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

包邮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

1星价 ¥38.6 (9.2折)
2星价¥38.6 定价¥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1968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11-11-01
  • 条形码:9787301196885 ; 978-7-301-19688-5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二版)》主要围绕什么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为什么要建设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怎样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这一思路,分十个专题展开论述。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为2009年度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主要围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和优越性、怎样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这一研究思路,分十章而撰写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试图回答为什么必须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为什么必须坚持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能搞“联邦制”和“邦联制”;为什么必须坚持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而不能搞西方国家的“地方自治”。《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写作目的是使广大读者了解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识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广大师生参考。

目录

目 录 **章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 第二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和特点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第三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职能 一、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切实加强对敌专政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一、必须坚持工人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二、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两种职能 三、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巩固广泛的政治联盟 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对政权组织形式的探索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好组织形式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证有效实行对敌专政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方面的建设 二、“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第三章 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 **节 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举和选举制度的概念 二、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性质与作用 一、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性质 二、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与平等原则 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三、秘密投票原则和差额选举原则 第四节 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运作程序 一、直接选举的程序 二、间接选举的程序 三、解放军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办法与程序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节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发展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 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民主集中制的要求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第三节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和主要形式 一、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形式和任务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实质 二、西方“议会制度”的本质 三、多党制、两党制和议会制在中国行不通 四、继续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五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程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纲领在中国的具体实践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四项基本原则在民族地区的体现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保障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五节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中国的国情决定不能搞前苏联的“联邦制” 二、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六章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节 村民自治制度 一、村民自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二、村民自治制度的构成和内容 三、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居民自治制度 一、居民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居民自治制度的机构和内容 三、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构建和发展 第三节 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二、职工代表大会的机构与职权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群众自治的基层民主制度 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西方地方自治制度的本质区别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的关系 三、扩大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群众自治制度 第七章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节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确立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司法制度初步建立 二、社会主义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聂月岩,195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研究所所长,政法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负责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带头人。现任北京市政治学与行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学科专家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委员会特邀审读专家;中国政研会、中共中央宣传部政研所特聘研究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