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2968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122296887 ; 978-7-122-29688-7

本书特色

《工业分析》一书共分十章,主要介绍了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水质分析、煤和焦炭分析、硅酸盐分析、钢铁分析、肥料分析、气体分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农药分析、物理常数和物理性能的测定等内容。每章的开始都有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明确各章节的学习重点和目标;在各章节之后都有相应的习题,以便测试学习的效果及掌握情况。对本书的实验内容(能力模块)均采用*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并作了详细的介绍,方便读者的学习和应用。

内容简介

《工业分析》第三版教材结合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修改与完善,内容适用,便于学生学习和企业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本书常用符号的意义及单位1

绪论2

一、工业分析的任务2

二、工业分析的特点2

三、工业分析方法的分类3

四、工业分析方法的标准化3

五、标准物质7

六、工业分析工作者的基本素质9

习题9

**章样品的采取和制备10

**节概述10

一、采样的基本术语10

二、采样的目的11

三、工业物料的分类11

四、采样技术12

五、采样记录和采样安全12

第二节固体试样的采取和制备13

一、采样工具13

二、采样程序(方案的制订)14

三、样品的制备与保存15

四、固体采样实例——商品煤样的采取方法16

第三节液体试样的采集和制备18

一、采样工具18

二、一般液体样品的采集18

三、特殊性质的液体样品的采集20

四、试样的制备21

五、采样注意事项21

六、液体样品采样实例——工业过氧化氢采样21

第四节气体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1

一、采样设备21

二、采样类型23

三、采样方法23

习题23

第二章水质分析25

**节概述25

一、水的分类及其所含杂质25

二、水质标准25

三、水试样的采集28

第二节工业用水分析31

一、pH的测定31

二、碱度的测定31

三、酸度的测定32

四、硬度的测定32

五、总铁含量的测定33

六、氯含量的测定34

七、硫酸盐的测定35

八、水中溶解氧的测定35

阅读材料水质分析仪37

习题38

第三章煤和焦炭分析39

**节概述39

一、煤和焦炭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重要性质39

二、煤的分析方法40

第二节煤试样的制备方法40

一、制样总则40

二、制样用品40

三、煤样的制备41

第三节煤的工业分析43

一、煤中水分的测定44

二、灰分的测定47

三、挥发分的测定48

四、煤中固定碳含量的计算49

五、各种基准的换算50

第四节煤的元素分析50

一、碳和氢的测定50

二、氮的测定55

三、氧的计算57

四、结果换算57

第五节煤中全硫的测定57

一、艾氏卡法57

二、库仑滴定法58

三、高温燃烧-酸碱滴定法59

第六节煤的发热量的测定61

一、发热量的表示方法61

二、发热量的测定方法——氧弹式量热计法62

三、发热量的计算方法63

阅读材料全自动工业分析仪和微机量热仪63

习题65

第四章硅酸盐分析66

**节概述66

一、硅酸盐的种类、组成和分析意义67

二、硅酸盐试样的准备和分解69

第二节硅酸盐系统分析方法类型74

一、系统分析和分析系统74

二、硅酸盐岩石分析系统75

三、硅酸盐水泥分析系统79

第三节硅酸盐分析80

一、硅酸盐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80

二、硅酸盐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90

三、硅酸盐中氧化铁含量的测定96

四、硅酸盐中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102

五、硅酸盐中氧化钙含量的测定106

六、硅酸盐中氧化镁含量的测定110

阅读材料改进的氟硅酸钾容量法113

习题114

第五章钢铁分析116

**节概述116

一、钢铁材料的分类116

二、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117

第二节钢铁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118

一、钢铁样品的采取118

二、钢铁样品的分解120

第三节钢铁中碳的测定121

一、概述121

二、方法综述122

三、钢铁中总碳的测定125

第四节钢铁中硫的测定129

一、概述129

二、方法综述131

三、钢铁中硫含量的测定135

第五节钢铁中磷的测定139

一、概述139

二、方法综述141

三、钢铁中磷含量的测定143

第六节钢铁中锰的测定147

一、概述147

二、方法综述149

三、钢铁中锰含量的测定153

第七节钢铁中硅的测定158

一、概述158

二、方法综述159

三、钢铁中硅含量的测定163

附现代钢铁分析方法166

一、钢铁中碳和硫的连续测定166

二、钢铁中锰、磷、硅的测定175

习题181

第六章肥料分析182

**节概述182

第二节磷肥分析183

一、磷肥分析简介183

二、磷肥中的含磷化合物及其提取183

三、磷肥中有效磷的测定184

四、游离酸含量的测定——容量法190

五、水分的测定——烘箱干燥法191

第三节氮肥分析192

一、氨态氮的测定192

二、硝态氮的测定193

三、有机氮的测定195

第四节钾肥分析197

一、钾肥分析简介197

二、钾肥中钾含量的测定198

三、有机肥料中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201

习题202

第七章气体分析204

**节概述204

一、工业气体204

二、气体分析的意义及特点205

三、气体分析方法205

第二节气体试样的采取205

一、采样方法205

二、气体体积的测量207

第三节气体化学分析方法210

一、吸收法210

二、燃烧法213

三、其他气体分析法220

第四节气体分析仪器221

一、仪器的基本部件221

二、气体分析仪器221

第五节气体分析实例——半水煤气分析223

一、化学分析法223

二、气相色谱法226

习题227

第八章化工产品质量检验229

**节概述229

一、原材料分析229

二、中间控制分析229

三、产品质量分析230

第二节工业碳酸钠质量分析230

一、生产工艺简介231

二、生产工艺流程231

三、工业碳酸钠的技术要求231

四、工业碳酸钠成品分析232

第三节双氧水生产工艺分析237

一、生产工艺简介237

二、生产工艺流程238

三、工业过氧化氢的技术要求238

四、工业过氧化氢成品分析238

第四节硝酸生产工艺分析242

一、稀硝酸的生产工艺简介242

二、稀硝酸的生产工艺流程243

三、浓硝酸的技术要求243

四、工业浓硝酸成品分析243

第五节工业乙酸乙酯生产分析246

一、乙酸乙酯的生产现状和主要用途246

二、乙酸乙酯的生产工艺246

三、乙酸乙酯的技术要求247

四、工业乙酸乙酯成品分析247

习题250

第九章农药分析252

**节概述252

一、农药的定义252

二、农药的分类252

三、农药标准252

四、农药与环境253

第二节商品农药采样法254

一、总则254

二、采样工具254

三、原粉采样254

四、乳剂和液体状态的采样254

五、粉剂和可湿性粉剂的采样255

六、其他255

第三节有机硫农药分析255

一、有机硫农药简介255

二、有机硫农药特征255

三、有机硫农药分析实例——代森锌原粉的分析255

第四节有机氯农药分析258

一、有机氯农药简介258

二、有机氯农药特征258

三、有机氯农药分析实例——百菌清原药的分析258

第五节有机磷农药分析262

一、有机磷农药简介262

二、有机磷农药特征262

三、有机磷农药分析实例——三乙膦酸铝原药的分析263

第六节杂环类农药分析265

一、杂环类农药简介265

二、杂环类农药特征265

三、杂环类农药分析实例——三唑酮原药的分析266

第七节其他类农药分析270

一、其他类农药简介270

二、其他类农药特征270

三、其他类农药分析实例——绿麦隆原药的分析270

阅读材料农药对人体的慢性危害274

习题274

第十章物理常数和物理性能的测定276

**节粒径的测定276

一、筛分法277

二、微粒度仪法(离心沉降法)278

第二节熔点的测定279

一、基本概念279

二、熔点与有机物本质的关系280

三、熔点测定的方法280

第三节沸点和沸程的测定284

一、基本概念284

二、沸点(或沸程)与分子结构的关系284

三、沸点的测定284

四、沸程的测定286

五、沸点(或沸程)的校正287

六、新仪器新技术介绍290

第四节密度的测定290

一、基本概念290

二、密度的测定方法290

三、固体密度的测定294

四、方法讨论295

第五节闪点的测定296

一、基本概念296

二、闪点的测定296

第六节旋光度的测定300

一、基本概念300

二、旋光度测定的方法300

第七节黏度的测定304

一、基本概念304

二、黏度测定的方法304

第八节光泽度的测定310

一、仪器和试剂311

二、测定步骤311

三、结果计算311

四、方法讨论311

五、WGG微机光泽度仪的使用312

第九节白度的测定312

一、白度的定义312

二、测定原理312

三、测定仪器312

四、测定步骤313

五、结果计算313

六、方法讨论313

七、WSD-Ⅲ型白度仪的操作313

第十节硬度的测定313

一、洛氏硬度314

二、邵氏硬度314

习题315

附录316

附录一实验室常用酸碱的相对密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316

附录二实验室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316

附录三实验室常用物质的分子式及摩尔质量316

附录四实验室常用坩埚及其使用注意事项319

附录五无机盐试样分解方法一览表322

参考文献32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小康,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1998年至今一直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工业分析、食品分析、环境监测等课程的教学活动,曾经在企业进行了两年的实践活动,熟悉企业对学生所学内容的需求,曾发表分析类文章多篇,有多项课题获得省部级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