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8405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12页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547840511 ; 978-7-5478-4051-1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使用 内容与新医考大纲相适应。由教学名师领衔编写,内容精练,语句简洁,联系临床,突出实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由全国20余所中医院校的长期从事针灸教学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完成。本书系统介绍了针灸技法的理论、操作及应用知识,分为上篇和下篇2部分。上篇重点介绍了针法、灸法的概念与特点、操作与应用,以及特殊针法、腧穴各种疗法、微针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还介绍了针刺手法、灸法和临床常见的针灸器材的现代研究等内容;下篇介绍了各种针灸技法的实训指导以及针灸操作技能考核与评定等内容。强调了古今针法的融汇与贯通,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在教学当中的可操作性。本教材精心选取了大量插图,图文并茂,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

目录

上篇刺法灸法基础


**章概论3

**节刺法灸法学的概念与特点 / 3


一、 刺法灸法学的概念 / 3


二、 刺法灸法学的特点 / 3


第二节刺法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 4


一、 针法的起源与发展 / 4


二、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 8


第三节刺法灸法的分类 / 10


一、 毫针技术 / 10


二、 特殊针具刺法技术 / 10


三、 灸法技术 / 10


四、 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 10


五、 特殊部位刺法技术 / 11


第四节针灸的宜忌 / 11


一、 施术部位 / 11


二、 患者体质 / 11


三、 病情性质 / 12


四、 针灸时间 / 13


第二章毫针14

**节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 14


一、 毫针的结构 / 14


二、 毫针的规格 / 15




三、 毫针的选择 / 15


四、 毫针的检查与保养 / 16


第二节针刺前的准备 / 16


一、 毫针操作的基本训练 / 16


二、 患者的体位 / 17


三、 定穴和消毒 / 18


第三节毫针的基本刺法 / 19


一、 持针法 / 19


二、 进针法 / 20


三、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 / 22


四、 行针的基本手法 / 23


五、 留针与出针 / 24


第四节针刺得气与操作 / 24


一、 针刺得气 / 24


二、 针刺得气的方法 / 25


三、 影响得气的因素 / 27


第五节治神与守神 / 28


一、 治神 / 28


二、 守神 / 28


第六节针刺补泻 / 29


一、 单式补泻 / 29


二、 复式补泻 / 31


三、 平补平泻手法 / 31


四、 影响补泻效果的因素 / 32


第七节其他毫针刺法 / 32


一、 透穴刺法 / 32


二、 局部多针刺法 / 34


三、 运动针法 / 34


第八节分部腧穴针刺法 / 35


一、 头面颈项部 / 36


二、 胸腹部 / 37


三、 背腰骶部 / 38


四、 四肢部 / 39


第九节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与处理 / 39


一、 晕针 / 40


二、 滞针 / 40


三、 弯针 / 40


四、 断针 / 41


五、 血肿 / 41


六、 针后异常感 / 41


七、 气胸 / 42


八、 刺伤神经系统 / 42


九、 刺伤内脏 / 43


第三章古代医籍论刺灸法44

**节《内经》论刺灸法 / 44


一、 论刺法 / 44


二、 论补泻 / 48


三、 论灸法 / 52


第二节《难经》论刺法 / 54


一、 荣卫补泻 / 54


二、 针刺深浅 / 54


三、 四时针刺 / 55


第三节其他医籍论刺灸法 / 55


一、 《金针赋》 / 55


二、 《针灸大成》 / 59


三、 《医宗金鉴》 / 62


第四章灸法64

**节灸法的概念与特点 / 64


一、 灸法的概念 / 64


二、 灸法的特点 / 64


第二节施灸材料 / 65


一、 艾及艾制品 / 65


二、 其他材料 / 67


第三节灸法的分类及应用 / 68


一、 艾灸类 / 68


二、 非艾灸类 / 74


第四节灸感、灸量与补泻 / 76


一、 灸感 / 76


二、 灸量 / 77


三、 灸法补泻 / 78


第五节灸法的作用与应用 / 79


一、 灸法作用 / 79


二、 灸法适用范围 / 79


三、 注意事项 / 80


第五章拔罐法81

**节拔罐法的概念与特点 / 81


一、 概念 / 81


二、 特点 / 81


第二节罐具种类与拔罐法分类 / 82


一、 罐具种类 / 82


二、 拔罐法分类 / 83


第三节拔罐的操作技法 / 84


一、 吸拔方法 / 84


二、 拔罐法的应用 / 85


三、 起罐法 / 87


四、 施术后处理 / 88


第四节拔罐的作用与注意事项 / 88


一、 拔罐的作用 / 88


二、 拔罐的适用范围 / 89


三、 拔罐的注意事项 / 89


四、 拔罐的禁忌 / 90


[附]刮痧 / 90


一、 刮痧器具及介质 / 90


二、 刮痧的分类和基本操作 / 91


三、 刮痧的运用 / 91


四、 刮痧的注意事项 / 92


第六章特种针具刺法94

**节三棱针 / 94


一、 针具 / 94


二、 操作方法 / 94


三、 临床应用 / 96


第二节皮肤针 / 96


一、 针具 / 96


二、 操作方法 / 96


三、 临床应用 / 97


第三节皮内针 / 98


一、 针具 / 98


二、 操作方法 / 98


三、 临床应用 / 99


第四节火针 / 99


一、 针具 / 99


二、 操作方法 / 100


三、 临床应用 / 100


第五节芒针 / 101


一、 针具 / 101


二、 操作方法 / 101


三、 临床应用 / 102


第六节针 / 102


一、 针具 / 103


二、 操作方法 / 103


三、 临床应用 / 103


第七章特定部位刺法104

**节耳针 / 104


一、 耳针刺激部位 / 104


二、 耳针操作技术 / 114


三、 耳针临床应用 / 115


四、 耳针作用原理 / 117


第二节头针 / 118


一、 头针刺激部位 / 118


二、 头针操作技术 / 119


三、 头针临床应用 / 121


四、 头针作用原理 / 122


第三节眼针 / 123


一、 眼针刺激部位 / 123


二、 眼针操作技术 / 124


三、 眼针临床应用 / 125


四、 眼针作用原理 / 126


第四节腕踝针 / 126


一、 腕踝针刺激部位 / 126


二、 腕踝针操作技术 / 129


三、 腕踝针临床应用 / 130


四、 腕踝针作用原理 / 131


第八章腧穴特种疗法132

**节电针 / 132


一、 电针仪器 / 132


二、 操作方法 / 133


三、 临床应用 / 135


第二节激光针 / 136


一、 激光针仪器 / 136


二、 操作方法 / 137


三、 临床应用 / 137


第三节微波针 / 138


一、 微波针仪器 / 138


二、 操作方法 / 138


三、 临床应用 / 139


第四节红外光针 / 139


一、 红外光针仪器 / 139


二、 操作方法 / 140


三、 临床应用 / 140


第五节穴位磁疗 / 140


一、 磁疗器械 / 141


二、 操作方法 / 142


三、 临床应用 / 143


第六节穴位贴敷 / 144


一、 贴敷药物 / 144


二、 操作方法 / 145


三、 临床应用 / 146


第七节穴位埋线 / 147


一、 埋线用具 / 147


二、 操作方法 / 147


三、 临床应用 / 149


[附]穴位割治 / 150


一、 割治工具 / 150


二、 操作方法 / 150


三、 临床应用 / 150


第八节穴位注射 / 151


一、 注射药物 / 151


二、 操作方法 / 151


三、 临床应用 / 152


[附]穴位离子导入 / 153


一、 离子导入器械 / 153


二、 操作方法 / 153


三、 临床应用 / 153


第九章刺法灸法现代研究与应用154

**节针刺手法的现代研究 / 154


一、 针刺手法的量效研究 / 154


二、 针刺手法的机制研究 / 155


三、 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 158


第二节灸法的现代研究 / 161


一、 灸法的基础研究 / 162


二、 灸法的临床实验研究概况 / 164


第三节临床常见的针灸器材 / 168


一、 电热针治疗仪 / 168


二、 灸疗仪 / 169


三、 经络导平治疗仪 / 169


四、 激光针灸仪 / 169


五、 针刺手法针疗仪 / 170


六、 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 / 170


七、 针刺手法仿真系统 / 170


第四节近现代医家刺灸经验 / 171


一、 善用特色手法的医家 / 171


二、 创立特色针具、针法的医家 / 173


三、 专研特定部位针法的医家 / 174


下篇刺法灸法训练


实训指导177

实训一针刺基本功训练 / 177


实训二毫针进针与针刺角度训练 / 178


实训三毫针基本手法与辅助手法训练 / 180


实训四毫针补泻手法训练 / 182


实训五分部腧穴毫针刺法训练 / 183


实训六灸法训练 / 185


实训七拔罐法与刮痧法训练 / 189


实训八三棱针和皮肤针训练 / 192


实训九火针和芒针训练 / 194


实训十电针法训练 / 196


实训十一穴位注射法 / 197


实训十二穴位敷贴法 / 198


实训十三耳针疗法训练 / 200


实训十四头针疗法训练 / 203


实训十五眼针、腕踝针训练 / 206


针灸操作技能考核项目21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富春,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针灸学会会长,吉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名中医、吉林省管优秀专家,吉林省教学名师,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大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终审专家、全国针灸标准化委员会委员,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针刺研究》杂志编委、《中华推拿疗法杂志》专家编委、《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专家编委、《亚太传统医药》编委、美国《TCM》杂志编委。贾春生,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师承著名针灸学家王雪苔。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