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包邮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41.1 (7.0折) ?
1星价 ¥41.1
2星价¥41.1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5932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7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111593225 ; 978-7-111-59322-5

本书特色

每个公司所面临的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的问题,都必须因实际情况而区别对待。本书仅仅是一个工具箱,里面装满了为每个工具所准备的使用说明。每个高级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工具为自己的公司带来预想的成果。本书的部分会对本书和整套系列著作进行说明,提出一些读者在掌控错综复杂局势时需要关注的前提问题。在第二部分中,本书将解释什么是错综复杂局势下的主控,它为什么能够运行,人们为什么需要掌握它。第三部分将阐述主控的各个模块。第四部分将探讨那些为了达到所必需的系统行为而负责掌握公司策略的高层领导。

内容简介

就像每一台计算机都需要一个操作系统一样,公司策略和公司治理就是企业管理的操作系统。每一个软件都必须在这个操作系统上才能正常运转,公司策略和公司治理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它一旦出了问题,其他系统都会瘫痪,致使公司无法正常运转。 马利克先生回顾自己40年的研究、30年的企业管理、20多年的企业家经历,告诉我们, 复杂的机构在复杂环境下要正常运转需要哪种管理系统? 如何构建公司策略、战略、结构和文化才能使公司有能力应对复杂性? 什么是一个运行正常的系统?即判定系统正常的标准。 怎样让一个系统运行并保持正常?使系统运行正常有哪些规律? 如何调整企业系统,使其能够自我调整和自我组织。 如何熟练应对复杂性,并让复杂性成为自己的优势。 对公司的监管、控制、调整和发展的要求和新途径。 公司如何营造不断增长的良好生态系统?本书提供公司制定生态系列的战略和管理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管理工具以及每个工具的使用说明。每个高级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工具为自己的公司带来预想的成果。

目录

目录
总序(郝平)
推荐序一(史宗恺)
推荐序二(李维安)
译者序
前言
导言 // 001
成功造就了自身的失败 // 002
当思维没有跟上 // 002
问题与系统 // 004
新思维的来源 // 005
控制论是重要知识的来源 // 005
两次进化飞跃 // 006
复杂性的利用 // 007
正确的管理就是基于控制论的管理 // 009
从组织到自我组织
第1章 公司发展宣言 // 013
革命性的转变 // 013
绝对的变革: 范畴的变革 // 014
企业还会存在下去吗 // 015
从金钱到知识:还会有全员大会吗 // 015
从知识到认识:新世界 // 016
正确的公司策略是系统策略 // 017
复杂性时代的管理 // 018
系统性公司策略 // 020
系统的一致性与专业问题 // 020
有效的全局控制 // 021
具体策略与系统策略 // 022
公司策略、系统策略与治理 // 024
盲目保留系统内在的自然力 // 025
第2章 利用控制论的公司策略计划 // 027
利用控制论的公司策略路线图 // 027
一般管理背景下的定位 // 032
第3章 论点 // 034
第4章 术语的使用 // 037
新的时代:新的管理学
第5章 变化中的不变内容:恒定性、自我管理、演变 // 045
*高管理层可靠的定位标志 // 045
全局控制、控制论和治理 // 054
两种系统,两种管理 // 061
第6章 系统与自组织 // 073
系统的基本类型:水 // 073
自组织的基本类型:环岛交通 // 075
第7章 通过公司策略建立全局控制 // 078
什么是公司策略 // 079
产生作用的核心 // 081
伪实用主义者 // 082
符合复杂性条件的公司策略的例子 // 083
真正的领导才能和“对伟大人物的想象” // 086
公司策略与扎实的系统工作 // 087
无约束与调节过度,空白点与普遍适用性 // 091
究竟需要调节些什么 // 096
第8章 在复杂性中导航:纵览全局,明辨方向,洞察细节的模型 // 098
近似大脑的模型 // 098
世界→系统→模型→理念 // 100
思维工具模型 // 103
用调节模型来认识和理解 // 104
知道什么情况:巴别塔综合征 // 106
就像大脑:控制室—管理—GPS // 108
三个目的明确的模型 // 110
公司策略基础模型 // 111
取消等级:用嵌入代替列入 // 113
控制论系统的循环逻辑 // 117
专才,通才,通用的专才 // 119
全局控制的三部分理念 // 120
全局控制的*佳媒体 // 121
自组织指南
第9章 企业应当做什么:公司策略 // 127
企业的目标 // 129
企业的使命 // 148
企业的绩效:操作平台 // 157
企业管理的变革:类似大脑的CPC核心绩效控制 // 168
企业目标和使命的控制能力 // 176
第10章 企业在什么环境里运行:环境理念 // 178
要注意什么?一张通用的地图 // 179
环境的全局控制模型 // 184
环境模型的全局控制 // 191
颠覆性的变化 // 207
第11章 企业应当如何和怎样运行:领导理念 // 211
到处通用和人人适合的管理学 // 212
发挥工作潜力 // 214
自组织的形成 // 215
全局控制管理模型 // 216
全功能管理模型 // 217
高效率企业管理的标准模型:“轮状管理模型” // 218
综合性管理系统 // 223
全局控制:“管理理念”一览 // 228
管理学教育和管理学发展:教育回报 // 232
管理教育的成效亟待提高 // 233
马利克管理系统的插图 // 236
全局控制实现的自主权和领导才能
第12章 秩序,时间,宁静 // 243
企业领导的工作条件:更加的复杂性 // 245
企业领导的任务:全局控制系统 // 245
企业领导面临的挑战:改变领导方式 // 246
企业领导的选择:利用复杂性 // 247
企业领导的困扰:颠覆性的变化 // 248
第13章 高层管理概念的转变 // 249
在系统控制的十字标记下 // 249
未来取决于今天,或者早已错过 // 251
第14章 自主运用全局控制:领导能力的源泉 // 257
通过公司策略实现全局控制 // 257
通过公司模型实现全局控制  // 259
通过专项管理进行全局控制 // 262
第15章 展望未来:当前高层管理面对的专项事务 // 264
对股东和金融领域的代表进行解释与“教育” // 264
什么是利润,什么是富裕 // 265
企业家与高层管理 // 266
知识的意义 // 267
对优势的思考 // 267
鼓励高业绩者 // 267
什么是正常运行的社会 // 268
什么叫责任 // 269
高层管理者的收入 // 269
第16章 高层管理机构的危机及其变革 // 271
高层管理结构的理论缺失 // 271
今天的决策形成过程已经不同了 // 272
阴谋论的温床 // 273
传统的公司治理为什么不够 // 274
第17章 变革:从首席执行官到全局控制职责 // 276
超级控制代替超级人才 // 276
彻底的系统全局控制职能 // 277
功能化代替定人化 // 283
第18章 高层管理团队 // 287
三个条件 // 287
六项原则 // 289
第19章 领导才能的全局控制 // 292
领导的区别在哪里 // 293
领导才能的显露,时势造人才 // 294
真正的领导才能 // 295
个人魅力 // 302
第20章 胜利者的决胜技巧:成功的道理 // 304
形势判断的原则 // 306
操控能力与关系能力的原则 // 310
影响信息情况的原则 // 314
公信力原则 // 316
结束语 // 318
附录A 马利克管理系统及其用户 // 320
参考文献 // 330
作者简介 // 336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 Malik),教授,1944年出生于奥地利,是欧洲著名的管理大师和管理教育家,以及欧洲著名的"圣加伦管理学派"的创始人。自1968 年起就读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Innsbruck University)和瑞士"圣加伦大学"(St.Gallen University),获商业管理学博士学位。他是欧洲著名**商学院"圣加伦大学"的教授和"维也纳经济大学"的客座教授。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教授自1977 年起担任“瑞士圣加伦管理中心”主任。“瑞士圣加伦管理中心”的前身是瑞士**商学院 “圣加伦大学” 企业管理研究所属下的基金会,由当时欧洲著名的管理学教授,如Hans Ulrich 教授等一起创立,专门从事企业管理的前端研究。1984 年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教授收购“瑞士圣加伦管理中心”,创立了著名的“瑞士圣加伦马利克管理中心”,并担任总裁。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教授是欧洲多家大型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是许多知名公司的战略和管理顾问,培训过数千名管理人员。他的管理思想影响着欧洲诸多的管理精英及其管理实践。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教授管理著作极为丰硕,其中《管理成就生活》一书自2000年首次出版以来,一直位列畅销书榜,被评为欧洲十大畅销管理书籍,至今被再版3次重印20多次,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1993年,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教授开始出版《马利克论管理-每月通信集》。在德语国家,它很快成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各界阅读*广泛的出版物之一。除此以外,他还定期为《德国商报》、《金钱》和《趋势》等报刊撰写管理文章。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