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遗产研究-(第十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十辑)

1星价 ¥32.4 (7.2折)
2星价¥32.4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150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0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69015072 ; 978-7-5690-1507-2

本书特色

本辑的主题为“文化与文化遗产研究”。首先是关于“地方文化”的研究。整理重要地方文献,考察地方文化现象互动关系。其次是关于“遗产理论”的*研究。关注西方文化遗产理论的*动向,并积极跟进中西方遗产理论的对比研究,从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理论。*后是关于“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研究。总结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和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实际案例探求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良性互动的经验。

内容简介

本辑的主题为“文化与文化遗产研究”。首先是关于“地方文化”的研究。整理重要地方文献,考察地方文化现象互动关系。其次是关于“遗产理论”的*新研究。关注西方文化遗产理论的*新动向,并积极跟进中西方遗产理论的对比研究,从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理论。*后是关于“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研究。总结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和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实际案例探求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良性互动的经验。

目录

·会议专稿 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专题交流会实录 社会科学范式建立的可能性与条件——“社会科学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科学”研讨会评述 “文学人类学的中国路径与问题”:第十二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文学 人类学小组会议综述 ·遗产专题 城市的空间表述冲突与新表述空间生成: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南族“肥套”相关问题的文化解读 ·田野考察 利乐相伴: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考察 “风情节”下的多面风情:三个嘉绒人群的文化展演与地方表述 ·多民族文学 重谈何小竹的诗歌创作 回到“人类”:李娟《羊道》系列写作的民族志意义 跨族群写作——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白马部落》 ·“一带一路”专题 “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喀什实施成效与传播成效调查研究 喀什古城的现代化研究:以安江热斯特巷为例 ·新书评介 文学人类学新人新著简评 国族表述与人类学整体研究 乡村研究范式的“变革”——评阎云翔“私人生活”新理论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新建,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文学人类学和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文化遗产研究》主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