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上册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上册

1星价 ¥81.4 (7.2折)
2星价¥81.4 定价¥113.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43891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2,377页
  • 出版时间:2015-03-01
  • 条形码:9787030438911 ; 978-7-03-043891-1

本书特色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上册》入选“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主要介绍在化学及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常用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包括有机及金属元素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光谱分析、磁共振波谱分析、X射线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等。教材内容有较大的覆盖面,重点介绍各种方法的原理、仪器结构与各部件功能、所能获得的信息及能解决的问题,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在化学及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常用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包括有机及金属元素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光谱分析、磁共振波谱分析、X射线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等。

目录


前言
第1章现代仪器分析测试技术理论基础
1.1分析化学的内涵及发展
1.2现代分析仪器简介
1.2.1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
1.2.2仪器分析的基本特点
1.2.3分析方法的分类
1.3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与仪器组成
1.4仪器分析发展趋势
参考书目
第2章有机元素分析
2.1基本原理
2.2元素分析仪的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2.3实验技术
2.3.1实验方法
2.3.2实验条件的选择及选择依据
2.3.3实验影响因素及其排除方法
2.3.4对被测样品的一般要求
2.3.5样品制备方法的一般要求
2.4实验 有机元素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3.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3.1.1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3.1.2原子吸收谱线轮廓及变宽
3.1.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
3.2原子吸收光谱仪结构
3.3原子吸收分析方法
3.3.1火焰原子化法
3.3.2石墨炉原子化法
3.3.3氢化物发生法
3.3.4样品的制备方法
3.3.5分析数据处理
3.4实验
实验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铅
实验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铬
参考书目
第4章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4.1原子发射光谱基本原理
4.1.1原子发射光谱概述
4.1.2原子的结构和辐射跃迁
4.1.3原子激发
4.1.4谱线的分裂和变宽
4.1.5原子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4.2原子发射光谱仪基本构造
4.2.1激发光源
4.2.2光谱仪
4.2.3谱线检测仪器
4.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4.3.1激发光源
4.3.2分光系统
4.3.3检测器
4.4ICPAES中样品的分解、制备
4.4.1样品引入ICP光源的常见方法
4.4.2样品引入常用方法
4.4.3固体样品转化为溶液的原则
4.4.4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4.4.5预处理方法
4.5ICPAES实验技术
4.5.1实验方法的选择
4.5.2仪器工作条件的选择及选择依据
4.5.3ICPAES法的干扰
4.6实验
实验一ICPAES法测定废水中镉、铬含量
实验二电子信息产品中铅、镉的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第5章色谱分析方法概述
5.1色谱法的发展简史
5.2色谱法的分类和特点
5.2.1色谱法的分类
5.2.2色谱法的特点
5.3色谱法的比较
5.3.1适用的样品
5.3.2分析速度
5.3.3灵敏度
5.4色谱法的选择和应用
5.4.1样品的前处理和衍生化
5.4.2根据样品状态选择色谱方法
5.4.3根据分析目的选择色谱法
5.5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5.5.1新型固定相和检测器的研究
5.5.2色谱新技术的研究
参考书目
第6章气相色谱分析
6.1气相色谱分析基本理论
6.1.1气相色谱分析过程
6.1.2基本术语和参数
6.1.3气相色谱理论
6.1.4分离度与拖尾因子
6.2气相色谱的分类及特点
6.2.1分类
6.2.2特点
6.3气相色谱仪
6.3.1气路系统
6.3.2进样系统
6.3.3分离系统
6.3.4检测系统
6.4实验技术
6.4.1色谱柱分离条件的选择
6.4.2色谱柱操作条件的选择
6.5实验结果分析
6.5.1定性分析
6.5.2定量分析
6.6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6.7实验
实验一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环乙烷和乙酸乙酯
实验二利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检测烷烃类混合物
参考书目
第7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7.1高效液相色谱法特点
7.2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原理
7.2.1固定相和流动相
7.2.2常用术语和参数
7.2.3原理介绍
7.3高效液相色谱法类型
7.3.1液固吸附色谱法
7.3.2液液分配色谱法
7.3.3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7.3.4离子交换色谱法
7.3.5凝胶色谱法
7.4高效液相色谱仪
7.4.1高压输液泵
7.4.2梯度洗脱装置
7.4.3进样装置
7.4.4色谱柱
7.4.5检测器
7.4.6微机处理机
7.4.7两种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简介
7.5实验技术
7.5.1分离方式的选择
7.5.2流动相选择与处理
7.5.3流动相洗脱方式
7.5.4衍生化技术
7.6实验结果分析
7.6.1定性分析
7.6.2定量分析
7.7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
7.7.1在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7.7.2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7.7.3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7.7.4在环境污染分析中的应用
7.7.5在精细化工分析中的应用
7.8实验
实验一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
实验二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
参考书目
第8章离子色谱分析
8.1离子色谱法的发展
8.2离子色谱法的优点
8.3离子色谱法原理
8.3.1离子交换色谱
8.3.2离子排斥色谱
8.3.3离子对色谱
8.3.4其他分离方式的离子色谱
8.4离子色谱仪
8.4.1流动相输送系统
8.4.2进样器
8.4.3色谱柱
8.4.4柱温箱
8.4.5抑制器
8.4.6检测器
8.4.7数据处理系统与自动控制单元193 8.5样品的制备
8.5.1膜处理法
8.5.2化学反应基体消除法
8.5.3固相萃取法
8.5.4分解处理法
8.6定性与定量分析
8.7离子色谱法的应用
8.8实验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分析常见阴离子
参考书目
第9章凝胶色谱分析
9.1基本原理
9.1.1凝胶渗透色谱分离原理
9.1.2色谱柱参数及其测定方法
9.1.3凝胶渗透色谱法校正原理
9.1.4普适校正原理
9.1.5光散射理论
9.2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9.3实验技术
9.3.1溶剂
9.3.2激光光散射与凝胶色谱仪联用
9.3.3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9.4应用
9.4.1高分子聚合物特性
9.4.2蛋白质及其聚合体
9.4.3分枝
9.4.4动力学/反应速率
9.4.5低分子质量的测定
9.5实验
实验一玉米淀粉分子质量及其构象的测定
实验二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第10章有机质谱分析
10.1简介
10.2有机质谱仪
10.2.1进样系统
10.2.2电离方式和离子源
10.2.3质量分析器
10.2.4离子检测器和记录器
10.2.5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10.2.6质谱数据的表示
10.3串联质谱及联用技术
10.3.1串联质谱
10.3.2联用技术
10.3.3质谱法测定分子结构原理
10.3.4几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10.4质谱在有机及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
10.4.1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0.4.2分子式的确定
10.4.3结构鉴定
10.4.4质谱联用技术分析
10.4.5质谱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10.4.6质谱在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
参考书目
第11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1.1基本原理
11.2仪器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11.2.1气相色谱仪简介
11.2.2质谱仪简介
11.3技术指标
11.3.1工作条件
11.3.2性能指标
11.4实验技术
11.4.1实验方法的选择
11.4.2实验条件的选择
11.5实验结果解析
11.6应用
11.7实验
实验一 气质联用法定性分析有机化合物
实验二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水样中的土味素和霉味素
参考书目
第12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2.1概述
12.2液相色谱质谱仪器系统
12.2.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组成
12.2.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特点
12.2.3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接口
12.3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2.3.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原理
12.3.2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
12.3.3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12.3.4电喷雾电离接口与质谱联机
12.3.5大气压化学电离接口与质谱联机
12.3.6液相色谱三级四极杆质谱质谱联用技术
12.4LCMS分析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12.4.1影响质谱出峰及分析物检测灵敏度的因素
12.4.2接口的选择
12.4.3正、负离子模式的选择
12.4.4流动相和流量的选择
12.4.5辅助气体流量和温度的选择
12.4.6系统背景的消除
12.4.7柱后补偿技术
12.5LCMS的应用及相关技术
12.5.1定性分析
12.5.2定量分析
12.5.3样品的预处理
12.6实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乙酰左卡尼汀粗品中的杂质
参考书目
索引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