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追寻新共和:张东荪早期思想与活动研究(1886-193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追寻新共和:张东荪早期思想与活动研究(1886-1932)

1星价 ¥31.5 (7.0折)
2星价¥31.5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621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0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108062161 ; 978-7-108-06216-1

本书特色

张东荪在20世纪上半叶一直是中国西学的主要输入者之一,并且是活跃的政论家。他对民初政治有多方面的参与,认为该时期共和试验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未能形成一个让人信服的政治与文化的中心势力,只有真正完成“造社会”的事业,才能为中国的共和奠定基础。本书将他放入19世纪以来世界性的民主思潮的大背景下,着力考察他早期的思想与活动,并以此重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共通的问题与心态语境。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于张东荪生命史中更多属于“公共领域”的部分,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这一视角,细致解读张东荪的思想与活动,展现了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多重含义与演变进程,以及它与社会主义等思潮的复杂互动关系;尤其对共和新体制下自由与民主之间紧张的探索,具有相当的思考深度。在使“自由主义在中国”这一问题历史化的脉络中,展现出张东荪如何由一个相对传统的士子转变为学贯中西的新人物,并进而转变为参与组党的 国家社会主义要角的心路和生命历程。——罗志田作者将张东荪放在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加以理解和定位。书中有相当的篇幅,是描述和研究同时代的梁启超、、、张君劢、等思想者共同经历的思想历程,并以此作为背景来与张东荪比较,因而传主的思想是有着生动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烘托的三维世界。而且,作者对19世纪西方思想家有相当的了解和研究,以此来发掘张东荪思想的西学渊源和更广阔的靠前背景,这种能够将中西思想打通来做的年青学者是不多的,作者在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领域,显然是佼佼者。——许纪霖

目录

导 论 “未知”的二十世纪 第1章 早年岁月 **节 家世与教育 第二节 留学生涯 第2章 “尝试共和”的挫败 **节 在辛亥革命前后 第二节 对民二国会的批评 第三节 反对二次革命 第四节 余论:中立者的限度 第3章 再造共和的努力 **节 反思:公德与私德 第二节 反思:政治与社会 第三节 “干政治” 第四节 “理性所不能决者,决之以剑” 第4章 贤人政治 **节 国体之争 第二节 “人民之秀者”与共和政治 第三节 余论:“平民政治之弊,唯有更广之平民政治以救济之”? 第5章 转向新文化运动 **节 创办《学灯》副刊 第二节 世界主义与中国问题 第三节 “不骂不破坏” 第四节 对传统的态度 第6章 改造的事业 **节 遭遇五四运动 第二节 “青年导师” 第三节 社会改造的试验 第四节 中国知识阶级的“解放与改造” 第7章 分裂的开始 **节 与梁启超等人的关系 第二节 组党与“谈政治” 第三节 “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 第8章 中国内地与西方新潮 **节 “大转弯之过门”? 第二节 湖南之行 第三节 对罗素的期望与失望 第9章 社会主义大论战 **节 对“资本主义阶段”的争论 第二节 “俄国道路”诸问题 第三节 基尔特社会主义 第四节 儒家传统与知识分子 第10章 走向“政治解决” **节 对“赛先生”的重估 第二节 唯物史观与社会改造 第三节 面对国民大革命 第11章 三十年代后的抉择 **节 《再生》与“再生” 第二节 走向社会主义 结语:在民主的“天命”下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高波,1982年生, 陕西省榆林市人。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士人与知识分子史。除本书外,还有译著《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1895—1949)》,及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