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08151857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3页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208151857 ; 978-7-208-15185-7
本书特色
当前,网络媒体已成为现代人生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导致了人类认同基础的改变,而微博时代的到来则以其技术特性将群体认同的方式和类型大大扩展,微博中无限丰富的信息令微博用户形成类聚,用户总会在某些用户那里找到需要的信息,促成共同话题的形成,进而产生新的交流关系,*终可以依据话题的多样性构建成新的群体认同关系。本书即是通过“虚拟”田野观察法、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焦点事件法,对新浪微博进行田野考察、系统研究,以揭示微博在重塑人们的思维和观察模式、重塑我们的社会生态方面所展示的巨大力量。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微博主如何通过个人资料或个人民族志的抒写来展示他们的身份。
目录
作者简介
杨桃莲,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传播系副主任兼传播教研室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理事。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后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从事社会学博士后研究。曾在世界上**所创办新闻高等教育的院校——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 主要致力于新媒体、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网络传播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项目“微博主的社会认同建构研究”、主持并完成教育部项目“微博传播与大学生自我认同”。目前已出版专著《微博空间中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2017年7月),亦以副主编身份出版“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2017年8月),另外参写《网络传播法规与道德教程》一书的第五章《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问题》和第六章《网络传播煽动、暴恐、邪教等危害社会安定信息》(2017年8月)。在《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记者》《当代传播》《新闻界》《新闻爱好者》等CSSCI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10多篇。
-
乡土中国
¥13.5¥26.0 -
偏见
¥16.1¥56.0 -
性心理学
¥26.7¥5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