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101888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2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010188867 ; 978-7-01-018886-7
本书特色
“平民”主要是一个社会学集体概念,专著力求构建基于个体生命的平民理论,以此对当代小说的发展进行了颇具新意的宏观考察。中国古代小说作为平民文体,重在娱乐游戏;现代以降形成启蒙小说与革命小说主潮。新时期以后,由于历史现实多重因素作用,当代小说重续并拓展平民化风格,形成了复杂斑斓的美学风格。 刘志权著的《第三维度:平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小说》先从“平民”概念渊源出发,构建基于个体生命的平民理论。指出“权力的相对缺失”是主要特征;生命意识与生存伦理是其两大核心;在传统日常生活中,生命意识为了反抗生存伦理所导致的异化,发展出了以作为“第二种生活”的狂欢节为代表的种种平民抵抗方式。平民小说同样具有“第二种生活”的特质。以此理论为基础,本书先梳理以寻根小说标志的平民立场的形成;然后分别对乡土平民小说与城市平民小说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本书并不意在独标平民话语。因此,本书对平民小说的局限与边界、平民与知识分子立场整合的可能、当代小说联通古代的通道等再作宏观考察,在此基础上,力求在固有“主流/启蒙”小说的二维坐标系中,再添“再添“平民”之第三维坐标。
内容简介
“平民”主要是一个社会学集体概念,专著力求构建基于个体生命的平民理论,以此对当代小说的发展进行了颇具新意的宏观考察。中国古代小说作为平民文体,重在娱乐游戏;现代以降形成启蒙小说与革命小说主潮。新时期以后,由于历史现实多重因素作用,当代小说重续并拓展平民化风格,形成了复杂斑斓的美学风格。 本书先从“平民”概念渊源出发,构建基于个体生命的平民理论。指出“权力的相对缺失”是主要特征;生命意识与生存伦理是其两大核心;在传统日常生活中,生命意识为了反抗生存伦理所导致的异化,发展出了以作为“第二种生活”的狂欢节为代表的种种平民抵抗方式。平民小说同样具有“第二种生活”的特质。以此理论为基础,本书先梳理以寻根小说标志的平民立场的形成;然后分别对乡土平民小说与城市平民小说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本书并不意在独标平民话语。因此,本书对平民小说的局限与边界、平民与知识分子立场整合的可能、当代小说联通古代的通道等再作宏观考察,在此基础上,力求在固有“主流/启蒙”小说的二维坐标系中,再添“再添“平民”之第三维坐标。
目录
一、“文人其表、平民其里”的古代小说
二、“平民其表、精英其里”的现代小说
三、平民小说的当代召唤
**章 面向生存和平等对话的平民理论
**节 “平民”的渊源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平民自我的主要特点与发展
第三节 抵抗与收编:从狂欢节到大众文化
第四节 平民小说:定义、内涵与形态
第二章 背景:民间记忆与世俗现实
**节 历史记忆与民间经验
第二节 “黄金时代”与“狂欢节”
第三节 从理想激情到世俗日常
第三章 转折:寻根思潮与平民觉醒
**节 从文化寻根走向民间日常
第二节 多立场缠绕与民间立场凸现
第三节 原生态:粗鄙沉默与生存过载
第四节 当代小说的平民美学概述
第四章 乡土平民小说的生命意识
**节 吃、性与排泄
第二节 生、死与疾病
第三节 节庆仪式、广场戏剧与漫游
第五章 城市平民小说的叙事困境
**节 难以进入的城市
第二节 日常性爱的重与轻
第三节 游荡、躁动与游戏
第四节 城市空间的阶层与性别
第六章 语言狂欢与文体解放
**节 口语与方言的复兴
第二节 语言膨胀与对话戏拟
第三节 众声喧哗与开放结构
第七章 平民小说的可能及边界
**节 被想象的平民
第二节 无法自我完成的革命
第三节 分裂能否融合
结语 构建当代小说史的第三维坐标
一、两种传统范式与当代挑战
二、平民小说之维的构建与意义
参考文献
节选
《第三维度:平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小说》: 在当代作家可以切身体验到的五六十年代,物资短缺占据了他们的直观记忆。出生于农村或边远地区的作家固然如此,而右派作家与知青作家也大多数都程度不等地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后右派下放、知青上山下乡、自然灾害等一系列天灾人祸。因此,与前辈现代作家不同的是,民间价值立场代替了原有的知识分子立场,内部的生存体验取代了外部观照与感受,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而是身在此中的“感同身受”)代替了批判。立场与视角的变化,使得生存困境哪怕比现代时期更为惨烈,作品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也远非绝望、悲凉所能概括。例如,“鸡头寨”中,即便族人们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老人孩子服毒殉古,青壮年们举族迁徙,笼罩在他们身上的也不是绝望,而是从古歌传达出的生命的坚韧;在小鲍庄贫瘠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爱情、温暖、同情与自我牺牲。当然,也有民间的粗鄙、丑陋甚至野蛮等。所有这些方面的合成,构成了民间不同分割的混沌或者说整体性,也表明寻根作家对民间的挖掘深度超过了现代乡土小说所能达到的丰富度。 粗鄙的原生态生活,也体现在随后兴起的新写实小说中。因1989年《钟山》“新写实小说大联展”而知名的新写实小说,初衷与寻根文学的诉求显然是完全一致的:“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①当时的倡导者也是从突破传统现实主义规范的高度,给予其很高的期望。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以琐碎的笔触,写了豆腐馊了、偷水、送礼走后门等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由于生存资源的获得,不再取决于生命意识甚至个人的能力,而取决于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计算。因此,在“生存过载”下被抑制的生命意识,甚至还没有觉醒,就被进一步弱化了。其表征就是对日常生活逻辑的彻底投降:小林弄明白了一个道理,“按道理办事,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过下去,也满舒服。”池莉的《烦恼人生》*后,将睡时的印家厚把琐碎的烦恼人生,潜意识地归结为“梦”:“你现在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梦,你在做一个很长的梦,醒来之后其实一切都不是这样的。”“梦”,无论是从现实意义上还是象征意义上,都是生命体的表征,而“无梦”,正表明了人向机器的转化一可以想象,梦的存在与否,将会是未来的机器人区别于人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也体现了恩瑟尔所说的城市“又使醉心于这种安逸的人们进一步机器化”①的诊断。这个梦注定无法在短时期内醒来,而生命意识,注定只能与之一同沉睡。 方方的《风景》更突出地呈现出了粗粝的原生态生存。小说题词引用波特莱尔的诗句:“在浩漫的生存布景后面,在深渊*黑暗的所在,我清楚地看见那些奇异世界。”小说中,一家十一口拥挤在十三平米的河南板壁屋子。父亲喝酒、沉醉于打码头(做打手)的过去,毒打孩子对他们的死活毫不关心;妈妈风骚喜欢挑逗男人;老大和邻居的老婆偷情、和父亲打架;姐姐大香小香变着法子欺负老七;老七面对打骂陷入了沉默,他在上大学后终于想通了不择手段和方式改变命运;五哥六哥轮奸女孩,改革开放后成为个体户;兄弟姐妹之间,钩心斗角超过了血脉亲情,有的甚至互不熟悉。小说采用了夭折的老八的视角:“我对他们那个世界由衷感到不寒而栗。” 如果说新写实小说只是呈现了作家世界观主导下面对城市生活的“片面的深刻”,同一时期的乡土原生态写作,则由于乡土日常生活本身与自然生命的融合无间,也由于其恒常性的属性,几乎每一段生活之流,都得以“全息”地体现日常生活的全部:民间价值伦理,被务实的生存伦理拖累着,只要在一定限度之内,都是合宜的、可以理解的;而那种强旺野性的生命力,不需要评判,只需要“描述”就可以了。民间立场和价值悬置的写作的结果,是在汪、贾等人的日常生活地表下,挖掘出了一个更为丰富复杂的民间图景。 ……
作者简介
刘志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中华诗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鲁迅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在《光明日报》《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闻一多传》《纯粹的诗人——朱湘》,编著作品《江苏当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张弦卷》等。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31.9¥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26.1¥4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8.7¥15.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17.8¥4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理解生命
¥10.5¥32.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 -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32.0¥52.0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23.9¥39.8 -
乡土中国
¥19.2¥26.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9.5¥52.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自卑与超越
¥13.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