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临床经典概要-第2版-供中医学(含骨伤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

中医临床经典概要-第2版-供中医学(含骨伤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

1星价 ¥35.7 (8.5折)
2星价¥35.7 定价¥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2639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8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117263924 ; 978-7-117-26392-4

本书特色

全书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名著中精选百余首经典方剂,重点介绍其临床运用情况。为了避免与本科教材及相关课程的重复,本教材不再诠释原文,也不再一般性地介绍方剂的功效、主治与方解。每方下列有[原文摘录]、[临证发挥]、[临床应用辩证要点与运用技巧]、[现代研究] 等项。本书方剂以类方或功能类似、相近者组合排列,部分方剂附有"类方比较",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同类方剂的异同之处。

内容简介

全书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名著中精选百余首经典方剂,重点介绍其临床运用情况。为了避免与本科教材及相关课程的重复,本教材不再诠释原文,也不再一般性地介绍方剂的功效、主治与方解。每方下列有[原文摘录]、[临证发挥]、[临床应用辩证要点与运用技巧]、[现代研究] 等项。本书方剂以类方或功能类似、相近者组合排列,部分方剂附有\"类方比较\",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同类方剂的异同之处。

目录

绪论 一、中医临床经典是数千年临床诊疗经验结晶 二、中医临床经典各自特征与相互关联 三、熟悉和掌握中医临床经典是中医基本功 四、学习中医临床经典要注意掌握正确方法 上篇 **章 病因病机 **节 病因 一、六淫 二、七情 三、饮食失主 四、伏邪 五、疫气 第二节 病机 一、邪正与发病 二、外感内伤 三、邪正与虚实 四、阴阳失调 五、传变预后 第二章 诊法总述 **节 色脉合参,独处藏奸 一、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二、乖处藏奸,此其独也 第二节 司外揣内,取象类比 一、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 二、五脏之象,可以类推 第三节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 一、“观其脉证”是中医诊法总括 二、“知犯何逆”是中医辨证核心 第四节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一、整体观原则 二、灵活性原则 第五节 辨舌验齿,斑疹白痦 一、辨舌验齿 二、辨斑疹白痦 第三章 辨证体系 **节 六经辨证 一、六经辨证之源 二、六经辨证创新发展 三、六经辨证拓展应用 第二节 八纲辨证 一、起源于《黄帝内经》 二、系统运用于《伤寒论》《金匮要略》 三、拓展于温病学 第三节 脏腑经络辨证 一、脏腑辨证 二、经络辨证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气营血证候与病机 二、卫气营血证候相互关系和传变 第五节 三焦辨证 一、三焦证候与病机 二、三焦证候相互关系和传变 第四章 治则治法 **节 治则 一、扶正祛邪 二、标本先后 三、正治反治 四、轻重缓急 五、因势利导 六、上病下取 七、治未病 第二节 治法 —、八法 二、复法应用 第五章 方药应用与调护 **节 方药应用 一、方药应用形式 二、方药应用范围拓展 三、药剥技术发明与进步 四、经典方药应用特点 第二节 调护之法 一、服药方法与时机 二、服后宜忌 下篇 **章 内科病证 **节 伤寒 一、太阳病 二、阳明病 三、少阳病 四、太阴病 五、少阴病 六、厥阴病 第二节 温病 一、风温 二、春温 三、暑温 四、秋燥 五、湿温 六、大头瘟 七、伏暑 八、烂喉痧 第三节 杂病 一、结胸证 二、痞证 三、蓄水证 四、蓄血证 五、奔豚气 六、厥证 七、咳喘 八、肺痿 九、胸痹 十、失眠 十一、中风 十二、呕吐 十三、下利 十四、腹满 十五、痿证 十六、黄疸 十七、狐惑病 十八、历节 病 十九、百合病 二十、消渴 二十一、水气病 二十二、瘢瘕积聚 二十三、汗证 二十四、痰饮病 二十五、吐、衄、下血 二十六、瘀血病 第二章 外科病证 **节 外科辨证要点 一、辨阴阳 二、辨脓肿 三、辨疮疡 四、辨瘙痒 第二节 外科病证治 一、阴阳毒 二、肠痈 第三章 妇科病证 **节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二、妊娠腹痛 三、妊娠水肿 四、胎动不安 第二节 产后病 一、产后腹痛 二、产后中风 第三节 妇科杂病 一、热入血室 二、脏躁 三、崩漏 四、带下病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