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水源联合配置与供水安全保障综合利用技术

多水源联合配置与供水安全保障综合利用技术

1星价 ¥41.3 (7.0折)
2星价¥41.3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0590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16页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517059028 ; 978-7-5170-5902-8

本书特色

本书以蚌埠市为研究背景,在继承现有成熟理论、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水资源演变特征辨识、水资源动态管理、枯水期多水源动态模拟、水资源供需态势分析、多水源多用户联合配置与调度、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供水安全保障等新方法、新模型和关键技术体系。本书揭示了蚌埠市水资源数量、质量在年内、年际、年代际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水资源量的长期趋势性、周期性、突变性等演化特征,完整刻画了区域水资源禀赋条件,为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提出了多水源、多用户、多控制要素下的动态蓄引技术和不同组合条件下的联合配置方案;揭示了淮河干流蚌埠闸以上枯水期多水源演变规律;构建了适合蚌埠市的水域综合治理,生态景观补水,生态复育、水景观要素控制,自然生态型河道设计等技术方法体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以蚌埠市为研究背景, 在继承现有成熟理论、技术、方法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了水资源演变特征辨识、水资源动态管理、枯水期多水源动态模拟、水资源供需态势分析、多水源多用户联合配置与调度、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供水安全保障等新方法、新模型和关键技术体系。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水资源配置技术及研究现状 1.1.1 水循环研究现状与进展 1.1.2 水资源配置研究 1.1.3 水量分配与调度研究 1.2 技术需求与主要研究内容 1.2.1 技术需求 1.2.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蚌埠市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水文气象 2.3 河流水系 2.4 土壤植被与水文地质 2.5 水利工程 2.6 社会经济 2.6.1 人口状况 2.6.2 经济 第3章 水量水质评价及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 3.1 水资源量评价 3.1.1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3.1.2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3.1.3 水资源总量评价 3.1.4 过境水量 3.2 水质评价 3.2.1 地表水水质评价 3.2.2 地下水水质评价 3.3 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 3.3.1 降雨演变分析 3.3.2 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3.3.3 径流演变分析 第4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与问题研究 4.1 工程供水能力 4.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2.1 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4.2.2 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4.2.3 地表水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4.2.4 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4.3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演变情势 4.4 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 4.5 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4.6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要求 第5章 节水潜力与水资源需求态势研究 5.1 节约用水 5.1.1 节水现状与潜力分析 5.1.2 节水措施 5.1.3 用水效率指标 5.2 需水预测 5.2.1 需水预测方法 5.2.2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5.2.3 需水量预测 5.2.4 需水量汇总 5.3 成果合理性 5.3.1 增长趋势分析 5.3.2 需水结构变化分析 5.3.3 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分析 第6章 蚌埠闸上枯水期水资源动态演变与供需态势研究 6.1 蚌埠闸 6.1.1 水位控制条件 6.1.2 来水量分析 6.1.3 蚌埠闸上区域历年干旱年情况 6.2 枯水期水资源演变规律 6.2.1 枯水期的确定 6.2.2 降水量演变规律分析 6.2.3 枯水期径流情势演变规律 6.2.4 典型断面枯水期径流演变及动态模拟分析 6.3 枯水期水资源情势演变影响因素 6.3.1 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 6.3.2 下垫面变化的影响 6.4 不同枯水组合水资源利用及可利用量研究 6.4.1 不同枯水组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6.4.2 不同枯水组合的水资源可利用量 6.5 枯水期水资源供需态势分析 6.5.1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6.5.2 流域用水量变化趋势 6.5.3 蚌埠闸上受旱典型年水量平衡分析 6.5.4 不同频率、不同枯水组合下水资源供需态势 6.6 枯水期供水安全评价技术 6.6.1 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6.6.2 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6.6.3 供水安全评价结果 第7章 多水源多用户联合配置技术 7.1 地表水 7.1.1 地表水水源条件 7.1.2 地表水可供水量分析 7.1.3 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 7.2 地下水 7.2.1 地下水赋存条件 7.2.2 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 7.2.3 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 7.3 沿淮洼地洪水资源利用 7.3.1 蚌埠市沿淮洼地分布 7.3.2 沿淮洼地与淮河连通关系 7.3.3 沿淮洼地水资源利用 7.4 再生水源 7.4.1 再生水利用范围 7.4.2 可回用污水量预测 7.4.3 再生水可供水量 7.5 外调水供水 7.5.1 南水北调工程 7.5.2 引江济淮工程 7.5.3 外调水可供水量 7.6 多水源多用户水量配置技术 7.6.1 配置原则与方法 7.6.2 交互式情景共享一系统仿真耦合模型 7.6.3 供需平衡分析成果 7.6.4 多水源多用户水量配置成果 第8章 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技术 8.1 水功能区划 8.2 水环境现状与问题 8.3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 8.3.1 现状纳污量调查分析 8.3.2 污染物纳污能力 8.4 水资源保护方案 8.4.1 水资源保护目标 8.4.2 地表水保护措施 8.5 水环境修复与水景观布局 8.5.1 总体布局 8.5.2 蚌埠市区水景观与水生态河湖规划布局 8.5.3 怀远县水景观与水生态河湖规划布局 8.5.4 固镇县水景观与水生态河湖规划布局 8.5.5 五河县水景观与水生态河湖规划布局 8.5.6 主要功能区规划 8.5.7 主要对策措施 第9章 供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9.1 地表水联合调度利用 9.1.1 淮河干流蚌埠闸正阳关水量配置研究 9.1.2 蚌埠闸与怀洪新河联合调度利用 9.1.3 蚌埠闸上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 9.2 地下水资源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9.2.1 浅层地下水开发 9.2.2 中深层孔隙水开发 9.3 特枯水期水资源应急调度技术 9.3.1 典型干旱年水量平衡分析 9.3.2 特枯水期水源条件分析 9.3.3 应急调度方案 9.4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技术 9.4.1 水资源监测初步研究 9.4.2 水资源管理措施 9.4.3 监管与考核体系建设 9.4.4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技术 9.5 保障措施 9.5.1 水源工程保障 9.5.2 水环境工程保障 第10章 主要成果与建议 10.1 主要成果 10.2 水资源综合开发与配置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储德义,教授级高工,1982年7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1982年8月至2003年1月,先后在淮委设计院、淮委经济管理处、淮委水资源规划项目办、淮委水政水资源处工作;2003年2月起任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先后兼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安徽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蚌埠市水利学会理事长,蚌埠市龙子湖区政协副等职。水利部首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专家,环保部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曾获蚌埠市首届“青年科技靠前”、水利部“全国水利系统水资源工作优选个人”等荣誉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