特点,使水彩画成为了艺术家们常常用以自我修持的重要的“内家功夫”,是他们在“看”的过程中悟道求真的基本方式之一。  显然,今天的水彩画创作不仅指这种“内家功夫”,更重要的是旨在振兴以水性颜料和技法为终极表现形式并充分体现其特性的创作。在这里,首先重视的是“水”的物性:水的流变、水的滋润、水的柔美、水的清丽,并且由此指向水的精神性,一方面与中国水墨画的淋漓酣畅的气韵相通,在民族独特的“水”性精神中寻找融变的可能: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的道途上俯拾大自然的风采,不断开启新的界域。水在技艺和精神两个向度上都如此重要,理所当然地成为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无可替换的舟筏。“风筝不断线”,水彩画飞得再远,那永远不断的命脉就是“水”。  反其道而行的大有人在。在水彩画创作的行列中,有相当一部分作者采用了水与“非水”、“溶”与“不溶”之间的特殊效果,来营造“水”“色”交融的特色形态。这种综合材料的介入,一方面拓展了水彩画的表现世界,另一方面又为水彩画带来异化的忧患。事实上,大多数水彩艺术家都正是在一定的认同尺度之内,来苦心经营着自我拓展的天地的。  (二)  在这样的景况之下,有一些水彩画家总是苦于保留着什么,精心地去证明什么,甚至急于去划分一个圈子,界定水彩画的纯粹性。于是语言的证明、技艺的证明、身份的证明被无端夸大,而艺术更为深邃而本质的内涵却迷失在种类的分野之中。  艺术是什么7这是个提出过干百遍的问题。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用德文和中文做过一个精致的回答:machtsichtbar,使流变的被确定,使看不见的被看见。比如凡·高笔下那旋转突兀的世界,又如我们所熟悉的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如果我们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之中,会看见什么7反映西藏生活的画有许多,差别在哪里7大家同样生活在阳光下,有几个揭示了人性的光芒。透过画家的“看”,那境域与现实世界不同。在陈丹青的西藏组画里,不仅看到了原始和朴素,而且看到了原始和朴素后面的人的生存本性,看到这种生存本性中悠远的沉寂和自如的麻木。在凡·高的笔下,看到日常普通人作为人的一种原型所拥有的深刻的悲悯和焦虑,看到凡·高疯狂笔触、燃烧色彩包裹着的痈切的爱心。艺术使我们看见,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相的一种实在,在这个实在里有理性的深刻,有美的感悟,有每个人的那个存有世界的呼唤。  有人说水彩画是一个小画种。如果我们在画一朵花,一个瓶子的时候,能够画出默兰迪那种隽远的恒定时空,画出凡·高那农妇之鞋的丰实的存在世界,呈现出更为贴近生存本相的一种状态,又有谁还敢轻言小觑呢?画种无大小,重在绘画本身。差的画家无法表现对象,好的画家能够表现对象,伟大的画家则在表现出对象的同时让人们看到自己的生存状态并为之感动。  (三)  据说老北京天桥把式中,有一类独特的驯鹰人。驯鹰之前,养饱吃足,与鹰对视,有时相峙一、二日之久,直至把鹰“盯”得底下头去。如果这中间驯鹰人移目旁视,那鹰就再驯不成了。这件事对于我们在创作的道途上如何把持方向、去蔽求真,可有启示?  诚然,技巧是要讲的,语言的特性必须重视,但是我们更提倡从语言发生的根源之处来把握领悟的方向。这个根源之处在于人与世界不可分的根本状态,在于精神与自然相即相忘,互为开启的过程中去蔽求真的思想。在语言的修炼过程中,*重要的一对特质是发现与存疑。这是一对孪生的思维品质,酿造了人类无数次创作和超越:也正是这对基本品质,使我们的修艺过程能够不断面对“是这样的吗?”的诘问,而得以“批判地进行着”,能够努力在创造的道途上倾听存有世界的呼唤而渐行渐远。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