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法的理念与治理机制研究

包邮电力法的理念与治理机制研究

¥32.0 (8.0折) ?
1星价 ¥32.0
2星价¥32.0 定价¥4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5141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2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13051415 ; 978-7-5130-5141-5

内容简介

电,不同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存在,与金、木、水、火、土也有相当的差异。电,是一种**人们一般认知感官的存在。电,也许是一种精灵的存在,释放了巨大的力量,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从此刻开始,人类能够理解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0万公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电力的生产、批发、销售、使用不同于钢铁,更不同于土豆。我们不知道未来的人类社会形态究竟如何,但是“电”使我们站在未来社会的临界点。“电的治理”需要更加精细的市场结构、更加精细的市场秩序、更加精细的市场监管。本书力图展示电力法的理念与治理机制,探讨我国《电力法》修改中的部分具体问题。当然囿于水平和能力,本书错漏难免,希望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目录

**章现代电力产业发展与电力法的理念

**节现代电力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一、能源利用进入智能时代

二、电网的智能化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

三、产业结构升级与能源安全

第二节电力产业法律调整的经济法属性分析

一、电力产业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二、智能技术创新推动电力市场结构变动

三、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与修订《电力法》的关系

第三节电力法的理念

一、放松规制、产权改革与再规制

二、规制与自治

三、垄断与竞争的权衡

四、电力安全与效率

第二章《电力法》的现实问题与修改目标

**节智能化技术推动的电力产业规制调整

一、电网企业进入上下游产业的规制思路

二、对电网内部经营的规制

三、智能公共电网框架内电网机构的“非对称信息”规制模式

四、公共电网的开放程度界定

五、智能公共电网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

第二节智能公共电网发展的法律与政策框架

一、从国家战略层面考量智能公共电网的发展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忠龙,甘肃武威民勤人,云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云南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绿色经济法律创新机制和“一带一路”次区域经济合作等研究,先后在《法学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法学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或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等课题项目研究十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