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154749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3
- 出版时间:2018-02-01
- 条形码:9787115474902 ; 978-7-115-47490-2
内容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分10章,分别是走近心理健康、认识自我与发展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情绪与压力、学会学习、在爱中成长、性心理与性健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与治疗、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每章均设有“话题导入”“延伸阅读”“心理训练”“心理测试”“思考题”等模块,便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等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关注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节 心理与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心理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三、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节 了解心理咨询
一、心理咨询及作用
二、心理咨询的设置
三、心理咨询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心理咨询主要理论流派
第三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
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四、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
五、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六、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途径
心理训练
心理测试
思考题
第2章 认识自我与发展自我
**节 “我”是谁?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及特征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四、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构建正确的自我意识
一、从片面到全面——自知者明
二、从消极到积极——接纳当下的我
三、从依赖走向独立——增强自我独立性
四、从混乱走向统一——构建自我同一性
五、从平凡走向超越——挑战自我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与调适
一、克服自卑
二、纠正自负
三、放弃完美主义
四、避免自我中心
五、永不放弃自我
心理训练
心理测试
思考题
第3章 完善自己的人格
**节 人格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4章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5章 管理情绪与压力
第6章 学会学习
第7章 在爱中成长
第8章 性心理与性健康
第9章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与治疗
第10章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
参考文献
节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一)借鉴评价 个体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留下印象。他人对你的反应与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你的形象,是个体形成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参考。 借鉴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我,可重点参考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关系密切者对自己的评价;二是大多数人、异口同声的评价;三是逆耳但在理的评价;四是他人言语、态度前后发生很大变化。 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我们需要参考他人的评价和看法,但他人的评价未必都是正确的,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听什么就信什么的人,很难获得正确的自我认识。 (二)恰用比较 恰当使用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可以更客观和全面地认识自己。 1.与他人比较,激励自己 他人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参照的标准,与他人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自我,并且激发出超越自我的动力。与他人作比较有以下几种方式。 (1)向上比较。对于能力、修养等可以完善的方面,我们可以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通过向上比较,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励自己努力进取,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但在比较时,要避免不满、气愤和自卑等消极情绪的产生。 (2)向下比较。外貌、家庭等无法选择和改变的方面,我们可以和不如自己或比自己境况差的人比较。通过向下比较,我们可以提升自我评价,体验到愉快、满足和成就感,但要避免产生自我感觉过分良好、不思进取等负面影响。 (3)相似比较。与自己状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是我们*常用的比较方式,也*能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相似比较同样也能使自己产生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一般而言,在比较中,占优势的一方,能体验到强烈的自尊、自豪;居劣势的一方,则羞愧、内疚。因此,建议相似比较中要多方面比较,要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能看到自己的局限。 2.与自己比,完善自己 自己与自己比较,是正确认识自我的一种*基本的方法。 (1)现在我与过去我比较。人*大的对手其实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是对自己*好的肯定。人与人比较的时候,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也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但是关注自己的点滴进步,挑战自己,战胜自己,就是永远的胜利者。无论在集体处于什么位置,只要自己比过去进步了,这就是胜利、成功。要在与自己的比较中获益,比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真心肯定点滴进步。能够真心关注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并为自己的点滴进步而欣喜。经常告诉自己: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不久就会前进一大步。 ②坚持每天自我反思。每天反省、检查自己,对一天的行为进行小结,分析自己的得失。每天睡前不妨用些时间来思考当天的事情或者写成长日记。 ③坚持定期自我总结。事情发生的当时和之后,我们对之的认识常常会有所不同。隔一段时间来总结,往往能获得新的自我认识。因此,建议大家每周、每月、每学期和每年都进行阶段总结,主要是分析这段时间以来的重要事件,从中发现自己的成败、进步及不足。 (2)现实我与理想我比较。理想我是个人想要达到的完美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是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现实我是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时常将现实我与理想我比较,可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产生成长的动力。事实上,每个人的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距,合理的差距可以促使人不断努力、向理想我靠近;而如果差距过大则会产生沮丧甚至绝望,感慨“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现实我与理想我越一致,个人就越能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想从两者的比较中获益,我们就尽量从以下两方面来协调两者的关系。 ①使现实我向理想我靠近。首先;我们要悦纳现实我,对现实我要有积极的评价,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对现实我进行不断的调节和完善,允许自己有一个逐步成长,进步的过程。 ②完善现实我、调整理想我。理想我要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包括客观的外在条件(如经济基础、社会支持等)和个体的内在条件(能力、人格等),要“跳一跳,够得到”。这种理想我会对现实我的不断完善起到激励作用。如果理想我与现实基础之间差距过大而根本无法实现,则会使人产生失望、无助,甚至是绝望的体验,会严重危害到心理健康。 ……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偏见
¥19.0¥5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1.9¥3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