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地文学:第一辑

湿地文学:第一辑

1星价 ¥15.5 (4.3折)
2星价¥15.1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96634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90页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539663487 ; 978-7-5396-6348-7

本书特色

许泽夫、周小春主编的《湿地文学(第1辑)》旨在用文学讴歌湿地保护,弘扬湿地文化,挖掘湿地内涵,讲述湿地故事,让更多的人关注湿地、认识湿地、走进湿地和珍爱湿地。 本书将通过散文、随笔、诗歌、散文诗、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等形式,让湿地守护者、湿地水鸟、湿地鱼儿的故事融人湿地作品中,展示湿地鲜活丰富生命特征,并感召更多的人加入湿地保护行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文学类作品合集,囊括了优秀作品数十篇,包括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种类。体裁丰富,题材多样,立意高雅,格调向上,可读性强。

目录

序用文学为湿地补水(吴建国)
特稿
大格局才有大作为(陈凤学)
从生态视角谈隋唐大运河的新功能(李青松)
号角
碧水红莲(王久辛)
肆虐的天鸽(车延高)
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程奠基(周大新)
水边·植物(两题)(许辉)
向海的秋天(外一篇)(宁新路)
重磅
那条童年的小河(宓月)
大自然的诗(吕达)
在复古的春天迷恋水性杨花的江南(唐成茂)
多依树(莫独)
月亮看见我(胡世远)
在武昌湖观白鹭(贾国勇)
枯树的身体里埋藏着巨大的春天(詹成林)
在湿地(陈广德)
星空
河流向东,人生向前(陈修平)
水的禅(徐澄泉)
寻访高山湿地(胡进)
滹河芦花(乔秀清)
我爱衡水湖这五彩斑斓的秋天(杨万宁)
每一朵浪花都是湖水献出的珍珠(司舜)
湖殇(六章)(刘鹏程)
在肥东,我是幸福的(封期任)
视野
小城赏雪(许文舟)
那一刻,好想和你一起飞(杜敏)
文人的“志”和“利”(刘湘如)
一字山川(姚中华)
“湿地之神”的眼泪(闫善华)
湿地(宋芳华)
红草湖之恋(钱玉亮)
沉吟
阿万仓湿地(杜娟)
蛙声(詹用伦)
湿地语丝(外一首)(杜兴化)
湿地(田斌)
湿地之书(龙小龙)
湿地风景(外一首)(胡庆军)
我在湿地公园(白玛)
湿地(翠薇)
莫莫格,科尔沁草原*小的女儿(紫陌)
岭脊
家乡有条三水涧(张步根)
故乡,或者一株芦苇(组章)(蔡兴乐]
有关雨水(王张应)
根河天光(童地轴)
走湿地(外一章)(张建春)
河塘纪事(周芳)
龙栖地荷花(陈俊)
水湄(三篇)(方华)
湿地(组诗)(陆兴培)
荷花缤纷(三首)(毕子祥)
冬语(组诗)(杜鹃)
湿地(王光中)
论坛
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肥东“荷”文化高端论坛上的发言(翁飞)
用青春描绘美丽湿地(张颖)
柳随风摇“真得味”(李云胜)
展开全部

节选

  《湿地文学(第1辑)》:  向海的秋天(外一篇)  宁新路  白城的初秋,居然没有从科尔沁草原吹来一丝凉风,天气闷热得令人怀疑是否在东北。还没见到水在哪里,就闻到浓浓的湖水味。这是强烈阳光捎过来的。这里的阳光在瓦蓝的天空里一丝不挂,很容易把水变成湿气,把水汽蒸在人身上,更让人感到水的强烈存在。朝着涌动而来的水汽走去,果然看到一个望不到边际的恍若人间仙境般的湖泽——叫向海的地方。  向海,多么富有诗画意境的美称啊!向海,是“像海”的寓意吧,可呈现在我眼前的却是茫茫芦苇与碧水连天的湿地,准确地说是沙丘、草原、沼泽、湖泊相间分布的多样性景观的湿地,并不是大海。对此白城人说,是“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向往大海”的意思。白城十年九旱,而在这干渴的土地上,天生一个大湖泽,要被称为“大海”或“像海”,是毫不夸张的,更像是表达了白城人的某种企盼,它要是个大海多好!  我没亲近向海时,有点小看它,以为它是个非常普通的湖泽,而走近它却让我惊叹。惊叹是被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带进湖泽起始的。走过曲径通幽的芦苇荡,忽然出现数十亩大的野生珍禽王国,成群丹顶鹤、天鹅、白鹤、雁鸭等在戏水游玩和飞来飞去。“白头老人”说,它们是向海的主人,不管它们飞到哪里,总会回到向海的。向海是它们的家。这些稀世珍宝,祖辈都在向海,它们在这个家里,生活得非常舒适安逸。  竟然有一条船,竟然有一条河,在向海的通幽处。“白头老人”把我们带上了船。这是在沼泽里挖掘的河,翠绿的湖水上是珍珠般大小的浮萍,两边是飘逸的芦花。红艳的船在河里缓缓行走,惊动了两边的芦苇荡。芦苇微微荡漾,像是给船儿和人们热情招手;满河的小浮萍和草,被破了长久的平静,随波晃动起来,形成长长的涟漪,整条河像是被微风吹拂了的绿丝带,动起来了。我们打扰了这河的梦境,一道道阳光从水波里反射过来,让人感到原来平静的河水,因船儿的打扰而兴奋起来了。  一群鸟从头顶飞过。“白头老人”说,那是丹顶鹤,还有大雁。它们飞得很低,一只又一只雪白的丹顶鹤,舞动着优雅的翅膀,似在飞翔,又像是游玩。随后的大雁,飞得高一些,且飞得越来越高了,把丹顶鹤远远扔在湖的上空。它们好像在飞向远方,飞得越来越快。向海人有点失意地说,大雁南飞了。是的,这么多大雁飞离了向海,向海的冬天该寂寞了吧。但向海还有更多的鸟不会离家。  船儿驶到了彼岸,简易的码头上,有两个迎接我们的主人,一只高大而亭亭玉立的丹顶鹤,还有一个姑娘。“白头老人”说,丹顶鹤见到你们北京来的人格外亲切哩,没有国家财政十多年投入几千万元的治理,就没有这丹顶鹤和鸟的家,也就没有今天这个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好像丹顶鹤真是感谢来人似的,它以温顺美丽的身体,衬托出的丹红的顶,像少女的红蝴蝶结,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姑娘说,这是她养大的丹顶鹤,叫“勒勒”,是来迎接你们贵客的。勒勒温情地看着人们上了岸,抖动几下翅膀,像是欢迎的仪式吧,然后它迈着轻盈的步子,带人们走进了一条深草茂密的小道。  勒勒待人很温情,边走边回头看客人,生怕落下谁。它那步履和含情脉脉的样子,好不高贵。人们跟它合影,它不拒绝;叫它名字,它会回头眺望。这些与人亲近、待人友好的细节,让人越发感到它是含情脉脉的美少女。  勒勒带我们走过七扭八歪的小道,来到了它的家舍——山丘下的一排鹤舍。养鹤姑娘从鹤舍呼唤出了一群又一群丹顶鹤。丹顶鹤在姑娘的口令下,呼啦啦——从人们眼前飞起,飞向天空。这是它们在给来客做表演。正是夕阳落山的时候,彩云间喷出的万丈红霞,把翩翩起舞的丹顶鹤尽染,个个像披着红纱的天使,做着盘旋的舞蹈,飞到不远处又飞回来,飞落在客人脚下。它们飞起又飞落的壮观景象,让人恍若来到了美妙仙境。  向海除了芦苇,就是成群的鸟。在芦苇丛和天空,尽是成群结队的鸟。向海有多少种鸟?白城人说,少说有一百种。它是鸟的天堂,是让世界惊叹的湿地和鸟的天堂。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和荷兰亲王看了向海后兴奋地说,这“是世界为数不多的宝地”“是人间仙境”“不愧为鹤的故乡”。这些赞赏之词毫不夸张。有点遗憾的是,向海每年孵育和出生的成千上万的鹤与鸟,大多会飞到远乡生活。望着头顶远飞的鹤和鸟,“白头老汉”有点深情并自我安慰地说,它们是飞到盐城和鄱阳湖过冬去了,春天回来;也有一些不回来的,虽然让人伤感,但它们不管生活在哪里,相信终究会回来,因为它们是在向海出生的,向海是它们的老家。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