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浮生六记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浮生六记》是清朝乾隆年间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作者用简洁朴实的文字描述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爱情婚姻、家庭变故、闲情志趣、游山玩水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性格特征、人生态度、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这部先被湮没,后又重新散发光彩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得风气之先的作品之一,也是热爱古代文学的读者不容错过的佳作之一。
- ISBN:978750158443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16开
- 页数:198
- 出版时间:2018-04-02
- 条形码:9787501584437 ; 978-7-5015-8443-7
本书特色
《浮生六记》是清朝乾隆年间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作者用简洁朴实的文字描述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爱情婚姻、家庭变故、闲情志趣、游山玩水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性格特征、人生态度、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这部先被湮没,后又重新散发光彩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得风气之先的作品之一,也是热爱古代文学的读者不容错过的佳作之一。
内容简介
《浮生六记》中“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其六记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及《养身记道》,后二记早已亡佚。《闺房记乐》描写了作者与妻陈芸之间的缱绻深情,读之,芸的可爱、纯情、聪慧,令人印象深刻;《闲情记趣》刻画了作者与芸生平的爱好雅趣,读之,那份恬淡安适的生活态度,悠然自得的生活面貌,令人神往;《坎坷记愁》则记载了作者与芸悲凉凄苦、曲折跌宕的人生经历,读之,心有戚戚焉,令人掩卷而泣;《浪游记快》描画了作者游览名山大川的豪情,读之,感其审美的独特,令人眼界大开。
目录
闺房记乐(一)
闺房记乐(二)
闺房记乐(三)
闺房记乐(四)
卷二 闲情记趣
闲情记趣(一)
闲情记趣(二)
卷三 坎坷记愁
坎坷记愁(一)
坎坷记愁(二)
坎坷记愁(三)
坎坷记愁(四)
卷四 浪游记快
浪游记快(一)
浪游记快(二)
浪游记快(三)
浪游记快(四)
附录
伪作两卷
《浮生六记》跋
分题沈三白处士《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年表
节选
《古典散文小品丛书:浮生六记》:
译文我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冬天十一月二十二日,当时正值太平盛世,而且我出生在官宦世家,居住于苏州沧浪亭旁。苍天对我的厚爱,真是不薄啊!苏东坡曾说“事如春梦了无痕”,如果不用笔墨把自己的经历记下来,未免太辜负苍天的厚恩了。因为《关雎》被冠以诗三百篇之首,所以特意将夫妻生活的点滴写在首卷,其余篇目则按次序往下写。令我惭愧的是少年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识字不多,笔墨粗糙,只不过是把发生的真实的事情记载下来而已。如果要考究我的文法修辞,那就好比是苛责满是污垢的镜子了。
我幼年与江苏金沙的于氏女定亲,可惜她八岁的时候便夭折了,后来娶陈氏为妻。陈氏名芸,字淑珍,是我的舅舅心余先生的女儿。她生来就非常聪慧,学说话时,别人向她口授白居易的《琵琶行》,她便过耳成诵。她四岁时父亲去世,只留下母亲金氏和弟弟克昌,家徒四壁,十分贫穷。芸长大后,尤其娴熟纺织、刺绣、缝纫等女红,一家三口全靠她的纤纤十指养活。后来弟弟克昌从师学习,也从未缺少过学费。有一天,芸在书筐内找到一本载有白居易的《琵琶行》的书,便挨个认字,这时候她才开始识字。从此,她在刺绣闲暇时渐渐学会了吟诗,甚至还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句子。
我十三岁时跟母亲去舅母家,由于与芸两小无猜,所以有幸看到她的诗作。虽然我赞叹她才思隽秀,内心却也担心她写出这样的诗句恐怕福泽不深,然而我对她的倾情爱慕之心难以释怀,因此我告诉母亲:“如果要为儿子选择媳妇,儿子非淑姐不娶!”母亲也喜欢芸柔和的性情,当即摘下手上的金戒指交给芸,作为缔结婚姻之约。这一天正是乾隆四十年(1775年)七月十六日。
当年冬天,恰逢芸的堂姐出嫁,我又随母亲同往舅母家。芸与我同龄,而且大我十个月,我们自幼以姐弟相称,所以我仍叫她淑姐。当时满屋的客人都穿着鲜艳的服装,唯独芸全身衣着朴素淡雅,仅鞋子是新鞋而已。那双新鞋绣得十分精巧,询问芸后得知是她亲手所做,我这才知道她的聪慧不仅仅体现在笔墨上。芸的身形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清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颗门齿稍稍外露,看起来不是福相,却有一种缠绵娇柔之态,令人爱恋之意难消。
我向她索要诗稿观看,发现有的仅有一联,有的只有三四句,多数是未完成的。我问她是什么原因,她笑着说:“这些都是没有老师指导完成的,想要得到一个能当老师的知己,为我把这些句子推敲成篇呢!”我便戏弄她,在诗签上题了“锦囊佳句”四个字。殊不知,她的短命之机已经潜伏了啊!当晚我送亲戚出城外,返回时已是半夜三更了。
我饥肠辘辘,便让仆妇拿些吃的,仆妇拿出枣脯,我嫌太甜不吃。这时,芸偷偷地扯着我的衣袖,示意我跟随她去她的房间。进去一看,里面竟藏有热粥和小菜呢!当我高兴地举起了筷子准备吃时,忽然听到芸的堂哥玉衡在外边大声叫着:“淑妹快出来!”芸急忙紧闭房门说:“我已经很累了,要睡觉啦!”玉衡连忙将门推开,挤身而入,看见我在吃粥,便斜着眼笑着对芸说:“刚才我来索要粥饭,你却说吃完了,原来是藏了粥饭专门招待你的夫婿呀!”芸窘得躲避出去了。玉衡将这件事告诉长辈,全家上下都笑话芸。我也赌气,拉着老仆的手先回家了。自从吃粥的事被嘲笑后,我再去舅母家时,芸都会故意躲避,我知道她是怕再惹人笑话。
到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二十二日我和芸的洞房花烛之夜,我见她瘦弱的身材依然如旧,揭去红盖头,我俩四目相视,嫣然一笑。喝过合卺酒之后,我俩并肩而坐,共食晚餐。这时我偷偷地在桌子下握着她的手腕,她的手指温暖润滑,我的心突然怦怦跳动起来。我让她吃菜,适逢她的斋期,已经坚持数年了。暗中计算她当年吃斋之初,正是我出天花的时候,因此我笑着对她说:“如今我皮肤光洁,安然无恙,淑姐从此可以开戒了吧?”芸微笑着眨了眨眼,点了点头。
二十四日是我姐姐出嫁的日子,二十三日是国忌(皇室忌日)不能办喜事,因此选在二十二日我与芸结婚的当晚,为我姐姐宴请宾客。芸到堂屋陪宴,我便在洞房内与伴娘猜拳喝酒,我屡战屡败,后大醉卧倒在床上睡着了。等我醒来时,芸已经起床正在梳妆。
……
作者简介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散文家,工诗画,善散文。性格爽直,豪放不羁。
-
生死场
¥12.1¥36.0 -
1984-插图珍藏版
¥10.7¥29.8 -
鱼河岸小店
¥16.2¥45.0 -
欢喜
¥17.6¥42.0 -
无足轻重的小误会
¥23.2¥58.0 -
悉达多
¥20.4¥49.8 -
补玉山居
¥9.8¥29.8 -
长安的荔枝
¥27.1¥45.0 -
守夜
¥15.1¥42.0 -
北方的河
¥15.3¥42.0 -
时间机器:威尔斯科幻小说集
¥6.5¥18.0 -
两棵花椒树
¥26.7¥59.8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神秘列车之旅
¥14.5¥38.8 -
焦渴
¥17.6¥49.0 -
月亮与六便士
¥10.0¥36.0 -
炖马靴-短篇小说30年精选
¥22.4¥49.8 -
边城
¥11.5¥35.0 -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个地方,果然……/[日]青柳碧人
¥17.9¥49.8 -
遮蔽的天空
¥16.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