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23291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48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519232917 ; 978-7-5192-3291-7

本书特色

陈勇新编著的《粤语说唱》分上下两篇,综合所见前人对粤语说唱的研究成果和作者个人心得。上篇《粤语说唱的内涵》全面展示木鱼、龙舟、南音、粤讴等粤语说唱的风貌,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澄清一些人们误解已久的问题,以及介绍一些近现代著名的粤语说唱艺人;下篇《粤语说唱的唱腔音乐》收集、记录粤语说唱的经典乐谱,深入分析了粤语说唱的各唱腔音乐。本书收集、记录了许多粤语说唱的珍贵材料,记录、分析了粤语说唱的各唱腔音乐,对粤语说唱,以及岭南文化,甚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和发扬有重大意义。本书的出版将对人们的了解、学习、研究粤语说唱产生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综合所见前人对粤语说唱的研究成果和作者个人心得。上篇《粤语说唱的内涵》全面展示木鱼、龙舟、南音、粤讴等粤语说唱的风貌,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澄清一些人们误解已久的问题,以及介绍一些近现代有名的粤语说唱艺人;下篇《粤语说唱的唱腔音乐》收集、记录粤语说唱的经典乐谱,深入分析了粤语说唱的各唱腔音乐。本书收集、记录了许多粤语说唱的珍贵材料,记录、分析了粤语说唱的各唱腔音乐,对粤语说唱,以及岭南文化,甚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和发扬有重大意义。本书的出版将对人们的了解、学习、研究粤语说唱产生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

总序 自序 上篇 粤语说唱的内涵 一、粤语说唱的流布 (一)我国说唱艺术简述 (二)粤语分布 (三)粤语说唱的流布 二、木鱼和木鱼书 (一)木鱼产生的背景 (二)木鱼产生于明中叶 (三)木鱼书故事来源 (四)刊刻木鱼书的书坊 (五)顺德马岗刻书远近闻名 三、龙舟 (一)龙舟产生的多种说法 (二)龙舟形成的背景 (三)一首流传较广的龙舟《孝顺歌》 (四)龙舟的社会贡献 四、南音 (一)南音产生于珠江花舫 (二)南音是“木鱼系统”*成熟的曲种 (三)两首南音名曲 (四)《今梦曲》与岳雪楼 五、粤讴 (一)粤讴的产生 (二)粤讴别称解心 (三)粤讴的唱腔音乐和唱词体例 (四)《粤讴》影响深远 (五)几首有代表性的粤讴 六、附录:板眼 七、附录:粤曲 八、澄清几个问题 (一)南音与福建南曲(南音)无关 (二)南音《客途秋恨》并非缪莲仙所作 (三)直呼《何惠群叹五更》不妥 (四)南音不全是“文绉绉的” (五)说“长篇木鱼叫南音,短篇木鱼叫龙舟” 对吗? (六)此“讴”不同彼“讴” (七)“扬州南音”并非“杨州南音” 九、粤语说唱的作者 (一)文人 (二)艺人 (三)报人 (四)其他 十、近现代粤语说唱艺人 (一)木鱼艺人 (二)龙舟艺人 (三)南音艺人 (四)粤讴艺人 十一、粤语说唱演出场所 (一)曲艺演出场所概说 (二)粤语说唱演出场所 十二、粤语说唱的发展轨迹 (一)唱腔音乐从简到繁 (二)唱本篇幅由繁到简 (三)从寓教于乐到兼为政治服务 (四)从单一的自弹唱到探索多种表演形式 (五)木鱼粤剧 (六)木鱼粤剧电影 十三、粤语说唱的艺术特色 (一)简便易行 (二)曲情是非分明,得乎人心 (三)语言通俗生动,雅俗共赏 (四)唱腔、表演流派纷呈,各有所长 (五)以唱为主,间有说白 (六)唱本艺术特色之一:以故事情节取胜 (七)唱本艺术特色之二:长于抒情和说理 (八)同一故事的唱本有不同版本 十四、粤语说唱的社会功能 (一)粤语说唱的娱乐功能 (二)粤语说唱的教化功能 (三)粤语说唱的“解心”功能 (四)粤语说唱唱本的识字功能 (五)粤语说唱的就业功能 十五、粤语说唱的文化价值 (一)俗文学文化价值 (二)语言学文化价值 (三)民俗学文化价值 (四)伦理学文化价值 (五)历史学文化价值 下篇 粤语说唱的唱腔音乐 一、粤歌概述 (一)“越徵”调式体系是粤歌的主体 (二)粤语说唱的本腔 (三)粤语说唱的梅花腔 二、木鱼唱腔音乐 (一)广州木鱼 (二)台山木鱼 (三)东莞木鱼 (四)吴川木鱼 三、龙舟唱腔音乐 (一)唱腔基本形态 (二)文唱 (三)武唱 (四)舞台龙舟 四、南音唱腔音乐 (一)南音唱腔音乐完整丰富 (二)扬州腔南音 (三)地水南音 (四)平腔南音 (五)舞台南音 五、粤讴唱腔音乐 (一)粤讴中板 (二)粤讴慢板 (三)舞台粤讴 六、小结 七、附录:板眼 八、附录:叹情 (一)喊(哭)嫁歌 (二)哭丧歌 (三)体现女子的聪明才智 (四)诉说社会不平和生活痛苦 (五)表达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六)劝谏丈夫莫染恶习 九、粤语说唱对粤剧粤曲影响深远 (一)粤语说唱从多方面促进粤剧粤曲姓“粤” (二)“越徵”调式体系不断向粤剧、粤曲渗透 十、粤语说唱展望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勇新(1939—2013),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曾任佛山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佛山石湾区文化馆馆长,作曲、指挥。舞蹈音乐《闹秋》获国家级作曲金奖,担任副主编的民谣集《金三角风雅》获广东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二等奖。著有《轨迹——音乐文集》《岭南文化知识书系·龙舟歌》《南音唱词选》等文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