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粮库胡同往事
读者评分
5分

米粮库胡同往事

以胡适、梁思成、徐悲鸿、徐志摩、陈垣等为代表的文化精英都曾在北京城地安门内的米粮库胡同居住。

1星价 ¥16.8 (3.5折)
2星价¥16.3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3条)
zhu***(三星用户)

北京城地安门内米粮库胡同,风云际会。一时精英荟萃,令人向往。

2024-07-24 10:20:14
0 0
ztw***(三星用户)

看看可以吧

2024-06-29 09:09:3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013483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9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200134834 ; 978-7-200-13483-4

本书特色

《米粮库胡同往事》一书围绕着北京城地安门内的米粮库胡同,将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间在这里留下足迹和身影的历史文化名人,细腻地勾勒出来。地因人显,以胡适、梁思成、徐悲鸿、徐志摩、陈垣等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在米粮库胡同居住,交友,做研究,开展文化活动,为米粮库胡同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之具有了文化之魂和生命之魂。

内容简介

《米粮库胡同往事》一书围绕着北京城地安门内的米粮库胡同,将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间在这里留下足迹和身影的历史文化名人,细腻地勾勒出来。地因人显,以胡适、梁思成、徐悲鸿、徐志摩、陈垣等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在米粮库胡同居住,交友,做研究,开展文化活动,为米粮库胡同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之具有了文化之魂和生命之魂。

目录

引子 [ 1 ]
上篇 与米粮库胡同有关的人和物
一、皇城的北大门——地安门 [ 7 ]
1.名人笔下的地安门 [ 9 ]
2.皇城墙与米粮库胡同 [ 14 ]
二、胡同中“藏”着胡同——慈慧胡同 [ 16 ]
1.“读诗会”群星灿烂 [ 17 ]
2.胡同深处读“马列” [ 22 ]
3.《独立评论》的创办与黎昔非 [ 25 ]
三、携手相依:恭俭胡同与米粮库胡同 [ 31 ]
1.沿着郑和的足迹 [ 33 ]
2.恭俭冰窖 [ 34 ]
3.皇室贵胄开“杠房” [ 37 ]
4.“洋作家”遇“洋博士” [ 41 ]
四、油漆作胡同的“辉煌” [ 46 ]
1.“小”胡同似迷宫 [ 47 ]
2.庄士敦,教授的不仅是外国话 [ 49 ]
3.“紫禁城的黄昏” [ 53 ]
4.“洋博士”的神秘电话 [ 55 ]
五、胡同口对口——黄化门街 [ 58 ]
1.“帝师”清华学堂“行走” [ 59 ]
2.李莲英故居 [ 62 ]
3.张申府的“革命”足迹 [ 64 ]
4.青年毛泽东住过的地方 [ 68 ]

下篇 群英荟萃米粮库
一、陈宗蕃自建“淑园” [ 73 ]
1.中西兼容筑家园 [ 73 ]
2.脚踏实地写“燕都” [ 76 ]
3.“淑园”频频易主 [ 77 ]
二、胡适的房东——袁祚廙 [ 79 ]
1.通过科举,考取功名 [ 79 ]
2.洋楼转租胡博士 [ 80 ]
3.袁家的儿媳,陈布雷的爱女 [ 82 ]
4.袁家的女婿叶公超 [ 84 ]
三、胡适在米粮库胡同的日子 [ 90 ]
1.举家入住小洋楼 [ 91 ]
2.胡适与鲁迅及其他 [ 94 ]
3.在“四十大寿”那天 [ 98 ]
4.为人师表,仗义疏财 [101]
5.“我的朋友胡适之” [103]
6.北平遗存捐北大 [105]
7.在台湾的他,就这样走了 [108]
四、“国宝”陈垣写给胡适的“信” [110]
1.陈智超忆祖父 [111]
2.陈垣办“平民中学” [114]
3.拥抱新社会 [115]
4.“国宝”也有“两难”事 [118]
5.在那担惊受怕的年代 [121]
6.师生同父子 [123]
五、傅斯年的真性情 [125]
1.《大纲》之中建真情 [126]
2.绰号“大炮”,与“汉贼”势不两立 [130]
3.拒绝官场,肝胆相照 [132]
4.侍母至孝,呵护后辈 [134]
5.“台大”楷模 [137]
六、陈半丁的“五亩之园” [140]
1.莫说同行是冤家 [140]
2.“五亩之园”结硕果 [143]
3.“周宴”受益众人 [145]
4.新社会,新问题 [147]
5.“文革”中的小竹车 [148]
七、梁思成与米粮库胡同的缘分 [151]
1.忆往昔,青春年少时 [151]
2.米粮库胡同的美好时光 [153]
3.北京古城被拆时 [156]
4.“梁陈方案”被否决 [158]
5.大屋顶“圆梦” [160]
6.此情可待成追忆 [162]
八、徐悲鸿的身影 [167]
1.米粮库胡同作画抒怀 [167]
2.问世间,情为何物 [170]
3.徐悲鸿卖“马” [175]
4.与白石老人的忘年交 [177]
5.却留思念在人间 [179]
九、诗人徐志摩的情感世界 [183]
1.痴情诗人别“康桥” [184]
2.被训责“用情不专” [188]
3.与泰戈尔的友情 [191]
4.离别话语“八宝箱” [193]
5.徐志摩遇难之后 [195]
6.元帅自称是学生 [198]
十、丁文江与胡适的兄弟情 [200]
1.科学化*深的中国人 [202]
2.胡适*“亲爱”的人 [203]
3.人格操守,令人敬仰 [206]
4.众人痛失“老大哥” [207]
十一、胡适*贴心的“徒弟”罗尔纲 [210]
1.师门五年,精心指点学术 [211]
2.《师门五年记》感念恩师 [213]
3.倾心研究“太平天国史” [215]
4.“师徒”隔海相望 [217]
十二、石原皋的“神秘”身份 [221]
十三、不得不说的江冬秀 [226]
1.结识胡适,文明结婚 [227]
2.“夫唱妇随”为上策 [230]
3.女人的心思你不懂 [234]
4.痛失夫君及爱子 [237]
十四、米粮库胡同中的常客 [239]
1.不羁的北大校长——蒋梦麟 [239]
2.沈从文的炽热之心 [244]
3.“中国的拜伦”梁宗岱 [252]
4.“毛三爷”学问了得 [260]
5.吴晗的短暂人生 [263]

结语 [270]
后记 [271]
展开全部

节选

三、胡适在米粮库胡同的日子 1930年12月,胡适离开上海再次北上,携家带口入住米粮库胡同4号院。这是他在北京居住时间*长的“家”,共有六七年之久。其间,胡适的名声和地位节节攀高,绝非通常意义上的文化名人。从胡适私人档案保存的来往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既有国民党的党政军要人,如蒋介石、汪精卫、蔡元培、吴稚晖、胡汉民、廖仲恺、李宗仁、张学良等人;也有共产党的领导人,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瞿秋白诸人;还有一大批社会知名人士和中间派代表,如梁启超、马君武、林长民、丁文江、章士钊、张君劢、张东荪、梁漱溟、杨杏佛等。与此同时,由于米粮库胡同距离北京大学仅一箭之地,许多青年学生也没放过这一难得的机会,拜访“胡博士”的“粉丝”络绎不绝。 1.举家入住小洋楼 1929年,胡适因连续发表批评国民党政府的文章,受到警告、围攻、查禁等胁迫。1930年5月,他被迫辞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之职。胡适在“公学”任职时间很短,满打满算才二十个月,但他的所作所为却可圈可点,对中国公学在多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状况,促进了学校发展。 11月28日,当胡适确定就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负责人的职务后,他便从上海迁居北平,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儿以及秘书罗尔纲。 胡适在地安门米粮库胡同4号的新居,较之前住的陟山门住所更为宽敞,院中嘉树成荫,清新整洁,有车库、锅炉、洗浴室和卫生间;房间不仅高大,间数亦多,但*大的变化是买了汽车。之前住在钟鼓司和陟山门时都是自备人力车,再雇人拉,如今经济比较富裕了,胡适上下班外出可以坐汽车,还有朋友坐,妻子江冬秀有时也坐,只有两个儿子不准坐。胡适说,这不是为了节省几个汽油钱,而是教育小孩,不要养成“幼年享福,从小摆谱”的坏习惯。 罗尔纲在《师门五年记》一文中,对胡适的新家做了详细的描述:“米粮库四号是一座宽绰的大洋楼。洋楼前是一座很大的庭院,有树木,有花圃,有散步的广场。庭院的左边是汽车间。从大门到洋楼前是一条长长的路。从洋楼向右转入后院,是厨房和锅炉间,还有一带空地,空地后面是土丘,土丘外是围墙。走上土丘,可以瞭望。洋楼共三层,一楼入门处作客人挂衣帽间,进入屋内,左边是客厅,右边是餐厅。客厅背后很大,作为进入大厅的过道……从那里向东就进入大厅。这个大厅高大宽阔,原来大约是个大跳舞厅,胡适用来作藏书室。大厅的南边是一间长方形的房,是胡适的书房。” 历史研究学者胡不归在《胡适之先生传》中记述道:“他的书房光线很充足,很静、很干净,有活动座椅,有沙发,有电灯,有煤炉。书桌边有二三个书架。书房外五大间,陈列的中西文书籍有五十多个书架。卧室、餐室、会客室、客房、厕所和洗浴间,也都有书。他的厕所,是西式抽水马桶,很干净,真可以洗苹果。马桶边放着几册书,一札纸,一支铅笔。” 米粮库胡同4号房间多,三层楼,向南*大的一间房是胡适夫人江冬秀的寝室,另有几间是胡适的两个儿子胡祖望、胡思杜的寝室,以及家里的用人住房等。即便如此,还是有多个空余房间,于是成为胡适的堂弟胡成之、弟子罗尔纲的客房。徐悲鸿、徐志摩、丁文江等朋友来北平时,也应邀住进小洋楼。当时,上海亚东图书馆派人来编辑胡适著作,大厅过道的房间就成了编辑人员的工作间和寝室。《独立评论》刚创刊时,编辑部也在他家开会 办公。 由于空间宽阔,胡适家便成为朋友和文化人的聚集地。来这里吃饭叙旧的每一个客人,都会禁不住夸奖这个院子的摩登、舒适;这令胡适夫人江冬秀满心欢喜。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在米粮库胡同中已然难见胡适故居的遗迹,特别是罗尔纲所描绘的“洋楼”更是难觅遗迹。有“知情”者说,现如今的米粮库胡同4号,就是当年胡适所住的院落。答案是否定的,如今这个4号院落(原21号),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四合院,既不是花园洋房,也没见嘉树成荫。 胡适的侄子胡友立、胡文立撰文说:“胡适在北京居住*长的寓所,要算是米粮库4号,我们也去看过,并作了调查。现在的4号,是以前的21号;而原来的4号,解放前后是画家陈半丁的住家。但在1950年到1951年时,原来4号以及附近的住户,突然全部搬走了。究竟什么原因不得而知。有书上说是某中央领导去住了。” 根据各方面的文字记载,邓小平在米粮库胡同的故居,就是先前胡适故居的原址。李克农之子李力,回忆父亲在米粮库胡同居住的日子里时就说到:父亲住的院落很宽阔,据说以前是洋博士胡适的公馆。此说具有重要的参考 价值。

作者简介

吴雅山,1959年出生于北京,从小在地安门长大。1984年起,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报》工作,多次获国家及地方新闻奖。近年来,热衷于老北京胡同历史和文化研究,在《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当代北京研究》《作家文摘》等报刊发表关于老北京胡同的文章,并出版《地安门的前世今生》《当代北京地安门史话》《当代北京曲剧史话》等多部与老北京相关的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