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声音.学问-近代中国文化的脉延与异变
读者评分
5分

历史.声音.学问-近代中国文化的脉延与异变

1星价 ¥18.9 (3.2折)
2星价¥18.3 定价¥5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70580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92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520705806 ; 978-7-5207-0580-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文史爱好者与文化思想史研究者
  面对激变,中国文化传统已经随着其所依托的整体构架的崩解,分裂为无数思想的碎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就此灭绝。实际上,所谓传统本非一个整体,其内部原本存有多元异质,一旦裂为片段,面对新的历史条件,自然会有不同的遭遇。然而,无论传统因子在此一变局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它们都是中国“现代性”成长过程中不可能回避也不得不依赖的条件。

  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是“中国人”,就天然地了解“中国文化”;同样,我们也不要以为“中国文化”是永无变化的单质晶体。事实上,今日许多侈谈“中国文化”的人,完全是把自己偶然折取的一枝一叶,想象为整个森林。不幸的是,一个没有见识过全木的人所摭拾者,往往是枯枝败叶。因而,要继承和光大传统,首先要做的是下点苦功,等到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那个传统(实际是“那些传统”),懂得分辨其间的精粗优劣之后,再来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也不算迟。

内容简介

  本书撷取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的几个片段,探讨近代中国文化的结构性异变,以及崩解后的传统碎片在此过程中发挥的催生、转化与突破作用。
  在其中可以看到:儒家的道德自省逻辑如何将社会进化论改造成为强大的行动机制、历史观的改变如何重新塑造中国人讲述自己过去的方式、声音文化的兴起如何引发知识变革中的“声音转向”、“道”的意识怎样参与现代学术理念和制度的型塑、科学概念怎样刷新传统宗教的形象、新旧文学怎样直接间接地对新史学的科研实践提供支援。
  这番回顾表明,激活中华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既依赖于对我们自身传统丰富性和开放性的肯定,又依赖于对这些素质的强化和提升。

目录

序论 传统的碎片与中国近代文化的创生



**章 “反求诸己”与晚清思想界对进化论的认知


**节 起步未久的竞争


第二节 “竞于理”与“竞于力”


第三节 天行与人事


第四节 余论



第二章 清末民初新史家寻找中国历史“进化”的努力


**节 史家的焦虑


第二节 寻找“进步”


第三节 余论



第三章 近代社会变革与言语文化的兴起


**节 “言语”的发现


第二节 民权政治与“言语”的勃兴


第三节 结论



第四章 近代文化的“声音转向”与知识革命


**节 从取象到拟声


第二节 声音转向中的知识场域


第三节 “声音”的象征意义与知识现代性


第四节 余论



第五章 革命经验与任鸿隽的“建立学界论”


**节 书生造反与从政生涯


第二节 觇国者“先观学界”


第三节 余论



第六章 “宋学”修养与任鸿隽对科学的诠释


**节 “字彼之真以道”


第二节 走向“明道”的“求真”


第三节 结论



第七章 科学和近代道教之污名及其净化


**节 道教的衰落


第二节 道教与“旧文化”


第三节 “学”与近代知识人的道教批判


第四节 道教徒的回应


第五节 道教与中国科学的起源


第六节 结论


?


第八章 贯穿于“疑古”与“释古”之间的“故事”眼光


**节 “层累说”的建设向度


第二节 历史研究中的“故事眼光”


第三节 结论



第九章 从缪钺看文辞修养对现代史学研究的“支援”作用


**节 史学视野中的“文史结合”


第二节 “文史结合”路径的形成


第三节 现代学风转移与“由文入史”


第四节 结论



征引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道教予人的一个印象是一堆方术和神灵崇拜的杂凑,而义理系统异常薄弱,和佛教、基督教等“高等”而“进化”的宗教相比,差距就更加明显。用过去的话说,就是有“术”无“学”,有“技”而不能进乎“道”。顾颉刚在1924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道教本来是一个杂糅各种神道的宗教,无论什么东西它都可以接纳。要是基督教进来得早一点,我敢说基督教在道教里的地位一定可以和孔子相等。”这种杂糅性又使他一言论定:“所以道教真是一个只有崇拜,没有思想的宗教。” 信仰基督教而研治中国思想史的王治心(1881—1986)说:道教经典中,“除老庄具有高深学理以外,其他大都学理浅薄,不如佛教,在学术思想上没有多大的贡献”。 杨玉生说:“道教既无中心理论,故无永久性之价值,亦无法抽其精义”,欲研究而不知从何下手。 研究道教史的傅勤家也抱怨:世界“各教有共同之点,亦有特异之点,道教亦然。惟各教皆有其历史,以行于世,而道教无有也。《道藏》之书虽多,要皆空虚妄诞,等于无物,无从采择”。 不啻是说:道教自己的论述毫无价值,必须由外人表述。
多数读书人认为,道教一直追随佛教,规摹仿效,毫无创造力。李养正说自己“往年所读有关道教历史方面的论著,学者们每谓道教之产生,乃因受佛教传入中土之刺激与启发,或径谓为模仿佛教而创立”。 顾颉刚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比较温和,以为“道教之所以成,一半在谶纬,一半在佛教”,并不全归于佛教之影响,但也指出:“假使无佛教输入,中国之道教决不会如此完备。” 这“影响”不仅是义理上的,连神灵系统和技术都不时被人发现“仿佛道而作”的痕迹。 且这也不仅是中国人的看法,而是国际学术界的共识。吉冈义丰说:“道教的形成,是佛教传入到中国后,受了她影响而促成的。”早期“只顾以模仿追从为重”,直到唐末才有自觉意识。 而按照安娜-塞德尔的说法:“在马伯乐之前,欧洲的学者主要把道教错认为一种适合中国情况的佛教赝品。” 不只是“模仿”,简直就是抄袭了。
胡哲敷认为,道教之所以衰落,就因其内容“多由佛教貌袭而来”,缺乏独立根基,“在思想界不能立足”。虽庙观建筑“极轮奂之美”,但信徒“多系无知愚众,与少数贪生畏死之帝王将相,所以遇着一代帝王宠眷了,它便气焰万丈;加以遏止,便要渐渐衰落”。佛教则既“有深渊的理论”,又有严整的“仪文制度”,自作主人。“帝王尊崇固然可以促进其教化,即帝王摧抑,亦不致损失其教理教义”。两相比照,就可知“道教虽然很普遍,而价值终不能如佛教”的缘故了。
晚清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也认为道教多依外力而存:唐宋时代,“道士所著之经典,概效释教之经卷,亦即法其功用,如所谓祈福也,求寿也,解冤也,禳灾也,超度也,祈雨也;而诵经拜忏之道士,遂亦不娶而直若戴发出家之僧也”,乃至“直甘食佛教之余唾而忘老聃为其教主矣”。艾氏据此断言:“道教之为教,实亦不克自主其规,必赖他教之扶持而始得立也。” 但艾氏对道教并不完全蔑视。他认为,道教失去其教主(老子)“恬淡无为”的本来“宗旨”,而“日趋日下”,皆因模仿佛教所致。

作者简介

  王东杰
  河南濮阳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2005,三联书店)、《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201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