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轻舟万重山——纪念《档案学通讯》杂志创刊40周年

轻舟万重山——纪念《档案学通讯》杂志创刊40周年

¥10.1 (2.5折) ?
1星价 ¥14.4
2星价¥14.4 定价¥4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4269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06页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547426999 ; 978-7-5474-2699-9

本书特色

这部文集它实际形成的时间应该是2018年或者是4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是几代档案学人心血的凝聚。我不知道档案学界今后是否会有一本百余专家、学者共同供稿的大作,但在此之前应该是极为罕见。无论这些作者如今身在何处,重温这些文章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当年执笔时的热忱。无论“学而不厌”还是“诲人不倦”,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为《档案学通讯》杂志倾注了热情,而这种“热情”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这才是办刊人希望看到的。文集分为两编,上编专题纪念文章,分享作者、编者、读者与《档案学通讯》杂志的“独家记忆”。下编收录了2000-2017年《档案学通讯》杂志每期的卷首语,既反映杂志的成长历程,也是中国档案学发展的见证。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专题纪念文章, 分享作者、编者、读者与《档案学通讯》杂志的“独家记忆” ; 下编收录了2000-2017年《档案学通讯》杂志每期的卷首语, 既反映杂志的成长历程, 也是中国档案学发展的见证。

目录

风雨40载(代序) 上编 纪念专稿 《档案学通讯》10年 百期笔谈 档案教育和档案学术研究园地的一枝奇葩——祝贺《档案学通讯》创刊20周年 我与吴宝康教授的思想交流——有感大师的科技档案留言 细雨闲花处,杳然天界高——怀念恩师陈兆棂先生 学术遗产:陈兆禊的档案学教育思想 《档案学通讯》是我的良师益友 感恩:我与《档案学通讯》整30年的文字情缘 我与《档案学通讯》 一个人和他的期刊——访《档案学通讯》总编辑胡鸿杰博士 下编 卷首集萃 卷首语(2000.1) 在继承中创新(2000.2) 勤勉治学 严谨求实(2000.3) 弘扬科学精神 倡导科学研究(2000.4) 学不可以已(2000.5) 岁月如斯(2000.6) 寄语新世纪(2001.1) 简说档案学治学三境(2001.2) 档案学研究应以独立思考为本(2001.3) 档案科学研究需用科学精神(2001.4) 权衡与选择(2001.5) 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特色与共性(2001.6) 治学要自强(2002.1) 志当存高远(2002.2) 档案学研究也要与时俱进(2002.3) 档案馆的数字化生存(2002.4) 精神的家园(2002.5) 档案学的空间(2002.6) 五十而知天命(2002.增刊) 一起成长(2003.1) 转换研究视角 突破思维定式(2003.2) 德·识·学·才——档案人的永恒话题(2003.3) 档案学的“变”与“通”(2003.4) 批判与创新(2003.5) 信息时代的特别要求(2003.6) 档案学的跨学科发展(2004.1) 执着的追求(2004.2) 应变、作用与作为(2004.3) “改造我们的学习”(2004.4) 面向未来的档案学(2004.5) 架起历史与现实间的桥梁(2004.6) 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2005.1) 缘分·热情·个性(2005.2) 档案学者应做道德文章的楷模(2005.3) 学习在于积累 研究在于创新(200s.4) 爱我家园(2005.5) 信息社会的信息问题(2005.6) 数字时代的档案学(2006.1) 扩大看档案的角度(2006.2) 师生之谊,悬而不断 念旧之情,老而未衰(2006.3) 越过“巴比通天塔”(2006.4) 档案工作者的历史责任(2006.5) 知难行易(2006.6) 谋大平台 求大发展(2007.1) 历史主义:档案学理论与档案管理实践的力量源泉(2007.2) 增强学术自觉 推动学术发展(2007.3) 继承与创新(2007.4) 决策中的道和术(2007.5) 真实与学术思维(2007.6) 在不变中应变(2008.1) 时代呼唤新理论(2008.2) 面临数字化挑战的档案学(2008.3) 中国档案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2008.4) 档案学与历史文献学(2008.5) 努力加强档案理论与实践的互动(2008.6) 管窥档案场(2009.1) 档案与文明(2009.2) 档案的大文化视野(2009.3) 档案学人的学术自觉与文化责任(2009.4) 知识管理者:档案工作者角色的重新定位(2009.5) 十年一梦(2009.6) 学术的路径是存同求异(2010.1) 见树见叶 动笔动心(2010.2) 该干嘛干嘛(2010.3) 激活历史(2010.4) 不可缺失(2010.5) 拒绝书评(2010.6) 盛世中国的记忆(2011.1) 寄语第200期(2011.2) 学术不端一面观(2011.3) “规范化”建设随感(2011.4) 还是“藏宝于民”好(2011.5) 又闻风雨声(2011.6) 学习教育部文件(2012.1) Lost in Translation(2012.2) 顺应民意的决定必将得到人民拥护(2012.3) 第24届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散记(2012.4) 院庆二则(2012.5) 也谈社会记忆(2012.6) 如何开会(2013.1) 用好资助做好服务(2013.2) 回望经典(2013.3) 如何提高稿件质量(2013.4) 过去的六月(2013.5) 世界的声音(2013.6) 云端上的宝藏(2014.1) 路在何方(2014.2) 多普勒效应(2014.3) 一条注释引起的思考(2014.4) 对话·2014(2014.5) 复兴之路(2014.6) 你好·2015(2015.1) 档案学子的担当(2015.2) 谈谈“摘要”和“关键词”(2015.3) 错误与不足是走向真理的阶梯(2015.4) 稿件质量与其他(2015.5) 做好自己(2015.6) 投稿乱象(2016.1) 论署名(2016.2) 共同成长(2016.3) 五六月间的回忆(2016.4) 修卷·研学·传承(2016.5) 回顾与升华(20166) 逝去的栏目(2017.1) 作者的心态(2007.2) 有病得治(2017.3) 以科学的名义(2017.4) 档案期刊的生命周期(2017.5) 档案梦(2018.1)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主编胡鸿杰: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总编辑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高教秘书学会副会长、中国档案学会编纂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办公室业务、项目开发与管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