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友兰:人生.觉解了吗

冯友兰:人生.觉解了吗

1星价 ¥36.0 (7.5折)
2星价¥36.0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9044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010190440 ; 978-7-01-019044-0

本书特色

《冯友兰:人生,觉解了吗/大师话人生系列丛书》精选冯友兰先生作品中关于人生哲思与修养的话题,结合现实,没有空谈说教,符合生活本真。哲学静化心灵、启迪智慧,希望本册书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精神财富,并为走在迷茫之路上的人们指点迷津。  人不但有觉解,而且能了解其觉解是怎样一回事;并且于觉解时,能自觉其觉解。

内容简介

  《冯友兰:人生,觉解了吗/大师话人生系列丛书》是冯友兰先生的一部精选随笔集,主题包括哲学与心性、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修身处世等几个方面。《冯友兰:人生,觉解了吗/大师话人生系列丛书》分为四辑,即人之心性、人生的意义、处世的方法、人生的觉解,分别阐述他对人生哲学的看法与见解,尤其是上升到觉解的高度,来理解人生,把握命运,指导现实生活。冯友兰先生在书中用贴近生活的道理和例子阐释人生的意义,揭示人生的真相,为读者开启了一道智慧之门,也点亮了一盏反省之灯。

目录

自传
**辑 人之心性
哲学与人生
爱与哲学
心性
性善性恶
人性是善是恶
“心统性情”
论感情
情和理
中和与通
爱之事业
爱之中道
快乐与活动
活动与欲
欲与好
学养

第二辑 人生的意义
论命运
知命
幸偶
功利
境界
自然
人死
死及不死
灵魂之转变
大人物之分析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
人生之真相
人生之目的

第三辑 处世的方法
理想与现实
阐教化
何为幸福
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
人生成功之因素
人生术
处世的方法
尊理性
守冲谦
致中和
励勤俭
内有的好与手段的好
“无所为而为”与“有所为而为”

第四辑 人生的觉解
觉解
论信念
论悲观
论知行
再论知行
存诚敬
关于真善美
论天真活泼
青年的修养问题
道德及修养之方
精神修养的方法
思考的生活
展开全部

节选

《冯友兰:人生,觉解了吗/大师话人生系列丛书》:  心性  人之所以能有觉解,因为人是有心底。人有心,人的心的要素,用中国哲学家向来用的话说,是“知觉灵明”。宇宙间有了人,有了人的心,即如于黑暗中有了灯。  宇宙间除了人之外,是不是还有别底有心底?就我们的经验所知,非生物是无心底。在生物中,植物虽有生而亦是无心底。佛家所谓“有情”,不包括植物。现在科学中,亦只有动物心理学,没有植物心理学。人以外底别底动物,虽亦有有心者,但其心未必能到所谓知觉灵明的程度,至少我们亦可说,其知觉灵明,不到上章所说较深底觉解的程度。有以为于人之上有神,有如佛教所谓天,有如耶教回教等所谓上帝。如果有这些神等,他们的心的知觉灵明的程度,当然比人更高。如有全知全能底上帝,其心的知觉灵明,尤非人所能比拟。不过这些神的存在,不是我们的经验或思辨所能证明。有些有所谓神秘经验底人,以为对于上帝的存在,他们是有经验底。不过有这种经验底人所谓上帝,有时实即大全。我们于第七章中亦说:在同天境界中底人,有自同于大全的经验。自同于大全底经验,并非经验者与有人格底神直接交通底经验。所以人有这种经验,并不足证明有有人格底神的存在。有些宗教家,自以为能听见一个有人格底神的直接呼唤。不过这一类底经验的主观成分,是很大底。当然凡经验都有主观底成分。但如其成分过大,则这经验即不足以保证其对象的客观性。西洋中世纪的宗教家,哲学家,曾设法用思辨证明上帝的存在。但从严格底逻辑看,其证明都是不充分底。凡非经验或思辨所能证明者,从信仰的立场看,我们虽可信其有,不信其无;但从义理的立场看,我们都只能说其无,不能说其有。由此方面看,我们可以说,在宇宙间,有心底虽不只人,而只有人的心的知觉灵明的程度是*高底。由此我们可以说:“人者,天地之心。”(《礼运》语)由此我们可以说:没有人底宇宙,即是没有觉解底宇宙。有觉解底宇宙与没有觉解底宇宙,是有重大底不同底。  没有觉解底宇宙,是个浑沌。这并不是说,没有觉解底宇宙,是没有秩序,乱七八糟底。它还是有秩序底。它还与有觉解底宇宙,同样有秩序。不过它的秩序,不被觉而已,不被解而已。譬如于黑夜间,事物还是事物,秩序还是秩序,不过是不被见而已。由此我们说: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  有些哲学家亦以为,没有心底宇宙,不但是一个浑沌,而且是个漆黑一团。所谓漆黑一团,即是没有秩序底意思。照他们的说法,宇宙间底秩序,本是心的秩序。心不是仅能知宇宙间底秩序者,而是能给予宇宙以秩序者。康德说:为心所知底世界,经过心的知而始有秩序,秩序是知识的范畴所给予底。在中国哲学史中,陆王一派,以为  “理在心中”,“舍我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其所持亦是这一类的说法。这一类的说法是有困难底。  ……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9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著有《新原道》、《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