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包邮元代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1星价 ¥68.3 (3.4折)
2星价¥68.3 定价¥19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90684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8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17906841 ; 978-7-5179-0684-1

本书特色

元代文化崇尚多元,兼容并蓄,既有对传统图像系统的继承与发展,又有结合东西文化而孕育的新风尚,且其图像流播东欧、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域,可谓散布深远。《中华图像文化史·元代卷》是“中华图像文化史”丛书的一卷,采用图像学的方法,对元代图像的生产场域、构成场域和传播场域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文化的延续性与风格的时代性视野来观察中国图像艺术在元代的发展进程,不仅展现了中华图像文化的广泛性和博大精深,更凸显了其文化史学价值。

内容简介

通过中华图像文化史的研究,还原中华民族上万年的生活形态、思想观念和精神历程,启发读者从人类视觉文明的角度来思考图像文化的重要价值。

本书的编著体现了可贵的创见性,在图像的生产场域、自身的构成场域和其社会传播场域所建构的语境中阐释图像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史学研究领域的不足,不仅凸显了图像的文化史学价值,更为今后图像学研究开辟了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学术路径。

目录

导 论 文化史视野下的图像研究 001 **章 元代图像的社会背景 017 **节 从蒙古到元朝 018 第二节 元代的制度 024 第三节 元代的文化 032 第四节 海外单元:伊利汗国 038 小 结 053 第二章 元代图像文化总貌 055 **节 原始信仰图像 058 第二节 文人图像 070 第三节 壁画图像 082 第四节 版画图像 096 第五节 佛教图像 106 第六节 御容圣像 122 小 结 132 第三章 元代图像的话语建构——以全真教构建图像志为例 135 **节 处顺堂《西游壁画》 136 第二节 《老子八十一化图》 142 第三节 《玄风庆会图》 148 小 结 152 第四章 元代图像的先锋实践——以龚开《中山出游图》为例155 **节 龚开及其作品 156 第二节 龚开的性情 162 第三节 《中山出游图》 168 小 结 176 第五章 元代图像的隐逸主题——以钱选为例 179 **节 陶潜的意义 180 第二节 钱选的《山居图》 186 小 结 195 第六章 元代图像的研究倾向——以赵孟頫为例 197 **节 “鹊华秋色” 198 第二节 “滚尘马” 208 第三节 “水村烟色” 218 小 结 226 第七章 元代图像的创作心境——以黄公望为例 229 **节 黄公望的生平 230 第二节 内境山水:《富春山居图》 242 小 结 251 第八章 元代图像的传播与交流——以青花瓷为例 253 **节 浮梁瓷局 256 第二节 枢府瓷和宫廷用器 262 第三节 市场需求与风格定型 268 小 结 279 第九章 元代图像的纹样制作——以御服新样为例 281 **节 花鸟画与纹样制作 282 第二节 满池娇 286 小 结 291 结束语:对于元代多元文化的一点思考 294 参考文献 296 后 记 30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中玉: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形象史学》主编。主要研究兴趣为艺术史与海洋文化史,出版著述多种(包括独著、合著、主编等),已刊论文40余篇,代表作为《混同与重构:元代文人画学研究》。

主编韩丛耀:南京大学历史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家,图像传播学者。曾获得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国家教学成果二奖,两次获得中国个人艺术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奖),三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中国影像史”丛书、“中华图像文化史”丛书主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