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2404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60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117240413 ; 978-7-117-24041-3

本书特色

本书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之一。以加强中医药类研究生临床能力(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的培养、突出传承,坚持创新为宗旨。本教材分为总论、上篇、中篇、下篇,21个专论,力求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总论部分有中医诊断理论形成发展,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中医诊断理论思维与创新发展;上篇为诊法专论,主要有望神专论、色诊专论、舌诊专论、闻诊专论、问诊专论、脉诊专论、特色诊法专论、诊法合参专论;中篇为辨证专论,主要有辨证方法专论、证素辨证专论、微观辨证专论、计量诊断与计算机辨证专论、病证诊断专论、鉴别诊断专论、误诊专论;下篇为科研专论,主要有中医诊断标准专论、科研选题专论、文献研究方法专论、临床研究方法专论、实验研究方法专论、信息技术研究方法专论等。本教材是在30多年中医诊断研究生培养经验基础上凝炼而成的*版研究生教材,富有开创性。

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将以加强中医药类研究生临床能力(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的培养、突出传承,坚持创新,着眼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挖掘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正确引导研究生形成严谨的科研思维方式和严肃认真的求学态度为宗旨

目录

总论**节 中医诊断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启迪一、中医诊断理论的形成二、中医诊断理论的发展三、中医诊断学发展历史的启迪第二节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一、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第三节 中医诊断的理论思维一、整体思维二、辨证思维第四节 中医诊断的理论创新与发展一、理论体系创新二、人体状态辨识 上篇 诊法专论**章 望神专论**节 概述一、基本概念二、发展沿革第二节 望神的特色内容一、基本原理二、主要内容三、临床意义第三节 望神的临床应用一、关于“以神会神”、“一会即觉”二、关于神与情志活动三、关于假神与病情好转四、关于神志失常与失神五、关于癫、狂、痫证第四节 望神的现代研究一、临床研究二、实验研究第二章 色诊专论**节 概述一、基本概念二、发展沿革第二节 色诊的特色内容一、基本原理二、主要内容第三节 色诊的临床应用一、判断精气盛衰二、辨病位病性三、分析病证变化四、推断轻重预后第四节 色诊的现代研究一、面色形成的机理研究二、色诊客观化研究三、色诊的研究展望第三章 舌诊专论**节 概述一、基本概念二、发展沿革第二节 舌诊的特色内容一、舌诊的原理二、舌诊的内容第三节 舌诊的临床应用一、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二、舌诊的临床意义三、舌诊的临床应用第四节 舌诊的现代研究一、舌象形成机理研究二、舌诊客观化识别技术…… 第四章 闻诊专论第五章 问诊专论第六章 脉诊专论第七章 特色诊法专论第八章 诊法合参专论中篇 辨证专论第九章 中医辨证方法专论第十章 证素辨证专论第十一章 微观辨证专论第十二章 计量诊断与计算机辨证专论第十三章 病证诊断专论第十四章 中医鉴别诊断专论第十五章 误诊专论下篇 中医诊断学科研思路与方法第十六章 中医诊断标准专论第十七章 中医诊断学科研选题专论第十八章 中医诊断学文献研究方法第十九章 临床研究方法专论第二十章 实验研究方法专论第二十一章 信息技术研究方法专论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